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之路週刊 > 正文

“誰之過”系列節目編導在線精華版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5日 16:49)


  →→在線實錄

  1我們需要怎樣的“天使”?

  【醫者心77】任何一個行業都有敗類,當然醫療行也不例外。但不能因為某些人的行為就抹殺掉大多數人的功績。如果沒有那馬多醫務工作者在默默奉獻恐怕我們國家的醫療水平還停滯在二三十年代水平。即使這樣,他們依然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為何大家能理解中國的汽車工業大大落後於美國,為何就不能對醫生稍稍寬容一點?要知道我們一直在努力。週末別人的孩子能有家長陪著,而醫生的孩子只能交給老人,經常的加班與夜班使他們無暇照顧他們。“患者在天使的眼前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天使在患者的生死之間又扮演著何種角色?”這句話出於患者已夠醫生寒心,更何況出自全國最大最權威的媒體?醫學要進步難免要付出代價,除非停滯不前。目前這種局面,最根本的癥結在於體制與科學的尷尬,而非醫生的過錯。醫療的腐敗的確存在,一定要解決,但不能與其它行業一概而論。

  【誰為我做主】再去讀一讀那神聖的醫學宣言吧!健康所繫,性命相托。 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謹莊嚴宣誓: 我志願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於人民,恪守醫德,尊師守紀,刻苦鑽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 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做為老百姓只是希望出現醫療事故之後,醫院、醫生要勇敢面對,而不是選擇逃避。

  【平凡醫人】我是一名普通的醫生,我也作過患者,作為凡人,誰都有過,最好有一顆平常心。我也厭惡醫界的醜惡,但我也寒心世人對所有醫生的指責,現在醫學生不願當醫生,知名專家轉行,醫生在診療過程中縮手縮腳、當斷不斷,説明了什麼,最後受損失的還是患者。醫生畢竟不是天使!他們和大家一樣是人,脫掉白大衣後和大家沒有什麼區別的平常人而已!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東生】我覺得醫生本身是一個平凡人,但是“醫生”這個職業賦予他們在人們心中一個特殊的地位,所以老百姓對他們有特殊的要求,這是必然的。作為醫生,在選擇這個職業之前,是應該經過深思熟慮的,是應該考慮到自己將要放棄什麼,奉獻什麼的。當面對社會上很多人對他們的讚揚和批評,也應該坦然去面對,這才是一個合格醫生最基本的條件。

  【毛裏求斯男爵1】我們需要大德的醫生,真正的好醫生是能夠用真誠細緻體貼到位的醫術征服患者的,患者也會因他們多一點點的微笑而感恩戴德備覺溫暖, 人需要相互理解! 如果多一點換位思考也許就能少一些悲劇的發生。

  【苯苯的等待】醫生也是人。醫生不是神!醫生也有柴米油鹽的煩惱!現在的醫院管理體制、醫生管理體制給醫生的精神壓力很大。你們光説醫生如何如何,為什麼不問問:我們的難處在哪?

  【tanyatan】人人都會有煩惱,難道必須拿良心來發泄嗎?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正是由於醫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利益,所以在醫患關係中,如果醫生的利益和病人的利益發生衝突,醫生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犯病人的利益,病人就遭殃了。所以在醫患關係中國家立法更注重的是保護病人的利益。我研究過許多國家的醫師法,規定醫生的權利僅僅是收費的權利,其他都是規定都是醫生的義務。醫生的權利主要表現在行醫權,但這種權利是針對非特定性的一般人群,即未取得醫師資格的人,不得從事醫師業務,但這種權利在醫患關係卻變成了義務,行醫權通常指檢查、診斷、處方、處置和證明的權利。但是在醫患關係中這些都成了醫師的義務,醫生有義務為病人進行各項檢查,有義務做出診斷,有義務開具處方,有義務實施處置,有義務開具出生醫學證明、死亡醫學證明和疾病診斷證明。

  醫患關係從本質上説是醫療服務合同關係,醫生收取醫療費,就負有為醫生診療的義務,醫生的權利就體現在收費上。當然中國的體制與國外不同,中國的醫生是醫療機構的僱員,行使的是職務行為。《醫師法》已經對醫生的權利做出了保護性的規定。

