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0日 21:05 來源:
[內容速覽]2007年寒假的一天,呼和浩特市消防中心在市郊的大青山集結,緊急救助一對登山的父子。經過緊張營救,遇險者脫離危險,然而,留下的教訓卻發人深省。 |
| |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與社會》。這些天,學生們已經陸陸續續地放暑假了,為了讓忙碌了一學期的孩子們能過一個放鬆而有意義的假期,此時此刻,不少父母都要為孩子們籌劃各種各樣的活動。然而想法雖好,安全卻不容忽視。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遇到意外。
解説:2007年2月23日是正月初六,這天傍晚,內蒙古工業學院教師王曉玲參加完同事聚會後回到家中,發現丈夫和兒子都不在。一大早,王曉玲出門,丈夫並沒有交代這一天有什麼安排,他們去哪了呢?等了半小時後,王曉玲不放心,撥了丈夫的手機,沒想到的是,手機竟然打不通,當王曉玲撥打兒子的手機時,電話的另一頭傳來的卻是丈夫的聲音。
同期:(王曉玲)他説沒事,一會就兒回去了,一會兒就回去了,然後就聯絡不上了。
解説:話音未落,電話就斷了,回想電話的另一端,愛人的聲音急促,王曉玲不免有些焦躁起來。
同期:(王曉玲)孩子的手機,他爸爸接的,我就覺得有點不對頭,是不是孩子出什麼事了?
解説:王曉玲反復撥打電話,可再也聯絡不上父子二人了,半個小時過去了,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了王曉玲的心頭:結婚這麼多年,這樣的情況還從來沒有出現過。是不是這父子倆出什麼事了?心急火燎的王曉玲開始四處打電話,查尋他們的下落。
同期:(王曉玲)我給他叔叔打了一個電話,他叔叔出去了。我往家裏打了一個電話,我問他奶奶是不是回那了,最後告訴我説沒有。
解説:此時夜幕已經降臨,王曉玲的心也開始突突亂跳起來。窗外冷風襲襲,滴水成冰,這屬九隆冬的,父子倆在外面真是遇到什麼不測,那可就太危險了,左思右想之後,王曉玲終於撥打了報警電話。
解説:接到王曉玲的報警,了解到大致情況,110指揮中心民警馬上將此事與另外一個警情聯絡起來。原來,就在十幾分鐘前,市郊的亳沁營派出所也接到一個報警電話,報警者稱,自己和兒子被困在市郊大青山老爺廟附近,請求火速援救,報警電話聲音時斷時續,聲音嘈雜,説了一半,電話突然斷了,此後再也聯絡不上了。
從時間、人數和通話狀態等因素,110指揮中心推斷,向派出所報警的人,極有可能就是王曉玲的愛人,他們肯定處在險境當中。事不疑遲,指揮中心迅速佈置警力,前往大青山實施援救。
解説:早在110指揮中心行動之前,接到報警的亳沁營派出所民警已經驅車向大青山開進。目的地老爺廟位於大青山深處,山勢險峻,人跡罕至,一路上,許多問題困擾著民警,時值深冬,報警人怎麼會被困在了那裏?是爬山時摔傷了?還是遭到了野獸的襲擊?而最壞的情況是,當事人是不是遭受不法侵害,被人脅迫至此?
