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生命護衛者(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0日 21:07 來源:

     
    [內容速覽]陳洪儒是重慶地區遠近聞名的蛇醫。十幾年前,從部隊復員後,他本可以在鄉里當幹部,然而親眼目睹村民被毒蛇傷害後,便開始拜師學藝。十幾年來,他無數次被咬傷,甚至生命垂危。終於,在無數艱辛後,他研製出特效的草藥,挽救了幾百人的生命。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與社會》。在我們國家的農村地區,至今,還活躍着一些民間的從醫者,他們有的是世代從醫,有的是半路出家,當鄉里鄰里有了什麼頭疼腦熱,甚至遭遇意外傷害時,他們的手藝,往往能夠一解燃眉之急。我們今天的節目,主人公就是他們之中的一員。

  解説:重慶市的鹿角鎮,地處武陵山和大婁山褶皺地帶,境內山高林密,氣候潮濕,特別適合野生動物的生長。然而,在這裡的亂石雜草中,卻潛藏着一種危險。在當地,棲息着七八種不同的蛇,而毒性最大,性情最為兇猛的,當屬五步蛇。這種蛇的毒性,與眼鏡蛇不相上下,一旦受到驚動,則會猛烈襲擊人類。

  解説:1987年的一天,山腳下的村民老吳一大早便上山砍柴,此時的他還全然不知一場災難即將來臨。幾個小時後,奄奄一息的老吳被村民抬下山,到鎮上的醫院急救,這一幕恰好被正在店裏忙碌的38歲的陳鴻儒看在眼裏。

  同期:一問是被毒蛇咬的,我就跑過去看。

  解説:跟着驚慌的人群,陳鴻儒也來到鎮醫院的急診室,擔架上老吳痛苦的掙扎和撕心裂肺的喊叫,讓圍觀的群眾和陳鴻儒看得心驚膽戰。

  同期:我就跑過去看,在這些地方抓,喊呀叫呀,在慘痛當中死去。

  解説:醫生們的忙碌沒有換回老吳的性命,一個小時,老吳就在鄉親們的惋惜中,故去了,看到老吳的遭遇,陳鴻儒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了五步蛇的兇狠。

  同期:談蛇色變,當地人叫它五步倒,走五步就倒那了。

  解説:陳鴻儒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從小他也不少次見過蛇,不過,卻沒有與毒蛇面對面遭遇的經歷。1986年,老陳從部隊轉業回到家鄉,被分配到了鎮上的供銷社當營業員,當時這是一份讓人羨慕的職業。每天,站在櫃臺後面的老陳都能看到街面上發生的事情,他不止一次地聽説有人被五步蛇咬傷的事,這一次的眼見為實,給了他深深的觸動。而接下來,這樣的事還在接連發生。

  同期:1987年,我親眼看到,過幾天就會抬來一個人,過幾天又抬來。基本是咬一個死一個,每年咬死十多個。

  解説:每一次見到這樣的情景,老陳都心痛不已,遭遇五步蛇的襲擊,果真是無藥可治嗎?五步蛇真的如眾人所描述的,如魔鬼一般可怕嗎?帶着疑慮,老陳開始逐一地走訪鄉親們,對那些村民遭遇蛇咬的細節進行了解。

  同期:有些是上山幹活被咬,有些在家中撿拾柴火,有些睡覺都被咬了。

  解説:看著自己的鄰居、鄉親一個個被毒蛇奪走了性命,漸漸地,從部隊的熔爐中走出的老陳,心頭産生了一個想法,自己能不能學會治療蛇傷的本領,去避免五步蛇再製造這一個個慘劇呢。

  同期:我看著難受,如果我家裏人被咬了,我是什麼心情?我就想如果能夠有這方面的藥,攻克它是最好的 。

  解説:什麼事,想到了,就要去做,這是老陳的做事的風格。然而,陳家世代與行醫無緣,學習治療蛇傷又該從哪下手呢?

  解説:經過多方打聽,老陳得知,在離家40多公里以外,有一位醫治蛇傷的行醫者名叫黃庭釗,據説,凡是經他手醫治的蛇傷患者,大都保住了性命。聽到這個消息,老陳當即決定,要找到黃庭釗老人,拜師學藝,然而,這個想法剛一齣口,就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

  同期:家裏反對 妻子説我們家還算是一個幸福的家,如果你被蛇咬了或是去懸崖上採藥,出了事怎麼辦?

  解説:那一天,老陳的倔勁上來了,本來是準備第二天前往,這一來,他竟立刻開始收拾行囊,準備起程。

  同期:(愛人) 我説這個好危險,就怕他被咬,我們反對,不讓他做,他就要做。

  解説:倔強的老陳義無反顧地背上了行囊,踏上拜師之路。由於天黑,第二天一早,陳鴻儒才來了黃庭釗老人的家中。然而,當他滿心歡喜地向黃庭釗老人説明了來意後,老人的回答就像一盆冷水潑向了陳鴻儒。

  同期: 我都80多歲了,還收什麼徒弟,不收了。他有工作單位,沒必要學這個手藝。

  解説:老人的嚴詞拒絕,讓陳鴻儒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在一遍遍地央求後,黃庭釗老人的態度依然異常堅決,無奈之下,陳鴻儒只好返回了家中。雖説這次的拜師,讓老陳碰了一鼻子的灰,但他左思右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像這種民間有本領的人,是決不會輕易把技藝傳授給他人的。為此,老陳經過了一番精心的準備,半個月後,第二次踏上了拜師的路途。

  同期:我就打聽師傅喜歡什麼,他女兒説他喜歡葉子煙、喝酒,我就買了包煙,打了一壺酒。

  解説:陳鴻儒本以為自己禮數盡到,老人會欣然答應,卻沒料到,黃庭釗老人根本不為之動容。

  同期:結果他説你提回去吧,以後不要來了。

  解説:再一次的碰壁,陳鴻儒心中異常的惆悵。看到丈夫落寞地歸來,老陳的妻子卻在暗自高興,在她看來,丈夫也許就此會斷了與毒蛇為伍的念頭,好好的上班,踏實的生活。

  主持人:妻子其實不知,此刻的老陳,絲毫沒有改變自己的初衷,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琢磨,總結了前兩次拜師的失敗教訓後,老陳有了一番新的拜師計劃。這一次的老陳是否能拜師成功呢,他的拜師計劃又是什麼呢?


