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連綿,洼地積水,洪水來了。
對於大片的麥子或將要收穫的玉米地,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可是洪災過後,很多作物就此靜悄悄了,水稻卻顯示了出人意料的生命力,只要被淹的時間不太長,大水一退它們往往還能緩過來,産量或許會有些減少,但植株卻經受住了考驗。
難道水稻有什麼特異功能嗎?當然不是,因為人家水稻平時就是生活在水裏的,這一點玉米、小麥、高粱就很難做到。那麼水稻為什麼不怕水呢?
要弄明白水稻為什麼不怕水,咱還得先説説很多植物為什麼怕水。
別看,植物每天吃進去不少二氧化碳,它可是醉翁之意在氧氣,作為植物體內的活力幹將,氧氣可以把有機物質氧化後變成糧食貯存起來。
而植物的根部也是個耗氧大戶,對於植物來説,根是長期適應陸地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器官。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二氧化碳、無機鹽和氧,合成植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並支撐龐大的植株體,都離不開根。
但是大水一來會讓植物損失掉不少氧氣。
原來暴露在陽光下的葉片,可以自由地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但是洪水過後泥沙、樹葉什麼的會堵塞葉片上的氣孔,大門都關上了,氧氣從何而來呢!
另外,淹水排走了土壤中的氧氣,空氣中的氧想要再進入土壤中,對不起,那是非常困難,這樣一來,植物的根部很快會覺得呼吸不暢。迫不得已,根部只能啟動備用方案進行無氧呼吸。這樣就要動用體內貯備的糧食,消耗植物自身的營養,釋放出大量乙醇,最後植物發生酒精中毒。
土壤中的厭氧微生物,這時候也跑出來借機發揮,大量繁殖製造聲勢,向植物的根部發動侵害,這經受了內外交困的綠色小生命很快就抵擋不住了。水淹使它們沒吃沒喝,枝葉提前衰老,百般努力之後還中毒而死,而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氧。
當地上與地下的氧氣來源都被切斷,植物就好象沒入水裏的人一樣。
如果沒有持續新鮮的氧氣供應,我們很快就覺得心慌氣短,更別提在水裏遊上十幾個來回這樣消耗體力的活動了,植物也一樣很難在窒息的情況,維持細胞的活力太久。
如果我們能夠學會換氣,保證氧氣不斷地供應,才有可能象他們一樣來去自如。
那麼水稻是怎麼解決缺氧的問題呢?
這水稻就是從葉片經過這個莖桿,到根部,它除了有一個維管組織以外,就是維管組織是管這個輸送養分的和水分,它還有就是氣腔,是整個從葉片,進莖桿到根部是貫通的。它可以完全通過葉片吸收外面的氧氣,然後這個氧氣,吸收進去體內以後呢,葉片可以通過氣腔把氧氣從葉片經過莖桿一直輸送到根部。
氣腔將水稻的根葉片、莖桿和根部,從上到下,貫通起來,就好象一根插在水裏的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