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我家的大頭寶寶[2007年7月4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3日 12:34 來源:CCTV.com

    2004年8月,已經有了個女兒的郝家,又添了個可愛的小寶寶。郝明旭的誕生,是幾年來這個農村家庭最高興的一件事。看著9斤7兩的大胖小子,郝家上下都喜上眉梢。因為孩子的頭很大,所有前來祝賀的鄉親們都説他將來一定很聰明,慢慢地,“大頭娃娃”也成了孩子的一個綽號。日子一天天過去,就在不經意間,郝家人發現小傢伙的頭長得格外地快,到8個月大的時候,小明旭的大頭看起來已經佔到了身長的三分之一,這讓郝春雷兩口子心裏開始發毛。更讓人不安的是,孩子都快一歲了,不僅不會走,説話也非常困難。 小明旭到底是哪出了問題呢?不知所措的夫婦看著兒子日益變大的頭部和各種不正常的狀況,漸漸感到了事態的嚴重。

    為了寶貝奔波四方

    令夫婦倆沒有想到的是,孩子的病在本縣醫院竟然治不了,醫生建議他們去大醫院看。幾天后,一家三口倆帶著家中僅有的三千塊錢來到北京的一家醫院,檢查結果讓他們大吃一驚:兒子竟然是重度腦積水!突如其來的診斷結果,把毫無醫學知識的郝家夫婦徹底擊懵。其實,正常人的顱腦裏都是有水的,這種水叫做腦脊液,它對大腦有滋養和保護的作用,人腦就是泡在腦脊液中。但是,由於小旭明腦內的積水異常,長期壓迫著腦組織,才使他的發育一度受阻,如果再任其發展下去,小明旭甚至會有生命危險。面對這種情況,醫生建議給孩子做一種腹腔分流手術,也就是要從小明旭的腦室裏面插一根管子,通過皮下一直插到腹腔,把腦子裏多餘的水引到肚子裏去吸收。

    儘管聽起來有些害怕,但為了兒子能夠好起來,郝春雷還是急忙回老家拼湊了兩萬塊錢手術費,而這時孫海燕卻沒有辦法像丈夫那樣理智,她惟一能做的就是一刻不離地守著未滿周歲的兒子,她不敢想兒子是否會挺過這場劫難。

    2005年7月11號,手術在即,看著那麼小的兒子被送進了手術室。郝春雷夫婦心如刀絞。孩子還不會説話現在又要做這麼大的手術,當人們見到郝明旭在病床上綁著等待手術時,都會不禁地落下淚來。

    十天后,三口人疲憊地回到了保定老家。由於孩子的爺爺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奶奶身體也不好,郝春雷這時才敢把手術的情況説給在家苦等的老兩口。郝家地處保定一個閉塞的小山村,守著田裏的四分地,一家人僅夠吃夠用。由於治病一下子欠了那麼多的債,郝春雷第一次離家,踏上了去北京打工的路。手術後的小明旭儘管還不會走路,但是大頭看起來略微小了些,而且漸漸地學會説話了。這樣的日子讓一家人似乎看到了希望。可是僅僅9個月過後,小明旭的腦門頭皮開始發亮,頭又一天天大了起來,甚至超過了手術前。忐忑不安的兩口子趕緊抱兒子再次來到北京,結果醫生告訴他們,孩子體內的管子移位了,必須要再做手術。或者要調整管子位置,或者要更換管子。這麼短的時間,兒子又要經歷一次大手術,這個消息讓夫婦倆無法面對。2006年5月,萬般無奈的郝春雷夫婦,只能面對殘酷的現實,眼看著兒子再次上了手術臺。

    二次手術後,郝家又多了兩萬塊錢的債務。一家人省吃儉用,郝春雷則繼續打工。為了能多攢點錢,郝春雷在工地上總想多加一些班。諾大的首都北京,他哪兒都沒去玩過。讓孫海燕欣慰的是,大女兒郝夢妮雖然只有10歲,卻經常幫她分擔家務,每當她忙不過來時,都是懂事的小夢妮照顧著弟弟,如果只有一根冰棍,她一定是讓給弟弟吃。在弟弟得病這兩年,小夢妮把自己僅有的那點零花錢全都省了下來。