  【版主:妙手】劉編導,從這幾期節目上看,你們把“矛頭”直指醫生的責任心和醫德。但是有些醫生網友發貼認為你們這樣報道對醫生整體隊伍有失公允。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貓咪mm】我不覺得這樣就有失公允呀。有問題就該説,畢竟醫生手裏掌握著病人的生命啊。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思洋】從我們的調查來看,這幾起醫療事故中,醫生缺乏責任心和醫德的問題非常嚴重, 而且導致了這個現實的原因有很多,我們的系列報道並不是針對醫生的整個隊伍,因為畢竟人的生命非常重要。我們只是希望通過這些節目,引起各方面足夠的重視。讓我們一起努力把這個事情做得更好。

  【文舒雨】記得前幾天看過一篇外國文章,題目大概是《中國的醫生怎麼了?》。説老實話,本人也是醫生(説這句話時,我好像有點底氣不足)記得我小的時候很敬佩醫生,所以一直立志要當一名“天使”。可現在,為什麼醫生的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去年非典時期,醫生被宣傳的多麼“偉大、無私、天使一般”。在那時,就本來説真的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可現在,非典沒過去了,難道醫生就變質了嗎?還是就因為在中國,“人民覺醒了”?我覺得不是,可能在醫務界有極少數值得憎恨的醫生。但是,大多數醫生都會以一個醫生的良心對待患者。可醫生也是人哪,是人都會犯錯誤,我們的身心已經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可沒人理解;相反,還要聲討我們,好像我們真的是天使,一點錯誤都不能犯。有人説應該給醫生上保險,出了醫療事故,壓力就可以稍稍減一點。我覺得可行,挺好的。我覺得央視作為國家的媒體,應該從正反兩方面多做報道,不要只給醫生的反面。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思洋】不知您看沒看過我們近期的節目,如果您看過的話,實際上這些節目裏面的問題都不是很疑難的醫學問題,基本上都是基礎性的醫學問題。如果連這些問題醫生都做不好的話,那麼這樣的醫生真的就配不上“醫生”的稱號了。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東生】在整個系列節目過程中,我們力爭做到:報道事實、敘述事實,並沒有有意偏袒任何一方的意思。而且我們所報道的是這個行業裏面的極個別的例子,不代表我們對醫生行業的整體看法,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對醫生還是懷著很尊重的態度。而且在以往很多期節目中我們還是很客觀的正面報道了醫生的諸多感人事跡。不能因為這幾期節目就把我們的視角想的如此狹隘。

  【leyan221】卓專家,你研究過許多國家的醫師法?我想問你知道國外醫師在其國家是什麼地位嗎?你知道他們的待遇,收入是多少嗎?高風險,高投入和低回報,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如果按照國民收入的比例來看,中國的醫師平均收入並不低,這裡説的平均收入包括灰色收入。問題是中國的醫生收入差別太大,我做過調查,大醫院的大專家一個紅包可以拿到4000,一個月20個手術,這個收入不算少吧,還不包括藥品回扣。關鍵是有不少醫生的收入確實很低,這主要是醫療市場沒有完全開放或者這些醫生學藝不精。我認為只有身懷絕技才能笑傲江湖,不是有很多江湖醫生(江西、湖南、湖北等內地醫生),到沿海醫院任職,他們的收入都提高了,你敢去嗎?你去了,人家會要你嗎?如果你真有價值,總有地方可以體現。

  1對節目的探討

  【平凡醫人】作為中央媒體你們的做法沒有錯,但您不覺得是否太過偏激,是否讓醫患矛盾在沒有很好疏導之前更加激化?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思洋】這六期節目中報道的這些醫生、醫院並沒有承認自己的疏忽,他們並沒有主動的和患者進行交流和探討,沒有你希望的那種主動態度。

  【新朋友老朋友想説就説】你們做這樣的節目,是為了讓醫務人員警醒,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從事救死扶傷,更好地盡好醫務工作者的職責?還是為患者著想,以此提高醫院在社會和患者心目中的威信呢?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思洋】一是為了提醒一些醫務人員,二,我們是想就醫療行業整體存在的問題,能夠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因為許多醫療糾紛和事故是由於醫療體制和制度不完善造成的。所以現在不僅僅是提高醫生道德素質的問題,更重要的事,如何進一步改革現在的體制的問題。

  【新朋友老朋友想説就説】這樣看來,你們的欄目才是完完全全為正義而做的,他的生命力和社會影響力也是不可估量的!“健康之路”真是任重道遠呀!那可就要很辛苦你們這些好編導啦!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思洋】期待觀眾朋友們繼續支持我們,我們會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1卓小勤談:什麼是病歷封存?

