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路過昆明火車北站時,無意間“雲南鐵路博物館”幾個字躍入眼簾。一直對滇越鐵路抱有神秘之感的我便停車前往。
博物館正準備下班,熱心的張館長叫值班員把燈光打開,然後轉回頭來對我説:“解説員下班了,自己看吧。”在窄軌展館室裏,上百幅100年前滇越鐵路的施工舊照和很多測繪儀器及施工實物深深地吸引著我。於是萌發了拍一部以滇越鐵路為主題的紀錄片的念頭。認真思索後感到這些圖片雖然珍貴,但只能表現滇越鐵路是怎麼修成的,不能詮釋滇越鐵路的作用、意義、變化、發展等更深的內涵。於是,又到雲南檔案館、雲南省圖書館、雲南大學圖書館等收集文字資料,到書店購買與滇越鐵路相關的書籍。到把所有的文字資料看完後,突然覺得這選題太大、內容繁雜,拍攝思路一時難以確定。於是這選題暫時擺了下來,三月份開始去拍攝為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的三集紀錄片《滇緬路上惠通橋》。
《滇緬路上惠通橋》七月初審查通過後,心中仍挂著《滇越鐵路》這一選題,於是又反復研究文史資料,採訪了幾位專家學者,感到這選題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如何表現。因為看完文史資料後,感到原來的想法過於簡單,不能就鐵路而鐵路,用那些珍貴的圖片資料加以實地採訪,表現什麼時候開始修築、怎麼修築、如何艱難、何時修好、給封閉的雲南帶來什麼變化、抗戰中起到什麼作用等等。如果這樣簡單地敘述,同樣可以做得精彩,同樣是史實,利用同樣的資料,但出來的可能近似一部用客觀事實表現100年前邊疆地區“招商引資”項目典型範例的紀錄片因為缺乏背景、原由和與時代的關聯、與國家命運的聯絡。總之,缺乏精髓。為此,在眾多的史實中,要表現什麼成了首要問題。於是,又找來滇越鐵路有關的影視節目,認真斟酌,包括2001年臺裏拍攝的《來自1910年的火車》。為避開雷同,找出新的切入點,又要説清這條鐵路的修築與國家、民族的命運之聯絡,緊扣著時代的脈搏。並具體表現出起因、修築、作用、意義及100年來的滄海桑田。經反復推敲,決定報這一選題,以不同的切入點表現主題,全片擬定六集:
第一集:《修路淵源》後改為《滇段尋源》
第二集:《悲壯的工程》
第三集:《掠奪與覺醒》
第四集:《窄軌的記憶》
第五集:《路權之爭》後改為《抗戰風雲》內容相應調整。
第六集:《幾經風霜》
幸運的是選題批准了,但接著要解決的是“怎麼表現”的問題。滇越鐵路從修築開始已有100多年的時間,其中滇段涉及雲南南部十多個縣的空間,還有越南段從越南老街經河內到海防的部分。點固然重要,但面上也不能不拍,這樣工作量比以往的選題大多了。更難辦的是滇越鐵路早就沒有蒸汽機車,怎麼對這條鐵路的歷史再現和表現呢?於是先收集了國內外蒸氣機車的鏡頭和相關影視資料,加上檔案館、博物館的圖文資料,基本可以撐住所要表現的內容,計劃拍下滇越鐵路的空鏡頭後,編入資料的局部活動畫面,以假亂真,這是常用的表現手法,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準備工作就緒已經是2005年11月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也許是長時間的準備和對工作的執著打動了鐵路博物館的張館長,11月下旬他透露了一個消息,一個電視劇劇組要把蒸汽機車拉到滇越鐵路最典型的地段拍片,停了20多年的蒸氣機車已拉到修理廠維修。因為劇組出鉅資拍這組鏡頭,所以不讓任何媒體拍攝。並叫我們與鐵路局商量看是否可以同時拍攝外景。己經週折,鐵路局終於同意了,但説:“因為是劇組出錢,到時候劇組不讓拍也沒辦法,我們儘量做工作。”劇組原計劃12月初拍攝,但因故後推,我們利用這段時間拍攝鐵路博物館的內容,拍照片好辦,但實物都是三級以上文物,拍攝起來很麻煩,直到12月31日上午才拍完。