    手術接二連三

    隨著小明旭一天天長大,孫海燕越來越抱不動他了,儘管每天她都用丈夫做的學步車和女兒一起幫助小明旭練習走路,可奇跡卻始終沒有發生。終於有一天,小明旭突然自己獨立地走起來了,為了這一刻,一家人足足努力了兩年半。希望仿佛再次來到了這個飽受創傷的家庭裏。郝春雷每次回家最重要的事就是給兒子量一量頭部的尺寸,而小傢伙似乎也特別恐懼爸爸量他的大頭。可不論怎樣小心翼翼,郝家人就像中了魔咒一樣,怎麼也擺脫不了厄運的追逼。就在今年春節剛過完,小明旭突然喊頭疼,走路又不穩了,全家人不明白為什麼特殊情況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在明旭的身上,他這罪究竟要遭到什麼時候是個頭。

    難道是小明旭從一開始就不適合用導管治療?對於再次手術,心存疑慮的郝春雷沒敢馬上做決定。就在家裏四處託人打聽的時候,小明旭的爺爺偶然看到了一期電視節目,那裏面專家講解了另一種治療腦積水的方法。郝家人不知道這個信息是不是救命稻草,但他們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再次來到了北京。

    胡志強教授,是北京世紀壇醫院的神經外科的老專家。當他聽説了小明旭的遭遇後,不忍心看著這個不到三歲的農村娃娃再走彎路,專門給郝春雷畫圖講解。原來,人的頭顱裏有三個大小不一的腦室。三個腦室相互暢通,每天都會分泌出四五百毫升的腦脊液。這些腦脊液再通過腦部的導水管,流通到腦表面,而被吸收。打個比喻,腦室就相當於每天都會自我産生水的水箱,在第三個水箱下面連接了往不同方向去的河道,水源源不斷地輸入腦部,把整個腦部給泡住了。通過CT片子,郝春雷終於清楚地看到了導致小明旭變成大頭的罪魁禍首。

    尖峰時刻

    明旭前兩次的腹腔分流手術,治標不治本,因為腦室裏的水雖然引流下來了,但壓迫著小腦和第三個水箱的囊腫依然存在,由於它在不斷地生長和增大,因此不僅容易導致導管堵塞,而且還會繼續壓迫小腦,延緩孩子的發育。不徹底解決囊腫的問題,小明旭不知道還要再動多少次手術。

    面對複雜的病情,神經外科的專家們給郝春雷提出了三種治療方案。郝春雷這時才第一次知道,兒子的病居然能有三種辦法來治。再用分流管,他實在害怕再出現什麼意外。大開顱手術,雖然可以徹底解決腦積水的問題,但創傷、風險也相應太大,不到萬不得已,連醫生都不建議那麼做。造瘺手術,似乎成了郝春雷惟一的選擇。造瘺術,是近些年來國際上非常推崇的治療方法。也就是一種用腦室鏡操作的微創手術,由於創傷面積非常小,因此給病人帶來的痛苦和後遺症也都最小。

    2007年5月24號,未滿三歲的小明旭再次面對尖峰時刻,這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三次手術,所有人都期盼這也是他的最後一次。儘管父母傷心欲絕,但小明旭卻顯得異常堅強,不但沒哭,還用自己的小手幫媽媽擦著眼淚。

    微創手術中,醫生只能對著電視屏幕操作,看到的也是一個非常狹小的視野。由於人腦是全身的生命中樞,裏面的結構、血管分佈非常複雜,如果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此時,胡教授的動作是按照毫米的進度一步一步地往下走著。就在胡教授順利完成對第二腦室底部的造瘺後,一個巨大的難關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找到囊腫的位置比預想的要複雜得多。手術室裏氣氛突然變得異常凝重,儘管胡教授小心地找到了幾個突破點,但由於周圍都佈滿了不能碰損的血管,手術只能暫停。如何才能繞過這些血管,又不損傷腦組織成為專家急待攻克的難題。此時,手術室外郝春雷夫婦望眼欲穿。面對飽受磨難的孩子,醫生們竭盡全力要把他從病魔中解救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細微的動作之下,所有人都高度集中,幾乎忘卻了時間的存在。

    終於,在夾縫中,胡教授找到了給囊腫動刀的最佳位置。

    經過整整六個小時,手術終於成功結束了。

    專家介紹:三歲以前,是先天性腦積水做造瘺手術的最佳時機,而且越早越好。日前,小明旭已經出院。如果康復順利,他將徹底擺脫腦積水的困擾,像正常的孩子一樣生活。

    (本期內容涉及信息:北京世紀壇醫院:010-63926167/63926187)

責編:高正奎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