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食品價格的飆升、全球經濟增長的趨緩以及各國消費能力的下降,都在顯示這一輪的物價上漲是全球性的。相關專家指出,各國政府在使用加息等貨幣政策之餘,得統一行動,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抑制物價。
進入2008年,世界各國的通貨膨脹逐步抬頭。在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兩位數,而美國、德國等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也達到了近十來年的新高。相關專家認為,抑制通貨膨脹不能單靠某一個國家或地區,它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説:“第一,世界各個國家統一起來,在宏觀貨幣和宏觀財政政策方面協調,向一個方向發展,它是有利於遏制通貨膨脹的;第二,如果世界各國在産業政策上協調,增加農産品投入,提高農産品供給,也是降低農副産品漲價的一個好手段。”
這一輪的全球通貨膨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初級産品價格上漲過快。今年前3個月,全球基本農産品價格指數猛升了53%;自年初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已經上漲了40%。專家表示,隨着油價的不斷上漲,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的經濟價值開始顯現,石油等傳統能源的開採年限有限,開發利用替代能源和加強節能力度也是抑制通貨膨脹的一個有效的辦法。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説:“世界各國應該在能源替代方面尋找到新的途徑,然後一致地尋找新的能源和廉價的生産能源的手段,使得對能源基礎原材料的需求尋找到新的市場和新的空間,也是遏制通貨膨脹的一個好辦法。”
責編:韓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