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經濟與法):大家好,歡迎收看《經濟與法》。如今人們常常為自己的個人信息洩露所困擾。如果您剛剛買了車,您會收到保險公司的業務推銷電話;剛剛辦好了結婚手續,您會收到預訂婚宴的信息;剛生完孩子,做胎毛筆的信息也會隨之而來,等等,等等。遇到這種麻煩事兒,你多半會挂斷電話、刪除短信,或者置之不理,然而與您遇到的麻煩相比,南京市的500多位市民就沒那麼簡單了。
祝怡是南京市雨花臺區法院的法官,她所在的法庭,這一年多來不斷地接到來自同一家信用社起訴的案子。
祝怡法官:從07年3月份開始,我們接到了第一批關於這個案子的訴訟,然後到08年的大概5、6月份第二批,然後到9月份有了第三批,一共是三批大概100份左右。
這些案子都是信用社向個人催收貸款的,每一件案子都有貸款人和擔保人,至少涉及到兩位市民,100多件案子就有200多位市民成了被告。祝法官介紹説,這100多件也只是信用社將要起訴的所有案件的一部分,信用社的起訴書還會一批接著一批送到法院。
祝怡法官:估計可能還要兩三個月時間才能全部的完成。
這是信用社列出的名單,他們已經起訴和準備起訴的催收貸款案件,加起來有200多起,一共有500多位市民榜上有名,總涉案金額1300多萬元。
200多筆貸款,500多人,1300多萬涉案金額,這麼大數額的貸款收不回來,對這家規模並不算大的信用社來講,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信用社提供的資料顯示,這些貸款的審批手續都很完整,並且貸款人和擔保人的身份證也都是真實的,還都留有複印件。可是,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市民同時欠貸不還?賴賬不還的這些市民究竟是些什麼人呢?
周小姐是南京市某大學老師,以往的生活平靜而充實。今年八月的一天晚上,周小姐下班回家,用鑰匙打開屋門正準備進屋,突然發現有些不對,門上貼了一樣東西。
周小姐:拿到以後一看就嚇一跳是一張傳票,然後就是説我被告。牽扯到一個經濟案子裏面去。
自己一直在學校裏教書,從沒做過生意,也沒貸過款,可是傳票中表明她因為欠貸不還被一家信用社起訴了。
周小姐:很無辜,就是莫名其妙的。
周小姐接到傳票的同時,在一家正規公司當職員的趙先生,也收到了法院的傳票。
趙先生:很氣憤啊,對不對,我無形當中弄個官司給他打,我從來沒打過官司,怎麼弄個傳票到我這裡來。
和周小姐、趙先生一樣,在南京城的另一端,一位王小姐也接到了同樣內容的傳票。
王小姐:真的莫名其妙,一點不清楚這個事情。又氣憤又驚慌,很是來火,是這樣子的,感覺到自己怎麼回事,沒干犯法的事情。説我什麼涉及經濟的案件説是。我是個好公民啊,牽扯不到任何事。
按這幾位市民所説,他們都是好公民,根本不會涉及經濟案件。可是,信用社的貸款合同上,明明都簽著他們的名字,家庭住址、年齡、工作單位都寫得一清二楚。現在他們被信用社起訴了,卻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是哪出了問題呢?
2005年夏天,這家信用社在正常的查帳審核過程中,發現下面的一個營業部的一批小額農業貸款沒有及時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