18點10分,民警們終於到達了老爺廟所在的山腳下,可眼前橫亙的大山卻讓這群市裏來的警察一時無法展開救援。
同期:(幹警)過去看的情況,跟那個想象的兩個樣。山是七十度角,沒有專業工具。我們根本沒法上。
解説:這一情況迅速反饋回了110指揮中心,指揮中心馬上決定,立刻向呼和浩特消防支隊求援。兩分鐘後,特勤大隊一中隊得到命令後,在指導員袁國慶的帶領下,一隻精幹的救援隊伍,迅速趕往大青山。
解説:與110的民警通完電話後,王曉玲陷入了困惑,因為依據警方的説法,被困在大青山的兩個人有可能就是她的丈夫和兒子,可這大過年的,他們父子倆為什麼要前往那麼偏僻荒涼的大山裏,而這之前,作為妻子,她對他們的行程,又一無所知,在父子倆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解説:就在王女士焦急萬分之時,消防特勤中隊的搶險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到達了現場,然而此時,大青山的輪廓已經完全融化在一片漆黑的夜幕中。
同期:(指導員袁國慶)下車一看,前面就是漆黑黑的一片,一片群山,矗立在那,什麼也看不見。
解説:報警人電話中言明的受困地點老爺廟,位於大青山主峰了目峰的背後,然而,此時報警人是身處廟中,還是處在別的區域,不得而知。即便是身處廟中,救援者從山腳登山,也有三里的山路。不僅路黑風高,而且路上荊棘叢生,攀登困難。報警人衣服帶得夠不夠?此時的情緒如何?會不會看到山下的救援車後冒然下山尋求援助?如果這幾種假設成立,那都有可能對他們的安全構成威脅。
| |
解説:就在救援人員在針對種種猜測制定營救方案時,在群山中的一座山峰上,突然出現了一個亮點,經過仔細辨認,大家發現,亮點在緩緩移動,那應該是人發出的光亮,這個發現讓在場所有人員喜出望外。
同期:(指導員袁國慶)那個火光,從我們看,就象星星的光一樣,非常非常弱小。
畫面:火光、救援人員指點
主持人:亮光十分微弱,並緩緩移動,救援人員分析,這有可能是遇險者用手機發出的光亮來告知大家他們的方位,然而,這微弱的光亮隱約閃現在漆黑夜幕中,由於缺乏參照,致使救援人員無法定位。反復撥打手機,依然無法接通。與遇險者無法聯絡,會大大增加救援難度。此時,考慮到遇險者正在緩慢移動,而山中的一些特殊方位有可能能收到手機信號,現場指揮員做出一個決定,不間斷播打遇險者手機,只要接通,便要求他們原地不動。
解説:終於,在消防隊員到達現場十幾分鐘後,遇險者的手機終於接通了。雖然信號微弱,但消防隊員確認了,遇險人員一共兩名,他們正是王曉玲的丈夫周鴻浩和兒子周玄同。
解説:此時,氣溫已經下降到了零下10度,而且又颳起了山風,救援已刻不容緩,現場的指揮員迅速與周鴻浩取得了聯絡,讓他盡一切可能點起一堆火,並原地不動。
解説:幾分鐘後,在群山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火光,這讓大家異常興奮,通過火光的位置,大家進一步明確,此時父子倆已經不在老爺廟,而是距老爺廟一里多的山凹中。這時,搶險車上亮起了泛光燈,幾名消防戰士在指導員袁國慶的帶領下,向出現火光的山凹中進發
解説:在山凹中火光的指引下,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攀爬,消防隊員們走進了一個山谷,這時,指導員袁國慶發現目標丟失了。
同期:(指導員袁國慶)那個車上的燈光也看不見,上面火光也看不見,當時是非常困難。
解説:就在此時,手機信號也沒有了。
同期:(指導員袁國慶)我們用喊話的方式,就説來看一下咱們被困者方向。
現場聲:(兩名消防戰士喊話)
同期:(指導員袁國慶)我們喊話只能聽見我們回聲,什麼也聽不見。
解説:這時,一位消防戰士的一個建議,為陷入停頓的救援,帶來了轉機。
