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農業頻道 > 科技苑 > 正文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CCTV.com  2008年01月02日 15:57  來源:《科技苑》  

 

點擊觀看視頻>>>

林蛙神秘的失蹤,是被天敵吃了?被偷?還是自已逃了,經過檢查,都不可能,一個個猜想被朱志明否定?之後他做出了一個決定。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朱志明:那個,你們拿鍬,抓緊在那個各個角落裏頭認真地挖,挖地三尺也要把蛙找著,死要見屍體,活要見蛙。

工作人員:找到了,找到了,在地底下挖出來的,很多了。

好好的林蛙,怎麼會突然死在地下呢?誰是真兇呢?説起這個,還得從林蛙的習性説來。與蛇、刺謂、烏龜等動物一樣,林蛙也要冬眠,它們是變溫動物,但是沒有調節體溫和保溫的機能,所以一般10月份以後,當氣溫降到12攝氏度以下,它們就會找地方開始冬眠,靠身體儲存的能量度過寒冬。

朱志明:在野外叢林,林蛙它必須要靠它自己去尋找,比較理想的冬眠的棲息地

林蛙最合適的冬眠地,是流動的活水,溫度合適,不會凍透,氧氣也有保障,但是在它們棲息的區域,如果沒找到這樣的地方,林蛙只好在淺水裏、石縫裏、或有枯枝落葉的污泥裏過冬,這些地方保暖性一般,天氣一冷,它們就會被活活的凍死,所以在野外,林蛙的冬眠成活率很低;而在朱志明圈養的蛙池裏,泥土是林蛙唯一能選擇的冬眠場所。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朱志明:冷的時候你也不它搭房子,它不往土裏鑽往哪鑽,是不是這個道理。

泥土看上去挺鬆軟,可是到天寒地凍的時候,就會被凍得結結實實,林蛙也就被凍死在裏邊了,這下朱志明算是明白了,林蛙為什麼會神秘地死在地下。第二年他為林蛙準備暖和地,讓它們天冷就能搬新家,可是這搬家工作可不象想象的順利。

林蛙不好抓?怎麼辦?朱志明尋思著不能硬來,得遵循林蛙的習性。這不,林蛙冬眠,不是喜歡找有水的地方嗎?

朱志明:氣溫降低的時候,林蛙基本哪兒有水它就奔哪兒去了,這個是自動回捕桶,裏頭注上水以後,林蛙會自動地跳進去。

林蛙數量少的養殖戶可以採取這種方法,而林蛙數量多的養殖戶呢?可以在林蛙的圈舍裏挖上一條回捕溝,在溝裏灌上水,照樣也能讓蛙乖乖地一個不漏地自投羅網。這不,順利地抓住了蛙,朱志明馬上把它們放到了室內的越冬池裏,可是意想不到情況發生了。

朱志明:這蛙一層層死,有的是沉到水底,有的在面上,每次投進去不長時間都會出現死亡,每次都是這樣。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通過對野生林蛙的觀察,朱志明發現它們選擇好冬眠的場所,入水後,並不是一直呆在水裏,它們還會從水裏出來,到陸地上來,這樣入水出水反反復復一段時間,直到完全入水冬眠。

朱志明:因為林蛙它在陸地的,棲息的過程當中它是靠肺部呼吸,它在水裏以後,冬眠的時候是靠皮膚呼吸。

林蛙是水陸兩棲動物,蝌蚪期生活在水裏,幼蛙、成蛙生活在陸地上,大概6個月時間,是用肺部呼吸的;而入水冬眠後肺部停止活動,靠皮膚吸收水中的氧氣,用皮膚呼吸;而林蛙從肺部呼吸到完全用皮膚呼吸,林蛙得有一個適應的時間,呈兩棲交替生活方式,大概15天左右。象朱志明這樣,沒給林蛙這個適應時間,直接把陸地上的蛙放在室內的越冬池,越冬池裏都是水,池壁是直上直下的,林蛙無法到岸上來,只能呆在水中。

朱志明:它還沒有適應靠皮膚呼吸呢,那不就容易出現問題嗎?

