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觀眾朋友,您好,歡迎收看今天的《人與社會》。可能您也注意到了,今年的氣候有點變化無常,今年夏季,我國西南地區經歷了持續幾個月的大旱。大旱雖已過去,但接下來,由旱情引發的一些新問題出現了,比如説,在廣西,野蜂出現了超量的繁殖。為此,今年夏季,廣西全區開展了一場“剿蜂行動”,接受這項特殊任務的是消防部門的指戰員。
解説:2006年夏季,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的消防部門都接連收到相同的報警求救電話,這些求救者稱,入夏以來,他們居住地附近野蜂活動頻繁,不少人被野蜂襲擊後都受傷住院,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這其中,以欽州地區的蜂患最為嚴重。為了幫助大家掃除蜂患,廣西欽南消防大隊最先發起了大規模的剿蜂行動。這天,欽南中隊特勤班的消防官兵們接到報警後,連夜趕到了一個居民小區,他們發現一棟4層樓房的窗戶上竟然一連有兩個蜂巢。
同期
解説:據這裡的居民反映,每天都有很多馬蜂在附近來來回回飛個不停,讓人膽顫心驚,為此再熱地天他們也不敢開窗。由於這個蜂窩位於三層與四層之間,因此必須要從陽臺探出身子才能碰到蜂窩,稍有閃失後果將不堪設想,腰上係著安全繩的消防隊員慢慢的探出身子,逐漸靠近蜂窩,而另一個隊員則用殺蟲劑不停地向蜂窩噴射,趁著馬蜂不敢接近蜂巢,他們迅速將蜂窩摘除。
同期
解説:欽州消防支隊的官兵採取各種各樣的方法,在短短幾天裏就連續剿滅了十幾處蜂巢,為當地的居民解決了一大困擾。就在剿蜂行動要告一段落的時候,意外卻又突然發生了。
解説:2006年8月中旬,位於欽州市欽北區的阿留村頻頻發生了一系列的怪事。這一天,村民張某正在地裏幹活,突然,感覺到一陣疼痛,隨之一群野蜂對她進行了瘋狂的攻擊,她趕忙起身跑著找地方躲藏。隨後不久,很多家村民反映,自己家孩子也都被野蜂蜇傷,被蜇過的部位都留下了很大的腫塊。村民吳某説,這種野蜂毒性非常大,前幾天他的孫子和孫女都挨了蜂蜇,很多天了還沒有消腫,去醫院治療還花了不少的錢。
解説:接連多天,多人突然遭受不明蜂類的襲擊,一時間全村上下人心惶惶。這些兇悍的野蜂究竟從何而來的呢?有村民分析,附近有一家專門養殖蜜蜂的養蜂廠,這會不會是養殖場的蜜蜂發動的襲擊呢?
解説:既然養殖的蜜蜂一般不會大規模主動的向人發起進攻,專家判斷,襲擊人的很可能就是人們常説的馬蜂。馬蜂體形較大,體內含有神經性毒素。一旦有人誤碰蜂巢,就會招致群蜂追蜇,輕者受傷,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死亡。飽受“蜂”擾的村民們在情急之下,向廣西欽州市消防支隊打去了求助電話,消防支隊的領導得到消息後,迅速調集欽南中隊特勤班前往救助。
解説:8月20日下午,消防官兵趕到了阿留村,由於要仔細搜查馬蜂的巢穴,消防官兵帶上了必要的器材裝備,在村民的引領下徒步進村。
解説:因為村莊周圍植被覆蓋十分密集,消防官兵們認為,這些襲擊村民的馬蜂很有可能就藏匿在村莊附近的密林中,於是,大家迅速展開了搜索。就在這時,突然有人發現,在一棵高約20米的樹上,有一個籃球般大小的馬蜂巢穴。由於蜂巢周圍有很多馬蜂,消防官兵們急忙在疏散附近的村民,同時進行了現場的勘察,迅速研究清剿蜂巢的方案。
消防官兵:用水槍,進不來。
消防官兵:用東西捅,撈魚的。
解説:經過一番討論,大家決定要先想辦法靠近樹叢,以便在雲梯的協助下夠到蜂巢,但是,就在他們試圖走近一點的時候,卻發現現場的情況根本不允許他們靠近。
解説:由於蜂巢所在的這棵樹位於密林深處,雜草叢生,人徒步都很難進入,更不要説架設消防雲梯了。此時,消防隊員距離樹頂的蜂巢大約30米左右,而現場根本找不到一種可以直接摘除蜂巢的工具。
解説:這時,有村民送來了一根很長的竹竿,這根竹竿能伸到那麼遠的蜂巢嗎?就算伸到了,又有力量一舉捅下蜂巢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消防隊員拿起竹竿向那棵樹靠近大家很快發現,這根竹竿只能到達一半的距離,看來想要夠到蜂巢,隊員們只能另謀他法,一時間現場陷入僵局。
解説:正在此時,有人提出了一個想法,可以用兩根竹竿頭尾相接拿鐵絲固定,這樣就能順利夠到蜂巢。但消防隊員馬上又對這個想法提出了異議,兩根竹竿相接後長度超過30米,不好控制,很可能無法對準蜂巢,也就很難一次性清剿所有的馬蜂,鋻於這種狀況,消防隊領導作出最後決定,以“火攻”的方法來清剿蜂巢。
解説:採取火攻的方法雖然徹底,但由於可能拖延時間比較長,萬一控制不好,反而會打草驚蛇,招來馬蜂的反擊。為了確保安全,消防隊領導決定,一方面迅速疏散群眾,另一方面派出三名隊員穿上防護服,準備行動。
10分鐘後,村民們都已被疏散到距離現場100米以外的地方。