  解説:陳鴻儒第三次踏進了黃庭釗老人的家門,這一次,他竟然什麼禮都沒準備,一進屋還沒等老人開口,他就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同期:到了我就給他跪下,他説我不收,不收我為徒我就不起來。

  解説:陳鴻儒的舉動,讓老人感到有點意外。然而,老人卻沒有扶起跪着的陳鴻儒,他只是搖搖頭走開了。陳鴻儒就這樣足足跪了五個小時。天色逐漸暗淡下來了,或許是陳鴻儒的誠意打動了老人,黃庭釗老人終於心軟了,他扶起了跪在地上的陳鴻儒,説出了自己的擔憂。

  同期:治毒蛇咬傷風險大,別人的一條命交給你了,學不好把人家害了。

  解説:老人説,他曾經收過幾個徒弟,然而他最終發現,徒弟們之所以想學技藝,都是為了賺錢,這讓一輩子以救死扶傷為榮的少,老人十分心寒。

  同期:如果以經濟效益為目的,看到人家快死了,你叫人家拿錢才醫,道德不好。

  主持人:這天晚上,老人把陳鴻儒留在了家中。接下來幾天的相處,陳鴻儒善良的初衷,想要拜師的誠懇,漸漸讓老人解除了當初的疑慮。不過,老人沒有當即答應收徒的事,他只答應,先帶着陳鴻儒到山中學習捕蛇採藥。

  解説:這時的陳鴻儒不顧家裏人的反對,竟然辭去了供銷社的工作,與老人朝夕相伴,此後深山老林裏,便經常能看到這一老一小的身影。80多歲的黃庭釗老人帶着陳鴻儒穿梭與大山之中,手把手的教他認藥、採藥,傳授捕蛇的技藝。遇到懸崖峭壁和難走的山路,陳鴻儒就背着老人艱難前行。漸漸地,老人允許陳鴻儒觀看他治蛇傷的過程,但對於配藥的環節,老人始終是嚴格保密的。此時的陳鴻儒不僅辭了工作,而且一外出便是長久不歸,這讓妻子既不滿,又擔憂,雖然每次回家,丈夫都顯得若無其事,但這絲毫不能打消妻子的惴惴不安。

  同期:擔驚受怕,出去就是崖,那崖又高又陡,上去就沒命了,怎麼不擔心?

  解説:妻子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自古以來,採藥人為採到珍貴的草藥,往往終日與危險相伴。由於治療蛇傷的特效草藥越來越稀缺, 1990年2月,黃庭釗老人帶着陳鴻儒翻過大山,來到貴州境內。在大山中兩天過去,有一種名叫青雪蓮的草藥始終沒有找到。終於,在第三天的上午,老人把手指向了眼前的一個斷崖。

  同期:在懸崖壁上看見一根藥,師傅指明是治療蛇傷的主藥。

  解説:那是一個高達百米的斷崖,去採這株藥,要冒生命的危險,此時,陳鴻儒毅然決定前往。然而,就在陳鴻儒順着繩索下到十米以下時,意外突然發生了。

  同期:我拴着繩子下去了,繩子斷了,下去就是萬丈懸崖。千鈞一髮之時,黃庭釗老人不顧年事已高,拼盡全身力量,抓住了繩索。

  解説:這次的經歷,時至今日,陳鴻儒也沒有向妻子提起過。轉眼間,陳鴻儒向黃庭釗老人學習採藥已經一年了。漸漸地,老人開始行動不便。望著這位悉心教誨自己的老人,陳鴻儒決定,把他當成親生父親一樣照料。他徵得了妻子的同意後,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終日侍奉。

  同期:(愛人)我們照顧他,東西要燉爛給師傅吃,他沒牙了。師傅對他好,他也對老人忠孝。

  解説:黃庭釗老人這一住就是八年,八年的朝夕相處,陳鴻儒和老人形同父子,1997年,年近九旬的老人虛弱地把陳鴻儒拉到床前,説出了一段話,並讓陳鴻儒發誓銘記在心。

  同期:他就説你必須要背會這句話,意思就是有病人有錢要治療,沒錢也要治療,不能以經濟效益為目的。


  解説:那一天,陳鴻儒當着老人的面,再次跪了下來。並從老人顫抖的手中,接過了伴隨老人一生的秘方。

  主持人:為一方水土治療蛇傷一生的黃庭釗老人就這樣去了。陳鴻儒幫助料理的喪事。老人臨終前的囑託,他一遍遍地默念著,這些話,也體現着他多年願望,而老人留下的秘方也顯得沉甸甸的。這份秘方,融會着老人一生的心血,融會着無數遭遇蛇傷的人的期待,現在,它被陳鴻儒接了過來,接下來,陳鴻儒將如何兌現當初在內心中自己對自己所做的承諾呢?歡迎明天同一時間繼續收看。

  首播 7月28日18:46

  重播 7月28日23:55 7月29日11:55

責編:王姍姍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