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河從大興安嶺南麓走來,自西向東穿越了山巒和丘陵,突然來到平緩之處,好像一下子迷失了方向。河水在低平的地方漫步,在凹陷的地方聚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形成了大片大片的沼澤和星羅棋佈的水泡。”
後來,人來到這裡,給這片洼地起了個名字,“向海”。
星星點點的水域滋養起了向海的蘆葦和草,孕育了向海的生機和活力。小小的向海是一塊閃亮的濕地。
鳥,應該是向海真正的主人。在葦蕩中穿梭著成群的水鳥。這些在乾燥的北方是多麼地寶貴啊。
有一天,人們開始在向海搭起窩棚,開荒種地,放牧牛羊。於是,在鳥的生活空間裏多了一群夥伴。
二十多年前,一部紀錄片,將中國吉林的向海濕地完美的呈現給了世界。向海的原始,寧靜與和諧,曾經觸動了許多人。
那麼今天呢?今天的向海依舊是科爾沁沙地上那塊清涼的綠色嗎?
水,寶貴的水。向海天生少雨。這裡正常年份的降水只有三四百毫米,而蒸發掉的卻幾乎是降水量的五六倍。正是水的因素決定了向海永遠不會長出茂密的樹林來。
是從遠方流淌過來的霍林河,滋潤了向海。但是在地圖上,霍林河在快到向海時變成了虛線。虛線的意思是,河道中的水流偶爾還會出現一下,可大多數時間裏它都只是裸露的河床了。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濕地研究中心 崔麗娟 教授:像這裡的濕地,都是屬於河流,流過來之後,到了這個區域,因為地勢比較平坦,就變成了無尾河了,就是河水漫溢開來,就形成了這片沼澤地,那你就可以想象得到,其實他重要的水源,就是河流的補給。
天上的降水那麼稀少,河水又時斷時續。水的補給,成為向海面臨的最為敏感的話題。
對於濕地來説,水就是生命和活力。但是這些年,向海的水確實一天比一天更少了。
以往這地方,基本不缺啥雨。
“一晃十多年了,就是乾旱。一年下點雨有數的。”
“那向海泡子都旱幹了嗎,原來那魚,大草瓜子,都四五十斤哪,全幹了”
“你看那草不都黃了嗎?用手一捏都唰啦唰啦的”
“水要滿了,這向海也就行了。水要沒有,就完了。就是水離了水,這人沒得活。”
人們對原來的向海真的懷念,可當年那些很自然的事,卻好像離自己已經很遠了。以前星羅棋佈的大大小小的水泡子,現在只剩下這幾片開闊的水面了。
“人到河裏洗澡,往裏一趴不咕咚一下子嗎?完了那魚就炸群了,哇哇的!”
“那草都這麼深,藏個兔子,野雞,都看不著!現在,離40里兔子都能看出公母來”
可是天怎麼就不下雨了,祖輩們一直依靠的家怎麼就一天天干涸了呢,看著小水泡一天天消失,大水泡一天天變淺,向海人的心裏比誰都著急。
“那時候也不缺雨呀,就是伏天,不超過三天就下雨,現在一個月它也不下呀!”“你知道為什麼原來的雨那麼多嗎?”
“不知道”
向海人不知道的是,大面積的淡水濕地恰恰可以誘發降雨。濕地完全有能力影響到周圍的小氣候。
延伸閱讀:更多科普世界節目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