天氣轉冷,不能馬上把它們放到越冬池,還得讓它們呆在室外的回捕溝裏,自願反復地進水出水地進行鍛鍊,等到林蛙完全適應用皮膚呼吸。

周總:這個你看看,這個回捕溝水面都結成薄冰的時候,就是在中午的時候它不化的時候,從這個回捕溝,把蛙移到室內就可以了。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室外的回捕溝結了薄冰,説明室外的氣溫肯定是零度以下,而室外的水底溫度大概是1~3度,而室內的水溫是8度左右,晚上打開一下窗戶,室內的水底溫度很容易降到1~3度,與室外基本上一致,也能結成薄冰,這時把林蛙從回捕池放到室內的越冬池,林蛙基本上馬上就能進入深睡期,一動不動,睡個安穩覺。然後在以後長達五六個月的冬眠期,如果溫度出現突高突低的情況。

朱志明:水溫有點偏高,我們用這個礦泉水瓶,凍成冰砣了,把它的溫度降下來。

如果水溫太低,室內採取爐火或暖氣等常規方法升溫都可以,總之,必須把越冬池的水溫控制在結薄冰的狀態,這樣既不會把林蛙凍透,還能隔音,為它們創造出安靜的冬眠環境。這有了薄冰,好處是多,可是薄冰隔斷了空氣中的氧氣,氧氣無法溶入水中,林蛙不就缺氧死亡了。不過,朱志明想到了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難題,這養魚不是增氧機來增氧嗎?養林蛙也用上它不就行了。

朱志明:以前就剛開始研究的時候,就用氧水泵,後來我們就發現什麼呢?蛙逐步消瘦,消瘦最後衰竭死亡。

氧氣泵怎麼會成了殺死林蛙的兇手呢?林蛙喜歡什麼的聲音,不喜歡什麼樣的聲音,而氧氣泵發出的聲音,對林蛙還説就是一種噪音。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朱志明:那就是説好比什麼呢?人你睡覺,我呢拿一個笤帚老往你身上抽打,並且拿一個錄音機放你而邊上,經常放,那你説你能休息好嗎,你能睡著了嗎?

怎樣既能讓水中都有足夠的氧氣,又不會驚醒林蛙的美夢。這成了朱志明要思考的問題,經過很多次的實驗,朱志明找到了一個一舉兩得的方法。首先水在在進入越冬池前,要通過一些複雜的S型管道。

朱志明:加大了水的流動的摩擦,摩擦的時間,那個水是靠摩擦産生氧分子的,它的摩擦度增加了它們氧分子,産生足夠的氧氣。

另外在水池的底部有一排過氧通氣孔,水通過越冬池外面的壓力泵,由過氧通氣孔緩慢地進入越冬池,排水也是緩慢地排出,不會吵醒林蛙,七天換水一次。這不氧氣的問題就解決了,不過朱志明的林蛙還是沒能睡上安穩覺。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又到一年冬眠時(3):林蛙

 

朱志明:林蛙出現互樣擠壓,林蛙大量被壓死。

是密度出問題呢?可這密度並不高呀。是不是它們沒有安全感呢?也不可能,朱志明了解到林蛙,野外冬眠喜歡呆在掩蔽物下,覺得安全,所以他在池子裏也放了苞米桿等遮蔽物,而且溫度突變,它們還可以浮出水面來,呆在苞米桿上,問題在哪呢?

朱志明:這個林蛙有個聚群的習性,也就是俗話説呼堆,容易造成體制弱的就被壓死了。它沒有人的那種説你歲數比我大,歲數比我,體質比我弱我不壓你了。

但是在野外活水中,林蛙卻很少因為聚群而擠壓致死的現象,主要原因是有一些鵝卵石把它們都隔離開來,這樣它們就等於是呆在一個個小房子裏。因此朱志明也模擬野生的環境,在越冬池裏也放上了一些小石塊,,這不為它們建了小房子,擠壓致死的情況就再也沒有發生。

總結了一套成熟的林蛙冬眠技術,成活率達到90%,這不朱志明這裡幕名來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

 

 

責編:科技苑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