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重大災難的人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心理幫助?我們怎麼做才能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呢?聽聽國內專家的説法。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候志瑾告訴記者,國外很多做心理干預這方面工作的大部分都是專業的非政府組織,這些組織由專業的人員組成,當重大危機發生的時候,他們就會發派他們的專業人員到現場去。
專家介紹説,國外的災後心理干預不是所有的專業工作者都可以進行的,而是要經過特別訓練,甚至需要資質認證。在美國和歐洲很多國家,像一些紅十字會組織平時都有專門的培訓項目,針對特殊災難的心理干預。這種干預也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分階段分步驟進行的。初期主要是做情緒上的穩定,有1對1的,也有8到12個人一組的。並不是説災難之後所有的人都會出現應機障礙,我覺得要分清出應機障礙和應機反應。
專家還介紹,應機反應是我們每個人遇到災難都會出現的反應,經過一段時間後,只有一部分確診出現應機障礙的人才需要進行心理治療。另外,對於那些失去了家人的孩子,心理學家也給出了特別的藥方。例如向受災兒童合理解釋死亡原因,不要在物質之外給他們過度的精神關心,更不要問他們到底失去了什麼。對於那些失去了孩子的父母,美國的心理醫生認為給與反復的傾聽是最好的良方。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