CCTV.com消息(人與社會12月8日播出):主持人:各位好,歡迎收看我們《人與社會》的系列節目《與奧運同行》。我是勝春。今天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演播室當中的嘉賓。
趙啟正
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現任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
主持人:趙先生您好。
趙啟正:你好。
主持人:今天在開始,我們的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短片。
關穎珊,世界花樣滑冰界的一朵奇葩,她曾五次登上世界冠軍寶座,九次問鼎全美冠軍,七次獲得世界最佳滑冰運動員稱號。2006年都靈冬奧會後,她因傷病黯然退出體壇,進入丹佛大學,開始一名普通大學生的生活。在2006年11月她卻再度引起媒體的關注,她被任命為美國第一位公共外交大使。2007年1月17日,關穎珊首次以公共外交大使的身份來到了中國。在中國期間她和青年人一起座談,分享她成功的經驗,中國年輕人從她成功背後付出的艱辛努力和有夢想就去追逐的信念中受到了鼓勵。在這個期間她還參加了特奧志願服務工作。人們從這位昔日的"冰上蝴蝶"身上,感受到了熱情和充滿活力的一面。
主持人:看過這個短片之後,我們從片中這個華裔的美國女孩關穎珊身上了解了一個新的詞,叫做公共外交大使。我們在您最近出版的在《同一個世界》這本書當中也看到了這個詞。那您能不能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趙啟正:國家間的外交呢,原來我們只理解為政府間的外交,隨著地球變小了,那麼民眾間的往來呢也是一種外交。因為都在表達本國的國情和本國的社會發展。那麼民眾間彼此的往來,就叫公共外交了。
主持人:您比如説像這樣一個個人,通過一個人物,他會給一個國家帶來什麼東西?
趙啟正:一個國家的人對另一個國家的人的印象怎麼來的?以往就是看報紙 看電影 看電視
這個還是比較模糊,還不準確,但當面的交往印象深刻。如果你出過國,或者外國來個人
跟你直接接觸了,你會對這個國家的印象就比較深刻。但是往往是你接觸的這幾個人就代表了對方那個國家了。
主持人:個別的人會讓你對這個國家的印象會産生一種不良的這種影響。你比如説我們曾經在報紙上曾經看過丁俊暉,我們這個檯球神童,他出去比賽也是在英國,當時就遇到這樣一個情況,賽場就坐在他後方的這樣一個觀眾席,只有那一個人不停地在謾罵他,用英文在謾罵他。這個時候就攪得丁俊暉心神不寧,直到後來他説,我必須我要調整自己的情緒,我要罷賽。這個時候他的對手都覺得這樣做太不公道了,他的對手為丁俊暉去吶喊,説你如果不想看球,就趕緊出去。結果沒辦法,警察把這人請出去了。實際上他的一個行為,他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是對整個大局的一種影響。
趙啟正:這個叫害群之馬,這樣呢我們印象裏,凡是在英國發生的,就是英國球迷有問題。實際上呢,英國的足球球迷是有問題,所以有些國家賽球的時候幾乎不敢讓英國球隊去,因為它一來就引來了英國球迷,引來了英國球迷就要鬧事,所以你在和英國人談足球的時候,你要小心,英國人心裏感覺,你是不是在嘲笑我們的表現呢?我們的球迷表現不好。所以一説足球,有的英國人過敏。所以不要小看個別人的不良表現,對國家是帶來一些羞辱。
主持人:您這一説,我們對公共外交這個概念可就慢慢開始理解起來了。其實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城市當中的一個形象,咱千萬別小看了自己的一舉一動 一言一行。這些年因為咱們通過媒體的方式,各種方式中國人了解外面,想要了解外面的世界這種心態越來越強烈,了解的越來越多。但是從外國的老百姓來講了解中國有多少?
趙啟正:我總的感覺,我們對外國人的了解多,外國人對中國人的了解少。那麼曾經在紐約,
我們請一個新聞機構做過一個調查,街頭遇到的美國青年問:當説到中國的時候你想起來什麼?他説萬里長城、熊貓、炸春卷。因為在美國有炸春卷,中國人會武術。那麼到了奧地利
金色大廳門口送廣告的小青年,看到中國人,他不喊中國人,他喊功夫、功夫、功夫!
