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當自己還是一個中學生時,第一次看舞臺藝術片《江姐》就被深深吸引。此後,其中的經典唱段《紅梅讚》,《繡紅旗》更被我唱得滾瓜爛熟,搞活動時還用《紅梅讚》獻過藝,可惜唱到最後高不上去,給唱劈了,丟醜丟大了。歲月變換,斗轉星移,即使已到了超女時代,對歌劇《江姐》的熱愛卻矢志不愈。最喜歡舞臺藝術片中楊維忠老師的表演,外形端莊大方,唱腔純凈優美,把一個革命者的大義凜然演繹得從容自若。即使是大悲,也是悲而不傷,即使是與敵對者的直接交鋒,也是不溫不火。“為革命粉身碎骨心也甘,不覺辛苦只覺甜”,真正把這種境界演繹到爐火純青。由於當時的電影手段不象今天這樣現代,所以電影幾乎保持了歌劇的原汁原味,大多是長鏡頭,連剪輯手法都用得很少,讓我們有幸能見到幾乎是原生態的歌劇。畢竟,要讓大多數人領略歌劇《江姐》的美,還是通過電影,真正在舞臺上能看純正的歌劇,也許只能是一生的夢想。
見到楊維忠老師,雖然離拍攝電影《江姐》已有30年,可她幾乎沒有多大的改變,仍然是那麼美那麼純凈,那種純凈是她先天具有的,浸透到她的骨子裏,歷經30年依然沒有改變,談到30年前偶然被選中在電影中扮演《江姐》,還帶著那麼一分羞澀,那麼一分愧疚。因為當年拍電影時,劇組成員幾乎全部是空政歌劇團的原班人馬,而最主要的角色江姐卻換成了瀋陽軍區空軍文工團的她。這對她來説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如今她已經是瀋陽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的教授,她帶出的學生又進了空政文工團。
記憶最深的還有作曲羊鳴老師,已經70多歲的他談到40多年前《江姐》的創作,依然是激情澎湃。羊鳴老師的激情是會感染人的,他對創作江姐每一個細節都記憶猶新,談起來滔滔不絕,甚至你都不用提問,他自會把每一個細節告訴你。並且他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如此之豐富,以至於攝像要經常調焦才能捕捉到他的動作。那種思維和動作的敏捷絕不像70多歲的老人,而你和他在一起根本感覺不到他是老人,他的心依然那麼年輕,充滿了一個浪漫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固有的激情。是啊,沒有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沒有對江姐信仰的深刻認同和理解,怎麼可能創作出如此美好的江姐,怎麼能給江姐如此令人如癡如罪的唱腔呢……
還有金曼,這個從東北大山裏走出來的歌唱家如今已是北大歌劇研究院的院長,從1984年第一次在舞臺上扮演江姐到今天,金曼演了20年的江姐,而長期扮演江姐也形成了她的江姐情節,她不僅靠自身的努力打造了全新的交響清唱劇《江姐》,還和北京大學合作,捐資為北大建藝術大樓,還組建北大歌劇研究院致力於歌劇人才的培養。和她扮演的江姐一樣,她也是一個執著的有信仰的女人。而且,她在生活中也是一個美好的女人,你會被她優雅的氣質深深打動。
還有孫紹蘭,對染病的丈夫的深情和照料,還有鄭惠蘭,從歌劇演員到自來水廠女工的人生巨變,都讓人唏噓感嘆。還有導演之一,沈養齋的扮演者黃紹康,一個80歲的藝術家,總是用他的激情感染你,還有赫赫有名的閻肅老師,採訪時總是説“夠了,夠了,不説了”,可還是忍不住滔滔不絕往下侃。我想這是因為江姐已經融入他們的血脈中,成為他們生命中最深的記憶,甚至融入他們的生命,成為血肉相連的部分,不是嗎?
編導:曹莉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