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我國東北瀋陽市北郊,清昭陵古老文明融入大學城現代文化,在這片普通的土地上,綠蔭鑲嵌著別墅洋房,草叢呈送來鳥語花香。這裡就座落著小韓村。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富有知識和文化底蘊的村鎮,處處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貧窮使他們妻離子散 富庶讓他們闔家團圓
四十多年前小韓村的人們還在這裡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間生活,由於地小人多,農民勞累了一年也分不到什麼錢。有的人家還要欠生産隊的錢,而且口糧還不夠吃,要靠國家返銷糧,勞動力少的家庭,生活還得靠生産隊救濟。集體生産要靠國家貸款,屬於“三靠村”。村內幾條零散的土道,一到颳風天,人們就一身土,下雨天就是兩腳泥,錯落無序的磚瓦房,攙雜著更多的是茅草小屋。貧窮沒有改變這裡的人們對家鄉的眷戀,依然在這裡過著傳統的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然而就有這麼戶人家因為貧窮,使一個好端端的家庭變成了孤兒寡母。
在一座低矮的茅草小屋裏,住著一戶人家,母子四人,女主人的名子叫劉玉霞,有三個兒子,老大6歲,老二4歲,老三剛滿4個月。她也曾經有過一個深愛著的丈夫。丈夫是南方人,在瀋陽當兵,部隊離村子不遠,倆人自由戀愛,結婚幾年後,三個可愛的兒子相繼出世了,這給原本很拮據的家庭平添了些許多的歡樂和生活負擔。有一天丈夫很婉轉的對妻子説:“玉霞,我要復員了,這裡的生活我不太適應,你能否跟我回南方生活”,妻子説:“我不能跟你回去,這裡雖然很窮,但是生我養我的根啊,這裡有我們的孩子,我的親人,我希望你留下來,困難是暫時的,只要我們肯吃苦,生活會好起來的。”然而妻子的苦苦挽留,沒能留住丈夫的腳步,他還是拋下愛妻和三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悄然而去。這一走就是27年,渺無音信。
20多年來,劉玉霞帶著三個孩子,即當媽又當爹,白天到生産隊幹活,晚上回到家裏要照顧三個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一年下來掙的工分僅能領口糧,還要欠生産隊的錢,口糧吃到半年,就得向生産隊借,或個人家借,生活的艱難是可想而知的。
丈夫走後的十幾年中劉玉霞曾托親屬到上海出差的機會幫助尋找她的丈夫,但都因地址不詳等多種原因沒能找到,孩子長大後,又由於經濟條件所限,沒有能力到南方尋親。就這樣劉玉霞在相思和生活的困苦中,用她的堅強,勤勞和母愛為三個孩子撐起了一片天,把三個孩子養大成人。
| |
隨著農村改革開放,黨的好政策,村裏的好班子,日子一天天的好起來,大兒子在村裏當上了團支書,小兒子當了兵,復員後娶妻生子,三個兒子兩個孫子,一個孫女,兩個兒子都住上了村裏回遷給的二室一廳的樓房,她與大兒子一起生活住在村裏給的城裏人都夢寐以求的二層小洋樓。日子好過了,玉霞和兒子又有了尋親的願望。1989年村裏王書記到蘇州參加全國百名優秀企業廠長經理表彰大會,兒子劉旭東一同跟了去,試圖尋找父親。
| |
説來也巧,劉旭東和同事一起來到上海牙膏廠,地址是媽媽提供的,找到了已經離休在家的繼爺爺、爺爺是爸爸的養父,爺爺向他提供了爸爸的現住址,在蘇州。他們按照地址,幾經週折終於找到了離別二十七年的父親。父子相見的一瞬間,彼此都是百感交加。在那一刻,兒子終於喊出了囤積在心裏20多年的一聲爸爸,然後父子相擁而泣,在場的同事都為他們的相逢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父子倆長談了一夜,相互訴説著這20多年的相思之苦,特別是兒子向爸爸講述了這麼多年來,媽媽是怎樣含辛茹苦地把他們拉扯成人,向他描述了家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希望父親回村與家人團圓。
| |
貧窮使他們妻離子散,富庶讓他們闔家團圓。不久劉玉霞的丈夫帶著對親人的愧疚和相思之情,回到了他離別27年的家,與妻子兒孫共享晚年的天倫之樂。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