趙啟正:所以他比較片面,特別是對於中國現代的發展了解很少。
主持人:那您説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那麼多外國人要來咱們家串門來了,其實這是一個公共外交的非常好的機會,我不知道咱們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來怎麼處理這種外交關係呢?
趙啟正:剛才你放那段片子呢,説一個人她叫公共外交大使,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大使,你想來這麼多的外國人,可以説幾十萬專為奧運會來的,並且短時間內居住在北京,可以想象大街小巷這麼多外國人,他跟中國人總得發生一些交往吧,他要坐出租汽車,他要到飯店吃飯,所以説中國公共外交的時代應該以這次奧運會為標誌,就由此開始了。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覺得你是一個中國人的小小的代表人物,但是做大事,把中國表達出去了。
主持人:您這樣一説我身上都往上提了兩節,感覺我就是一個外交大使了。是這樣的。到時候咱們該怎麼做,咱們一步一步地跟大家説一説,好不好?
趙啟正:你怎麼對待你的中國朋友,你就怎麼對待外國朋友,而不必刻意地去覺得我要表現一下吧。要注意的倒是什麼呢?因為他在外國長大的,他是個外國人,我們的不同不只是膚色不同、頭髮顏色不同、語言不同,後面還有一個文化的不同。所謂文化不同呢,就是習慣想問題的方法,這個差異呢,不是一眼看得出來,但通過言行呢你會表現出不一樣啊,通過言行會發現,我們怎麼想到兩邊去了。你看在我們中國,朋友之間送個小禮品,説你看我送你一支鋼筆吧,你説 哎呀 這麼好的鋼筆,這麼貴重 您留著用吧,您何必破費呢?如果一外國人會想,他不要,是嫌我的鋼筆不好?還是跟我保持距離啊?他就想半天,他不明白你為什麼不要。但是你要把一個鋼筆送給外國人。哎呀,這麼好的筆,我正想要呢你看你就送給我了。你一想,這個老外怎麼一點也不客氣呀?其實呢雙方都是一種客氣,客氣方向正相反。都沒有壞意,都是善意,出發點都是好的,但是卻有了隔膜了。
主持人:可能他在日常生活接觸的還有很多。
趙啟正:那多呀。你比如説如果説吃飯,你説這個粗茶淡飯也不好,不好意思啊不成敬意。如果是初到中國來的人,這麼好的飯菜,還是粗茶淡飯,那好的到哪兒去呢?
主持人:為什麼不拿好的?
趙啟正:還説吃飯吧,最後吃飯剩下了,説一條魚沒吃就要剩下了,好,年年有餘啊!那麼這是個諧音了,年年有餘,中國話的"魚"和多餘的"余"一個音,外國人完全繞不彎來,"魚"跟你"富餘"有什麼關係?在外文裏它不是一個音,這不是浪費嗎?你怎麼不拿盒子帶回去呀?它是一種更廣義的一種價值觀吧。
主持人:關於這個問題呢我們去聽一聽生活在咱們中國的外國人是怎麼説的?
目前大約有40萬外國人長期生活在中國,這些帶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對在中國感受到的文化差異有著深切的感受。
莫大偉(美國人):中國人很重要的一個文化上的一個問題就是面子,就是説他們也可能會提醒別人有一個錯誤,但是他會用別的方式來提醒,比如説肢體語言或者説得比較繞,剛才有一個什麼問題,是什麼問題呢?我不太明白什麼什麼。然後就是犯錯誤的人都明白,説的就是我,但不會直接説你,而我是不習慣。
路明(法國人):在中國,你剛剛認識一個人,你跟他來往還行,可能是他幫你辦事的一個人,或者是你的一個供應商,或者一個客戶,或者一個誰,很快就會用幾個詞,喲 我們是朋友啊,我們兩個人之間沒有任何問題,我就可以幫你解決一切問題。在西方沒有任何一個供應商、一個客戶,或者一個剛剛認識的人會用這樣的説法。
主持人:這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的一些事情,除此之外可能在跟外國人打交道的過程當中,有哪些風俗禁忌,您也跟我們講一下。
趙啟正:我們中國人,遠親不如近鄰,一個辦公室的同志也是近鄰。所以我們聊天呢海闊天空。一上班了,家裏有什麼事了,孩子考多少分了,先生得病了,昨天買了衣服了,你的多少錢,你的多少錢,無所不談。多數的外國人不喜歡這麼談,他覺得是我的事情,我不希望你議論。特別是一見面,哎呀 你胖了,那個説你瘦了,他就覺得你這麼仔細觀察我,我覺得不舒服。
