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劉闖”殺回《流金歲月》現場
| |
| |
| |
《洪湖赤衛隊》中“劉闖”的扮演者夏奎斌老師雖然已70多歲了,但是精神非常好,現場他看到熱情的觀眾們,不禁演唱了他的拿手唱段,也是電影中他一齣場的就唱的那段《狂風吹不落太陽》,他唱起歌來依然讓人感覺到鬥勁十足,一唱完,夏老師很激動的脫掉外套,振臂高呼:“不怕死的跟我上。”現場觀眾全體氣起立,也都振臂高呼:“衝啊”,那個場面,好像還真把《流金歲月》現場當作戰場了,不知道主持人當時在場上有沒有覺得害怕?
二、第一次上京演出,卻面臨賣不出票的尷尬局面
| |
| |
歌劇《洪湖赤衛隊》第一次進北京,被安排在 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演,剛開始人家都不敢
賣票,害怕地方戲 沒人看,後來大家就決定先給劇院的人演了一場。演出前,李先念還跟大家説“你可別吹牛啊,北京的觀眾眼睛很尖”,最後演出很成功,又到別的劇院演出,票價都從4毛、5毛、6毛,漲到了8毛、一塊、一塊二。
三、第一代和第三代洪湖人現場起爭議
| |
| |
節目中,我們為了想找到為什麼《洪湖水浪打浪》能傳唱至今,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洪湖赤衛隊》,還特意請來第三代韓英的扮演者──劉丹麗。我們試圖從兩代不同的洪湖人身上去找到一個共性。誰知道,現場夏奎斌老師表示了自己對新版《洪湖赤衛隊》的不滿支之處,引起了兩個人之間的爭議,對於新版中對於“劉闖”這個角色的弱化,兩個人都各持己見,最終結果有待各位觀眾定奪。
四、舍得一條命,拍出經典《洪湖赤衛隊》
| |
當時正好是三年困難時期,沒有吃的,半年劇組演員們沒見過一顆油星,每餐就是四兩窩窩頭,沒有菜。開始還能用醬油摻開水下咽,後來醬油沒了只能喝白開水。那時夏奎斌老師的糧食定量是33斤,加上補助3斤,平均一天也只能吃一斤二兩。而一斤糧票只能換四個紅薯,哪夠吃呢? 演員們每天淩晨三四點鐘就要起來化粧,在零下20度的氣溫裏拍夏天打赤膊穿草鞋著單衣的場面。人凍得要死,還按導演的要求口含涼水,防止口裏冒出熱氣來影響真實性。拍攝進度很慢。饑寒交迫中,夏老師從159斤瘦到118斤,骨瘦如柴,身上的肋骨也露出來了。他的臉頰凹下去了,尖嘴猴腮的。為了突出英雄形象,導演要他口塞棉花,以讓腮幫鼓起來。棉花在口里長時間磨擦,都打了泡出了血。演員中病倒了幾個。
五、意外找到王玉珍,現場連線她,臺上台下齊唱《洪湖水浪打浪》
| |
王玉珍老師拒絕了我們的宴請,她不能出席這場洪湖盛宴成為了節目的最大遺憾。其實早節目已經開始錄製了,我們還是沒有放棄最後努力,還是在不斷的給她打電話。終於在節目錄製中途,我們再次聯絡上了王老師,在這之前,她家已經還幾天都沒人接電話。最後王玉珍老師終於同意現場連線,當聽到現場觀眾對她的喜歡時,老人家還是難掩心中的激動,最後再她的帶領下,大家一起唱響了那經典的旋律,“洪湖水啊,浪呀嘛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
責編: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