同期:(指導員袁國慶)當時是咱們下面的一個戰士,看到月亮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用月亮。他看月亮在被困者的西南方,我們看月亮在我們右邊,所以我們當時有點偏離那個方向,趕快我們調理方向,繼續往上爬。
解説:在月亮的指引下,消防隊員努力向山頂攀登,一旦爬到山頂,就可以看到父子倆點燃的火光了。
解説:王曉玲在家中萬分焦急,她一遍遍撥打著救援民警的電話,希望能聽到救援的最新進展。此前,她已經得知了丈夫和兒子的確切下落,但她已顧不上琢磨父子倆為什麼會在山上,只一心期盼著他們能夠被平安救下山來。
解説:22點30分,消防隊員終於登上了山頂,然而,火光卻消失了。
解説:茫然之際,袁國慶突然發現,置身山頂,手機有了微弱的信號,他試著把電話打向了遇險的周鴻浩,竟然接通了。
同期:(指導員袁國慶)他説我看見你的燈光了,我問在什麼位置,他説在我對面山峰上。
解説:救援人員得知,遇險者就在對面的山峰上,由於身邊的可燃物早已用盡,火已熄滅多時,同時救援人員得知,在極度的嚴寒中,父子二人幾乎堅持不住了。然而,沒有火光做指引,在茫茫大山中找到他們就如同大海撈針,但險情不容多想,袁國慶決定,通過喊話的方式,尋著對方傳來的聲音找到他們。
同期:喊話
解説:通過一路的喊話,大家樹起耳朵,向著受困者的方位一點點靠攏,此時攀爬大半夜的消防隊員已是疲憊不堪,但山上父子的安危讓他們已顧不上這些。23點10分,在救援行動進行了四個小時後,在茫茫暗夜中,消防隊員與周鴻浩父子終於會合了,此時,父子二人正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寒冷和饑餓已使他們的體力完全耗盡,消防隊員迅速用攜帶的工具點起了一堆火,這對幾乎被凍僵的父子慢慢恢復了知覺。
同期:(袁國慶)和父子相見的感受
解説:為了安全起見,眾人摻扶這對父子,迅速向山下大本營進發。
同期:(王曉玲)公安第一時間就告訴我了説已經下來了。當時就是一塊石頭落地了。
解説:00:50分,周鴻浩父子終於到達了山腳下,歷經八個小時的奮戰,在民警和消防警的通力合作下,救援行動最終取得圓滿成功。
解説:驚心動魄的一夜已經過去,回到家中,愧疚的周鴻浩向妻子王曉玲講起了這件事情的經過,原來寒假之初周鴻浩和兒子周玄同就在策劃著這個活動,兒子周玄同從小就身體瘦弱,每到假期,周鴻浩總會帶著他從事一些體育活動來增強他的體能,鍛鍊他的意志,幾年下來,望著身體漸漸強壯的兒子,父親感到十分欣慰,於是,當2007年寒假到來,父親萌發了要帶兒子做一次艱苦的體驗,攀爬大青山。
然而,路途的凶險卻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隨著山路的延伸,地勢越來越陡峭,山風也越來越大,而山頂卻始終不見接近,最終,由於體力不支,傍晚時分,父子倆被困在了山中,原來這條路根本不是通向大青山的主峰,而是主峰背後的一座次高峰。
| |
同期:(王曉玲)事情過去了,原諒他了
同期:(周鴻浩)沒走過的路,不能走,太危險了
解説:經過了這次意外,一家人的生活又恢復了平靜,如今,讓他們唸唸不忘的,是對那些暗夜之中奮力相救的消防指戰員的感激。
主持人:節目中的這對父子,利用假期遠足,鍛鍊意志,陶冶性情,這個初衷是好的,然而,有點不妥的是,在行動中,還是顯得考慮欠週全,沒有做到量力而行,而得來的教訓也是深刻的。眼下裏,時值暑假,不少家庭、不少孩子都會外出野遊度假,在這兒呢,我想提醒大家,選擇什麼地方前往,選擇什麼氣候條件出行,要慎重,不要想當然,更不要追逐冒險,始終牢記安全第一。
首播 7月27日18:46
重播 7月27日23:55 7月28日11:55
責編:王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