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叫板潘長江

CCTV.com  2008年05月05日 10:29  來源:  

  上一集我們透視了趙本山的《鄉村愛情2》,這集講潘長江《清淩淩的水,藍瑩瑩的天》。説起來,這潘長江和趙本山還真有緣,他們不但曾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在上世紀90年代,兩人相繼登上春晚舞臺成為全國紅人之後,就開始了全方位發展,可以説,從那個時候,他們已無意間就開始了PK,這也因為緣分。

  要説在電視劇方面的第一次“PK”當屬2006年,當時潘長江主演的電視劇《別拿豆包不當乾糧》大年初三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首戰告捷,以平均收視率超過8%、收視份額接近20%的成績成為當年的收視冠軍,而同一年播出的趙本山的《鄉村愛情1》只排全年老五。

  巧的是,今年又是農曆大年初三,輪到趙本山先出場了,《鄉村愛情2》平均收視率高達8.43%。本山的精彩一仗硝煙未散,長江就帶著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清淩淩的水,藍瑩瑩的天》登臺了。

  《清淩淩的水,藍瑩瑩的天》,講的是農村“環保”的事,在這部電視劇中,潘長江除了執筒擔當導演,還領銜主演了一個村委會主任的角色。如果説《鄉村愛情2》帶給人們是歡笑,那麼,《清淩淩的水,藍瑩瑩的天》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思索。

  潘長江:因為過去的農村戲都是我向地要糧,我向天要雨,我向水庫要魚,別説,幾輩子都生長在農村這片熱土上,土了,在土了喀壢刨食,都是這套,所有的農村戲都是這樣,+我覺得忽略了一點,如果你這片土不是凈土,這片天下的是酸雨,那你長出的糧食就不是綠色糧食,而且你不能只顧你眼前,多長糧多收入,去坑了毀了你的子孫,為子孫造福是每個人應該盡的責任,包括我在內。

  事實上,潘長江的話絕非危言聳聽,近幾年的環保數據顯示,今天的環保問題已不是某個地區,某個國家要面對的問題,而是世界性的難題。

  2007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冰川消融,後果堪憂”。因為愈發嚴重的全球變暖現象,已讓世界各地災難頻發。

  2005年7月,印度孟買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襲擊,死亡一千多人,災民達二千多萬。而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邊緣,世界最大的湖泊一—乍得湖,卻已經因缺乏降水而乾涸。

  在2007年的地球日裏,濟南的這所幼兒園的孩子們,用自己製作的“花、鳥、樹木”來裝扮地球;同一天,長江沿岸的十多座城市,則同時向母親河投放了中華鱘等珍惜魚類。因為包括白鰭豚在內,越來越多的物種開始消失,水質也不斷惡化,長江,甚至需要科學家們來出示一份體檢報告,這份由中科院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編寫的報告稱:“長江目前總體基本健康,局部不健康,近年來一直處於不斷惡化的狀態”。

  這説明,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絕不僅僅是冰雪消融、海面上漲的景觀變化,它將從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向我們發出挑戰。地球是大家的,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呼籲我們:“善待地球,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清淩淩的水,藍瑩瑩的天》的拍攝是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個邊

  陲小城——東寧完成的,1957年,潘長江出生在這裡, 父母均為遼北地區著名

  的評劇演員。他自幼受藝術熏陶,唱、念、做、打四功俱佳,1979年考入鐵嶺

  縣評劇團,專攻小花臉。1986年與趙本山合演的《大觀燈》在東三省引發轟動,

  被觀眾譽為“東北醜王”。 又參加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元旦和綜藝大觀等

  文藝晚會,一舉成名,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他的代表影視作品:《橋》、

  過河》、《迎親》、《開心一刻》、《農民歌手》、《別拿豆包不當乾糧》等等。

  不同的藝術空間給了潘長江一個接一個贏得喝彩的舞臺,也讓他在耐力和毅

  力之間造就了千萬人的快樂。

  汪蘭強的家就住在村邊,也是劇中潘長江和女兒的家。讓汪蘭強興奮的是,電視劇開篇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他開著自家的拖拉機從遠處走來,但可惜太短了。更讓他可惜的是接《清淩淩的水 藍瑩瑩的天》