主持人:這樣也不可以,這好像咱們中國人見面常説的。
趙啟正:親切,但是它讓對方感覺到,我這麼關注你。特別是還問人家收入,你一個月大概多少錢?很不願意説,少了吧顯得我沒能力,我多了吧,我跟你有差異,我也不願意把這差異表達出來。非常在乎他們叫隱私了。當然我們這不是錯,我覺得我們一個辦公室大家很親切,彼此關心,我們儘管可以保持這種做法,是我們的習慣,但是也有的時候不喜歡。你比如説你説人家胖了,人家不喜歡胖呢?好奇心不要過度。
主持人:説到這兒,我們又談到一種文化差異方面的問題,比如説人家曾經舉個例子,説兩個中國人在街上聊天,當地的外國人一看,這兩個人聲音那麼大,是在吵架。馬上就給報警了。
主持人:結果警察來了之後,是個誤會。這可能就是我們平時的一種生活習慣。
趙啟正:這個説話聲音大這個事呢,本來我也認為是小事,但是也有的時候呢,在公共場合,在機場等飛機的時候,在飯店吃飯的時候,一看聲音大的,這肯定是中國旅遊者。這個也不是什麼多不文明的事情,但是對人家有干擾,咱不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嘛,干擾人家了,我們就小點聲説話就是了。這也很好改。
主持人:説到這兒我們來看一段短片。
除了文化上的差異,這些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偶爾也因身邊發生的一些不太文明的事情
而感到困擾。澳大利亞人理查德是北京一所英語學校的老師,這天他和學員們交流的就是他剛剛經歷的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
“他打開門,他走進去了,然後我跟著過來了,哦,門打了我的鼻子,因為他沒有給我把住門。”
街頭采訪外國人:
1、最嚴重的文明問題是吐痰,就是我們外國人覺得這樣的事情特別特別的噁心,不禮貌。
2、特別是在地鐵站,比如復興門,等車的人非常多,可能需要組織一下,他們互相推搡著上車。
3、大聲地叫服務員,説 哎 給我這個這個快點,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完全不會習慣,我還覺得特別不禮貌。
主持人:看過這個短片之後,您給我説説您的切身感受。
趙啟正:這個也是有點誇張,是由於小事不注意引起了一個這麼不好的評論。我們認識外國
或外國認識中國,不可能接觸很多民眾,一個 兩個人,他把這些印象就變成了對國家的印象。現在北京市有個排隊日,是每月11日,我覺得這個好。顯然這個很好改,我看北京的排隊明顯改善。實際上總是少數人攪了秩序,多數人想排隊,少數人比如十分之一不排隊,這隊伍就亂了。
主持人:其實我覺得文明是可以帶動其他人的,我們自己自身多做一點,可能就會影響其他人。比如在這本書當中,我還記得您舉一個例子,在國外的六旗主題公園,對,您跟我們説説,我不説了。
趙啟正:六旗公園呢它是比迪斯尼小,但是它很多,它也是一個公共的遊樂場所。設計部門主任給我講,這個是怎麼設計的,什麼道理。碰到紙屑撿紙屑,碰到一個什麼果皮,我看很不乾淨,往自己口袋裏放,那麼這樣的好處是什麼呢?其他人看了,他不好意思再扔了。這麼大的公園靠誰呀?靠每位遊客,靠大家。那現在不幸的呢,就是有些人他專管扔,有些人專管撿,這就不行了。
主持人:還有一些人專管罵。
趙啟正:專管罵。撿起來比罵誰都好,不要罵,撿起來就好。
主持人:其實真的,我們走在城市的街頭,當你看到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你如果能夠上前一步去糾正一下,比如撿起個垃圾,可能城市的文明就會越來越多了。
趙啟正:我是城市的主人,一分子。就跟我家裏地上有東西一樣,我把它撿起來,就是心裏平安。
主持人:今天我們非常感謝趙先生。2008年奧運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有那麼多外國人到咱們家來作客來了,你想做得更得體一點嗎?歡迎您每天晚上來收看我們的節目。朋友們 再見!
首播 12月8日18:46
重播 12月8日23:55 12月9日11:55
責編:王姍姍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