2006年元月4日8:30,在昆明小石壩機車車輛廠,修復後的蒸汽機車點火試車,我們拍下了全過程,兩架攝像機從不同角度足足拍了兩個多小時,因為這是難逢的機會。第二天,蒸汽機車從北站編組出發,是用內燃機車拉著走的,而且到宜良站還要重新編組到開遠,再由開遠到相距50多公里的拍攝地點。這時我們才知道火車並不好拍,因為在車上只能拍到沿線的移動鏡頭,停下來後又只能拍到固定鏡頭,加之蒸汽機車途中要走三天才到目的地。於是,我們拍了一段後臨時改變方案,乘汽車提前到目的地——電視劇的大本營蒙自,想與劇組先協調拍攝事宜。元月9日晚上,終於見到劇組負責人,在鐵路局領隊堅持一定要我們拍的情況下,劇組勉強同意我們拍,但只給拍外景的一天時間,另外兩天是拍戲,不讓拍,而且要簽協議,所拍資料僅限我們使用。鋻於特殊情況,我們來不及請示並答應了劇組的要求。元月11日晨6:00多,天還漆黑,我們攝製組一行6人乘車趕往離蒙自20余公里處的芷村車站。到達時剛好天亮,霧氣籠罩著車站,蒸汽機車在晨霧中冒著白煙,氣氛極好,我們即將三台攝像機分兩人一組開始分角度拍攝。從昆明出發時考慮到深山壑澗手機沒有信號,我們每人配有一支有效距離8公里的對講機,這時確實派上用場。待劇組人員來到,我們把車站拍得差不多了,後期編輯時,這幾組鏡頭幾乎用完,也算是真實再現。上了火車,只能拍沿線移動鏡頭,也因為霧氣所罩,山巒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三台攝像機輪一直換著拍。至晚上返回,劇組僅在三個地段停車拍攝,每個拍攝點我們三個小組都從不同角度拍攝,所以劇組拍了三條火車進行的鏡頭,我們拍了九條。而就是這不同角度的九個鏡頭,後期編輯中使該片“活”了起來,加上沿途拍攝的移動鏡頭,表現了蒸汽機車在滇越鐵路上行駛的情景,豐富了畫面增強了可視性和真實感。一位同行者稱這是蒸汽機車在滇越鐵路的絕唱,今後不能再有這樣的鏡頭了,因為這次拍片是鐵道部特批的。不僅修復機車價格昂貴,而且拍攝期間,打亂了滇越鐵路的正常運行。試想,鐵路的運行中止一天該有多大的經濟損失?所以這組鏡頭確實來之不易。
後來得知,劇組之所以要與我們簽協議,是因為另外一個電視劇《聶耳》劇組也想拍這組鏡頭,懷疑我們是“受人之托”。簽協議雖然有點委屈,但總算拍到了。而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另一個信息,《聶耳》劇組還要拍蒸汽機車,這又給我們帶來一次機遇。芷村段拍完後,我們繼續拍蒙自、碧色寨、個舊等縣市的相關內容。準備春節前拍完西線各縣。而正在個舊拍攝時,信息來了。《聶耳》劇組20號拍攝蒸汽機車的戲,我們當即星夜返回昆明,再找鐵路局協商拍攝事宜,再次得到鐵路局的支持。20日晨6:00多,攝製組又從昆明出發,8:30趕到宜良車站。當天上午,蒸汽機車再次點火燒汽,火車司機從第一次點火試車與我們相識之後又多次相見,已經熟悉了。閒談中,我們與火車車司機商量,能否在拍火車的時候放汽鳴笛,這樣拍出來效果好些,師傅欣然答應了。第二天,蒸汽機車由宜良開到羊街車站的電視劇拍攝點,這場景又是一種感覺,我們再分三個小組從不同角度拍攝,效果極好,在後期編輯中多次使用。我們攝製組退出現場後,電視劇導演下令“準備、開機”,繼而叫製片通知機車“放汽”。製片跑回來説:“火車司機説沒有汽”。原來,我們拍攝時火車司機極力配合,忘了拍電視劇,把汽放完了。無奈,劇組只好等蒸汽機重新燒汽,耽誤了拍戲時間。為此我們感到很內疚,何況這個劇組對我們攝製組十分友好、毫無介意。一直拍到蒸汽機車拉回昆明,我們再返建水、石屏拍攝,直到2006年臘月二十九,拍完西線內容。
春節收假後,我們沿滇越鐵路東線採訪拍攝,途中時而乘火車、時而乘汽車、時而爬山涉水。因為鐵路與公路相距很遠,基本都是山路,當地人説:“眼睛看得見,走路走半天。”拍一個全景往往走很長時間,拍一個火車行駛的鏡頭就更難。所以一個多星期方抵達邊城河口,而河口距昆明僅400多公里。
河口採訪結束,按理外景和採訪已經差不多了。但是拍了兩個多月,都是在雲南段,滇越鐵路沒有越南段,能叫滇越鐵路嗎?於是在取得領導同意後,決定前往越南。河口與越南雖一河之隔,但畢竟是兩個國家,正常的拍攝手續過於複雜。好在當地有邊境旅遊,原打算與旅遊團前往,又生恐難以完成拍攝任務。最後只能以旅遊的形式單獨組團、租車,到了滇越鐵路的盡頭——海防。後期編輯中越南段沒用幾個鏡頭,但不能沒有。越南返回已經是三月下旬了,緊接著是專家、學者、親歷者的採訪,全片前期完成已是四月初。繼而回京進入後期編輯。
至六月中旬全片編輯完成,其中一部分內容與原方案有所變動。第一集由原來的《修路淵源》改為《滇段尋源》,第五集由原來的《路權之爭》改為《抗戰風雲》,內容也相應調整。節目完成後得到審片組的認可,這可以是筆者最大的欣慰了。
編導:施志鎰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