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活著的人最為關切的主題之一。因為探討死亡,大多是出於希望更有尊嚴地活著。
四十年前的8月25日,老舍先生自沉于太平湖。這一歷史事件本身以及它的象徵意味,一直是人們言説不盡的話題。
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傅光明總結了四十年來對於老舍之死的不同説法:“抗爭説”、“絕望説”和“脆弱説”,同時還提出了老舍之死的“多元複雜性”,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這樣看來,對“老舍之死”的當代思考,已經預示了某種“超越性”:人們開始從更為廣闊的背景,從文學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歷史學的視角,來綜合把握這一歷史事件的豐富意蘊了。
確定紀錄片《老舍詞典》的選題,首先是源自對老舍之死的關注,他的死亡實在是一個令人難以承受的歷史重負。其次,這個選題的確立,也起因于對老舍作品的重新解讀和評價。實際上,對老舍作品的價值重估在文學界早已經開始了,只是至今還遠沒有“大眾化”罷了。當然,創作此片的動機,還出於對老舍先生人格的敬愛。雖然我們很難説他是一位偉人,但他永遠對貧苦市民投以最溫情的關愛,當然他不會忘了拿你身上的弱點開開玩笑,不過那肯定是善意的。
最初的想法是,這部紀錄片應當是對老舍先生一生經歷的紀錄。而這種紀錄,自然要與老舍生活的時代、社會和文化背景,特別是與對他創作特點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結合。因此,這樣的紀錄片大概很難逃離“作家、作品、時代”三位一體的內容架構和分析理路。同時,考慮到本片四集的容量和電視“順序播出”的特點,那麼,在敘事手法上,似乎也只能按照老舍人生經歷的時間順序而展開,很難做到靈活的時空跳躍。那麼,好像只能在全片主題的提煉上下些功夫,出些新意了。於是,就有了《老舍詞典》這個題目。
《老舍詞典》全片選擇了12個關鍵詞,分別是第一集:北京、滿族、貧民,第二集:市民、文化、幽默,第三集:國家、氣節、喜悅,第四集:傑作、困惑、死亡。
在第一集中,主要敘述老舍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經歷,以及這段經歷對他一生的重要影響。我們知道,西方精神分析學派是非常重視人的童年經歷的,從弗洛伊德、榮格以來,都是如此。這種分析方法放在對老舍先生心理、性格和創作特點的理解上,看來是很有效的。例如,老舍先生出身於北平底層貧苦市民階層,因此,他從小就對貧苦市民的生存境遇有著切身的感悟。片中引用了老舍先生的原文,記述了這種特殊的社會階層背景對他的影響:
“每逢看到一條癩狗,骨頭全要支到皮外,皮上很吝嗇的附著幾根毛,像寫意山水上的草兒那麼稀疏,我就要問:你幹嗎活著?你怎樣活著?”“在這條可憐的活東西身上,我看見自己的影子。我當初幹嗎活著?怎麼活著過來的?和這條狗一樣,得不到任何回答,只是默默的感到一些迷惘,一些恐怖,和一些無可形容的憂鬱。”(選自老舍《小人物自述》)
這樣的文字,如果沒有真正的切膚之痛,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來的。這樣的感悟,與居高臨下的士大夫們的所謂“人文關懷”,是不可能混淆的。因此,我們也就可以理解,正是對貧苦市民世界的熟悉與關注,才能促使老舍寫出了《月牙兒》、《我這一輩子》、《駱駝祥子》等表現城市貧民的作品,而且也只有他才能寫出這樣的作品。
又如,老舍出生在一個貧苦的旗人家庭,滿族特有的民族心理、文化習俗,對他的影響實際上是終其一生的。這也是本片著力表現的一個主題。為此,我們採訪了中國老舍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關紀新先生。關先生重點分析了20世紀初期以後滿民族的歷史遭遇、老舍先生的家庭和旗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對老捨得重要影響。其中,民族文學的研究視角、高度的學術品位,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老舍詞典》中,關鍵詞的提煉,是希望能夠達到讓觀眾比較清晰地理解老舍先生和他的作品的目的,特別是重新認識老舍先生在現代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
在第二集、第三集中,為了突出老舍先生承繼“五四”傳統,對市民階層進行文化批判和他特有的幽默風格的創作特點,我們採訪了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吳福輝先生和北京大學中文系孔慶東博士。兩位先生依託老捨得作品,如《離婚》、《我這一輩子》、《斷魂槍》、《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闡述了老舍與魯迅等現代作家相比較,對於“國民性批判”的不同開掘之處,他對傳統文明的獨特看法,以及他的“窮人的幽默”的特色。
在《老舍詞典》中,通過提煉出關鍵詞的辦法,也似乎更為有利於把老舍生活的時代背景、他的經歷和他的作品較為緊密地粘合在一起進行講述和分析。
在第四集中,圍繞“傑作”一詞,敘述了老舍劇作《茶館》的故事梗概、文學成就,以及它産生的時代氛圍等。其中還穿插了電影《茶館》的一些經典片段,目的在於使觀眾能夠獲得文學欣賞的空間,增強對作品的感性認識。
此外,在本片的創作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表現視角的“多元化”。在《老舍詞典》全片,既有舒乙、舒濟兩位先生作為親歷者對於往事的回憶,也有不同學者對老舍作品不同角度的深度分析。同時,我們還選擇了老舍先生在不同時期對自己經歷的記述、感悟,或者是對自己作品的分析等,通過“照搬”原文,來增加一個“本人視角”,用以增強紀錄片的真實感。比如,在談到“北平”在老舍心目中的獨特情感位置的時候,我們引用了老舍先生的文章《想北平》中的一段話:
“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説而説不出的。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支支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粘合的一段歷史。”“面向積水潭,背後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整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裏。”
像這樣的獨特感受,好像也只能用老舍先生自己的話才能表達清晰。任何別人的評論似乎都是蒼白無力的。
最後想説的是,《老舍詞典》從醞釀到最後製作完成,歷時半年時間,但觀眾是否認可呢?我們還不知道。所以,我們常常這樣安慰自己:在創作初期,100%努力地寫好腳本,在前期採訪、拍攝、後期剪輯時,因為受到主客觀各種因素的影響,要各扣除10%的損失,最後留下70%的成果。好像紀錄片永遠是遺憾的藝術!然後,留給觀眾去評判吧。
編導:王強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