解説:與此同時消防隊員拿來布頭捆綁在竹竿上,並倒滿了油,以此助燃。
消防官兵:倒油,點火。
解説:三名穿著防護服的消防隊員,舉起自製的剿蜂“武器”伸向了馬蜂的老巢。幾分鐘後,蜂窩燃燒起來。眼看困擾村民,危害鄉里的巨大蜂巢在烈火中一點點消失,消防隊員們終於松了口氣。在消防官兵的連續奮戰下,“蜂”患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他們的辛苦付出也贏得了村民的讚譽。在現實生活中,消防隊員們不僅僅是出現在緊急的火場,在許多危難時刻,總有他們的身影。接下來,讓我們把鏡頭從廣西轉到北方的內蒙古,看看這一次又是一個什麼危機現場。
解説:2006年5月11日下午4點,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旗消防一中隊接到報警,位於民航路南段四方集團門口由西向東的公路上,發生了一起兩車相撞的交通事故。其中一輛貨車的司機被困在駕駛室中,情況十分危急。
解説:得到消息的救援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當他們到達那裏時,才發現現場的情況非常複雜。相撞的是一輛大貨車和一輛大型起重機車,由於猛烈的衝撞,貨車的駕駛室已經完全變形,整個前車頭都因強烈擠壓而凹了進去。在駕駛室裏的這名被困司機名叫劉彥志,他被緊緊的卡在變了型的車身之中。
解説:幾名救援隊員上前試圖把司機劉彥志拉出駕駛室,但是,只要稍微一動,劉彥志就會因劇烈疼痛而大聲叫喊,使得救援人員不得不停下手來。
解説:經過現場勘查,救援人員發現劉彥志的身體被緊緊夾在車座和方向盤之間,看來只能使用千斤頂撐開座椅,留出間隙才能移動他的身體。
解説:於是,救援人員一方面先將車上的貨物卸下,以減輕貨物對駕駛室的擠壓。另一方面,立刻支起千斤頂,開始了擴張駕駛室的行動。但就在頂撐座椅的過程中,眼看就有了轉機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解説:這時,救援人員才發現,原來劉彥志的左腿被卡在已經扭曲了的車座裏面,千斤頂一頂撐座椅,隨著座椅的移動,扭曲在裏面的腿就會受到更大的擠壓,使得疼痛加劇,劉彥志因此幾乎昏厥過去。
解説:就在這時,聞訊趕來的120急救中心的醫務人員立即對劉彥志作了初步檢查。為了緩解他的疼痛,醫護人員立即為他注射止痛針,並且通過談話來分散劉彥志的注意力。
解説:10分鐘後,劉彥志的疼痛得到了暫時的控制,但由於他左腿卡在座位裏無法挪動,使得救援工作無法進行下去。
解説:幾次嘗試都失敗了,救援人員只得放棄了千斤頂。那下一步該怎麼辦呢?看著劉彥志由於疼痛身體越來越虛弱,救援人員又該如何應對呢?
解説:經過一番商議,救援人員決定使用金屬切割機,有順序的對駕駛室進行拆卸,勻出足夠的空間,以便於解救受困司機。經過商議,救援人員決定先鋸斷車門。
解説:下一步,則是要切割支撐車頂的橫樑。由於要切割的橫樑就位於司機的頭後方,切割機放射出的火花四處飛濺,稍不小心就會傷到受困司機,在場的消防隊員急忙脫下防護服,為劉彥志遮擋。
解説:五分鐘後,駕駛室頂部橫樑終於被切開了一條裂縫,這時,大家拿來繩索,想通過拉拽車廂為被困司機擴大空間。經過拉拽,劉彥志周圍有了鬆動的空隙,為了節省時間,救援人員決定直接把他從車頭拖出,可是,當大家開始拖拽時,才發現情況並不像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解説:看到劉彥志疼痛難忍,救援人員只得放棄了拖拽。接下來該怎麼辦呢?救援工作再一次回到了原點。看來,只有把車頂完全卸下,才能救出劉彥志,這無疑會需要較長的時間,虛弱的劉彥志能撐得了那麼久嗎?而且車頂距劉彥志的頭部僅有不到三十公分的距離,稍有不慎,後果將不堪設想,在場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十分鐘後,車頂的前梁被成功鋸斷。劉彥志的大半個身子基本可以移動了,大家決定再次努力,把他拖拽出車倉,然而這次嘗試又能否順利嗎?
劉彥志終於被解救出來,救援人員趕忙把他抬上早已等候在一旁的急救車,送往醫院搶救。
主持人:由於搶救及時,受傷司機劉彥志,現在已經基本康復,消防隊員的緊急處置也得到了在場群眾的讚譽。事後警方通過調查,確定這場事故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超速行駛造成的,那麼在這裡我們要提醒大家,現在正值冬季,北方多雪,南方多霧,天氣情況複雜,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隱患,因此千萬不能忽視安全行駛。希望廣大司機出行時,多想想領導家人的囑託,全力避免事故的發生。
責編:西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