  【gsm98】病歷封存的程序是什麼?是否必須由病人或被授權委託的人提出封存要求,並履行相關手續,比如:在封條上簽字、按指印等。否則,如何保證病歷的安全與真實,避免被院方篡改。如果,病人或被授權委託的人未提出封存要求病歷封存的程序是什麼?是否必須由病人或被授權委託的人提出封存要求,並履行相關手續,比如:在封條上簽字、按指印等。否則,如何保證病歷的安全與真實,避免被院方篡改。如果,病人或被授權委託的人未提出封存要求,留置在院方的病歷如何才能保證其真實性?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病歷封存的程序,如果是病人本人應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醫院的醫政科或病案室直接要求封存病歷。如果是被授權的人,應當持病人的有效身份證件的複印件,並在複印件背後由病人親筆寫的授權委託書,委託書載明委託事項是複印和封存委託人的某某時段在某某醫院的住院病歷。如果是病人死亡,病人親屬應持病人的死亡醫學證明和身份證明,但更重要的戶籍證明,證明申請人與病人之間的親屬關係,醫院才會接待。如果是病人死亡,病人親屬委託他人複印和封存病歷,除上述證明外,還應當持病人親屬身份證複印件及其授權委託書。

  【gsm98】如果,病人或被授權委託的人未提出封存要求,可否複印主觀病歷?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複印的病歷應當編順序頁碼,並由醫院蓋章,重要的病歷內容應由醫院加蓋確認章,其他病歷可以是騎跨章,封存的病歷應當在信封的三條縫都貼上封條,封條最好選用較薄的紙。然後在封條上簽字、手印並註明封存日期,封存的內容,頁數。並且將貼有封條的封存件的外封做一個複印件,由醫院蓋章確認。

  【gsm98】如果病人或被授權委託的人未提出封存要求,可否複印主觀病歷?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主觀病歷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是不能複印的。如果病歷沒有封存,對病歷的真實性的審查就比較困難了,當然可以申請做墨跡遺留時間的鑒定,另一方面病歷是多相吻合的時間邏輯體系。通常醫生查房時檢查病人的病情變化並書寫病程記錄,然後開醫囑和處方以及檢查申請單,然後由護士執行醫囑並製作護理記錄,護理記錄上執行醫囑的內容、執行人及執行的時間,並由執行人簽字,檢驗報告回來後要粘貼在病歷中。病人出院時,醫院還要給病人一份住院收費的明細單。所有這些內容組成了一個邏輯體系。如果醫院篡改病歷,很難做圓,有經驗的律師總會找出破綻。

  【gsm98】既然“規定的是病人本人或者被授權委託的人,病人去世的,死者的直系親屬有權要求封存病歷”,那麼病人本人或被授權委託的代理人能否有權複印主觀病歷?醫院是否可以拒絕複印?既然“規定的是病人本人或者被授權委託的人,病人去世的,死者的直系親屬有權要求封存病歷”,那麼病人本人或被授權委託的代理人能否有權複印主觀病歷?醫院是否可以拒絕複印?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病歷封存之後,可以提請鑒定,或者提起訴訟,通常在訴訟的時候可以得到主觀病歷的複印件,因為此時主觀病歷已經成為法庭證據,而證據必須交換並經過舉證、質證和法庭查證屬實才能做為認定事實的依據,而病人方面直接向醫院申請複印主觀病歷醫院方是可以拒絕的。

  1卓小勤談:患者如何面對敗訴?

  【新朋友老朋友想説就説】請問劉導:您遇到的或接手的醫療糾紛案件,勝訴的多的一方一般是醫院方不是患者方呢?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思洋】據我了解好像患者敗訴的比較多。

  【新朋友老朋友想説就説】原因呢?是因為患者誤告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看到患者常敗訴,你們的感慨如何呀?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思洋】我覺得原因還是存在著對醫院的“保護主義”。看到這些有著悲慘經歷的病人,我們首先感到很痛心,其次我們希望能有進一步的改革,來規範這個行業。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我認為病人敗訴的原因有很多,遺憾的是有不少律師的失誤造成的,當然不能要求所有的律師都懂醫,但起訴前這些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曾經遇到一個對家,律師連訴訟時效都沒有考慮,結果法院判斷病人超過訴訟時效,駁回起訴。病人找我,我説你既然和律師事物所簽了合同,如果是律師的失誤造成的敗訴,你可以起訴律師。在最近的幾期節目中我看到了《傷心的手術》,這個案件如果病人按侵權之訴來打,至少事先應當提起行政訴訟做為鋪墊,因為國家藥監局專門發佈過執法主體的文件,明確規定執法主體由原來的醫藥局改為藥監局,所以如果行政訴訟,當地藥監局必定敗訴。因為侵權之訴爭議的焦點是醫院是否使用了違規産品,而違規産品的認定在行政機關(藥監局),而不在法院。但是該案如果打合同之訴就簡單多了,就是一個貨不對板的問題,顯然是個違約,違約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醫院鐵定要輸!由此可見選擇案由在這類案件中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訴訟技巧的問題,律師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

