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油價近期從高位回落後,多個國家的通脹壓力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不過,經濟學家指出,通脹壓力仍然存在,各國應該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降低通脹水平。
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 史蒂芬•羅奇説:“現在隨著油價的下降和一些商品市場的調節,我們的通脹壓力的到了暫時的緩解。這和70年代的情況基本相同。在第一輪油價衝擊波後,全球經濟大規模衰退。然而經濟蕭條一結束,通脹又捲土重來。而且愈演愈烈。70年代末的第二輪通脹可以稱為70年的最黑暗的時候。”
羅奇認為,各國不應因為油價的暫時下滑而放鬆對通脹壓力的警惕。具體到中國,他認為即使全球經濟走軟的環境導致出口額下降,央行也應該進行短期的加息的調控,從而長期控制過度通脹。
面對目前世界經濟出現的普遍通脹局面,觀察家指出,世界經濟近30年的週期變化大約以10年為一個循環。從1982年開始的全球經濟繁榮在1991年陷入了低谷,在海灣戰爭和美國經濟衰退的影響下,西方工業國的經濟增長率從1989年的3.4%,跌至1991年的2.4%。隨後開始的世界經濟復蘇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網絡泡沫的雙重打擊下,在2001年也走到了盡頭。從2002年至今,世界經濟已經走過這一輪經濟週期的高峰,目前世界經濟正處於經濟週期下行區間。
凱雷集團董事總經理 大衛•魯賓斯坦説:“世界經濟正在放緩,其實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經濟泡沫越來越膨脹,我想現在,一旦這個巨大的泡沫破了,我們就回歸正常的經濟狀況了。我認為到明年的一二季度,我們就會有一個正常化的經濟增長,通脹就可以在控制範圍之內。”
責編: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