  潘長江是一個有鄉村情節的人,在29年的藝術生涯中,潘長江的作品更多的是和農村、農民聯絡在一起的,他自然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去年秋天,然而,就在就在人們對《清淩淩的水 藍盈盈的天》這部電視劇給予很高評價的時候, 在他的家鄉東寧卻有人提出了異議。

  這和潘長江叫板的畢希銘,在當地頗有名氣,人稱“摩登村官”老畢。説老畢摩登,是因為他和我們傳統印象中的村官形象大相徑庭。你看他騎著一萬多元的自行車、十幾萬元的摩托車,開著好幾十萬的越野車,而且參加過多次汽車拉力賽、越野車障礙賽,大獎也沒少得過。

  老畢的經歷頗為傳奇: 1960年,他出生在大成子村,17歲參軍, 22歲復原回鄉務農,先是幹到東寧果樹示範廠副廠長的位子,辭職回村承包果園;後來連果園也不幹了,跑去俄羅斯做邊貿生意。這期間還找了個城裏媳婦把戶口辦到了縣城。2002年,大成村村委會換屆選舉,很多人希望老畢能出來參選。

  老畢不知道,早在2002年的6月份,國家把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給修改了,組織法規定只要在本村居住,選舉不受戶口和居住年限的限制。而事實上,老畢的家一直就在村裏。

  2002年10月,畢希銘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走馬上任的老畢想得是如何讓村民們先換個“活法”。他發佈的第一個村莊整治綱領就是改變村民的生存環境。

  在《清淩淩的水 藍盈盈的天》這部電視劇中,矛盾的焦點是錢大寶的錢二寶辦的造紙廠排放廢水,嚴重污染了上水村的水源,還引發了中毒事件。於是,在身為一村之長的錢大寶和錢二寶之間,無法避免地發生了一系列激烈衝突。

  事實上,東寧人也吞咽過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所帶來的惡果。

  東寧縣九山、半水、半分田,耕地很少。上世紀80年代,由於沒有很好的主導産業,能夠讓農民致富,農民就只好開墾荒地,開墾森林,結果是越墾越荒。這幾年,東寧的黑木耳産業已成氣候,當地人説,這是逼出來的一項産業。

  木耳産業的發展也給大成村帶來很大的變化, 2003年,這條800多米長的路是當時整個東寧縣第一條村裏的水泥路。路修好了,村民第一次在自家的水泥路上扭起了大秧歌、納涼,緊跟著老畢又把曾經廢棄的場院建成健身廣場,説來也怪,環境變了,心氣兒好像也能跟著變。環境主動維護,大夥那股子集體意識增強了。

  如今,黑木耳産業已成為了東寧的黑金産業,僅此一項,不僅使得全縣的農民人均增收兩千多元,東寧也被農業部授予“無公害黑木耳生産示範縣”。中國黑木耳第一縣。東寧的森林覆蓋率現已達到88%,有160多條大小河流從這裡經過,從東寧境內蜿蜒流過的美麗的綏芬河,是目前我國為數不多的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

  今天,《聚焦三農》三集“五一”特別節目就要告一段落了。三部鄉村電視劇《喜耕田的故事》、《鄉村愛情2》、《清淩淩的水 藍盈盈的天》都是難得的農村題材的好電視劇,那撲面而來的獨特的風土人情,那一幅幅新農村的《清明上河圖》,讓觀眾看後在開心之中,又回昧無窮。

  有一位農民,是這樣詮釋新農村的:“上得起學,治得了病,養得起老,走得好路,掙得到錢,做得了主,學得到技,看得到戲。”

  他,説出了九億農民心裏的渴望!

責編:劉洋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