  1卓小勤談:如何積極應對醫療糾紛?

  【健康福氣】在整個就醫過程中,患者和醫生處於“不平等”:醫生掌握醫學知識,掌握生死,而患者對此一無所知。如果沒有健全的監督機制和患者權益保障機制,患者的弱勢地位如何避免這些人間悲劇的發生?僅靠媒體,可以麼?

  【《健康之路週刊》編導:劉東生】當然不可以。媒體只能算是一個監督而已。應該還是進一步靠醫療監督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來解決。

  【焱淼5】為了將來如果出現的醫療事故,老百姓在接受治療時應做注意什麼?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首先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其次要了解該醫療機構的診療科目範圍,再就是在診療過程中主要保留相關的證據,如:醫療費收據、收費清單、門診病歷等。對住院病人來講,一旦發生醫療糾紛,或懷疑診療上有問題,應當及時複印、封存病歷,如果涉及到藥物過敏、輸液反應或者醫用産品的質量責任,要及時實物進行封存,對於有爭議的事實如:夜間病人突發病重,醫生護士未及時趕到,應當及時將證據固定下來,比如讓同病房的病友寫證明材料。對於病人死亡的家屬如果對死亡診斷有疑義,應當在48小時以內及時提出屍檢的要求,必要時候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

  【沒轍了】我們國家在醫療糾紛方面的專門法規都有哪些,對於普通民眾而言重要的有哪幾部呢?

  【特邀衛生法學專家:卓小勤】專門的法規就是《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處理與醫療糾紛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有很多,包括《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還有一些屬於技術規範的如:藥典、中華醫學會制定的診療技術規範。

  1觀眾心聲

  【gsm98】謝謝主持人及卓先生,你們為弱勢群體呼籲,老百姓感謝你們!!

  【00492】感謝詞:大家好,我是一位母親,感謝卓教授與媒體工作者對弱視群體的孩子們所做的一切!

  【貓423】中央臺做這類節目,表明了我國媒體及其工作者的言論環境有了長足的改善,感謝你們做出的努力。

  【毛裏求斯男爵1】生命只有一次機會,沒有理由可以説抱歉,如果每位天使能像對待自己親人那樣的態度來對待病人,也許會少一些讓人心痛的事件發生。我們向那些無私奉獻的白衣天使致敬!!

  【jizansun】勇敢面對,冷靜思考:我是一位普通公民,我既有做醫生的朋友和親人,也做過病人到醫院治病。我想我沒有任何偏癱那一方的意思!我認為醫療界存在的問題,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我想醫療界的認識也應該面對。不能因為你們有難處就非得讓人寬容你們醫療界存在的問題。有些事情是沒法讓人回避,有些事情實在令人髮指。看到天津的那些幼小可憐的盲童,我們心裏都隱隱作痛,更何況作為以治病救人為己任的白衣天使們?!在面對那些孩子們時,你們是沒有理由再説"我們有我們自己的難處,我們也不想這樣"的。這時候應該是你們反省的時候,應該在反省怎樣改變這種情況。反過來説,我們的醫療體制也絕對存在很大的問題。要不然不會有那麼多的醫療事故,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的!

  【毛裏求斯男爵1】

  致早産盲兒————

  即使你再也看不到這個世界,

  並不意味你失去昂首走進世界的權利,

  你的生命,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忽略。

  請別害怕,

  用你的聽覺和觸覺打開想象的那片天空,

  家人會用更多的愛包裹著你。

  請不要哭,

  你的淚父母早就替你流幹,

  就多把笑容贈給你周圍的家人。

  也許正因為你看不見

  你才可以用更美的表情為每一個人做一個注解。

  你的心靈會因為想像而比任何人都五彩繽紛。

責編:吳曉洋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