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錄生命逝去的時候,我們經歷重生。——記者手記
《聚焦三農》欄目製片人 屈哲:我們的記者都在前方,我也必須在前方。
《鄉村大世界》欄目製片人 畢銘鑫:到了那兒之後,你會有一種感覺,就是死神無處不在。
《生活567》欄目製片人周柞:這種堅強是我們很難用語言表達的,很難在他們的眼睛看到更多的淚水。
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五個小時,《聚焦三農》欄目的第一路記者葉靖、常瑞民已從北京首都機場起飛;當晚,在杭州剛剛完成外拍任務的另一路記者董國平、譚老丫也領命開拔,奔赴四川;2008年5月12日的那個夜晚,沉重而又漫長。
| |
《聚焦三農》欄目製片人 屈哲:12號晚上,我一晚上都在和葉靖聯絡,但是當時已聯絡不到了,非常的擔心,一宿也沒有睡覺。
瓦礫中,戰士們用手搬動著巨大的水泥塊,天上的雨水,頭上的汗珠,手上的血水已混成一片……——記者手記
| |
《聚焦三農》欄目記者 葉靖:因為很多地方是山路,經過滑坡以後,路就斷了,就得靠我們自己爬進去,有的地方甚至手腳並用爬進去.
葉靖,《聚焦三農》欄目派往災區的第一路記者,5月12日午夜,和攝像常瑞民輾轉重慶,抵達四川重災區。
葉靖:因為很多地方是山路,經過滑坡以後,路就斷了,就得靠我們自己爬進去,有的地方甚至手腳並用爬進去,有時候人家説余震,你的腳底麻了,你就不知道有什麼余震不余震了。
葉靖和常瑞民的第一站,是受災最為嚴重的北川縣。越往災區走,他們心情越是沉重,因為越來越多的房屋倒塌、山體滑坡、驚魂未定的災民出現在眼前。
葉靖:第一個反映就是這個心被人狠狠的打了一拳.
屈哲:我記得葉靖給我打電話的時候是哽咽的,邊哭邊和我説。
葉靖: 你就覺得這是一場劫難,一定要把這個報道做好。
5月13日下午,《聚焦三農》欄目派出了第二路記者趕赴災區第一線。
溫冶順:老周有一天還跟我説,這次我看你真是玩命了。
溫冶順,《聚焦三農》欄目派往災區的第二路記者,和周玉、柴宏芳、王雅龍三進都江堰,兩赴北川等核心災區。
溫冶順: 41:53老周1個月以前剛剛做完手術 00:43:11老柴這個腿,到第四天的時候腫的,一按就浮腫的已經非常厲害了。雅龍主動説我當攝像,但實際上,你要拍到這種有衝擊的畫面的話,那攝像工作量非常大的,是非常累的,而且他是離危險,離疾病、危險等等等這種不確定因素最近的一個人。
我們強忍胸中洶湧的情感,努力睜大淚水模糊的雙眼,調清攝像機的鏡頭,記錄下最真實、最感人的瞬間。——記者手記
5月17日的上午,都江堰市人民醫院依然忙碌。ICU重症監護室的主任張曉飛卻離開了他堅守了72小時的手術臺,他要看看他的母親,依然埋在廢墟裏的母親。
張曉飛是第一時間知道母親被埋的消息的,可是那時他有六個危重的病人等著做手術,是醫生的神聖職責使他強忍悲痛拿起了手術刀。根據張曉飛做醫生的經驗,他的母親生還的希望已經極其渺茫了,面對著掩埋母親的斷壁殘垣,這個內斂的漢子強忍著眼中的淚水。
溫冶順:我覺得那個人的眼淚對他來講,是一個他內心的一個自尊,你不要強迫再讓他流眼淚了,真的不要再強迫他,他的那種狀態,他的那種表情,我已經真得很理解了,我要保留他的自尊,不要再問下去了。
這個掩面而泣的女人叫許萍,她是都江堰中醫院的護士也是張曉飛母親的鄰居,地震發生後她從廢墟裏奇跡般的爬了出來就直接投入到搶救傷員的工作中,而當時,她年邁的父母同樣被掩埋在了這片廢墟裏。
一邊是生養自己的母親,一邊是職業的使命,許萍做出了艱難的選擇。面對著掩埋父母的廢墟,陷入無比內疚中的許萍,讓記者讀懂了“白衣天使”的信念。
溫冶順:兩個人,一個是漠然無聲,一個是嚎啕大哭,他們抒發的是同樣一種情感,+你能説那個沉默不語的人心理感情是平靜的嗎?你也不能説嚎啕大哭那個人心理是脆弱的。你只能讀懂什麼,讀懂什麼叫責任。
在震區每一天你都會落淚,你完全不知道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因為你身邊有太多讓人感動的畫面,你永遠都都看不完,拍不完……——記者手記
5月16日,《生活567》欄目的記者在成都記錄下了這樣感人的一幕。
郭承:他們拉出來的第一批傷員中間有一個3歲的小孩,當時小孩特別臟兮兮的。
郭承,《生活567》欄目記者,他兩赴四川,歷時12天。
郭承:據醫生講,當時來的時候,只漏了兩隻眼睛,兩隻眼睛是亮的,其它的都是黑的,就像從泥溝裏面撈出來的一樣。
原來,2008年5月14日, 第一批從映秀地區被接出來的病人,被緊急送往成都華西醫院。在搶救室,醫護人員發現了一個又哭又鬧的小孩。小孩身邊沒有親人,額頭上卻貼了一張紙條。
郭承:醫生們判定,這孩子肯定是孤兒了.
由於電話信號一直不好,這個號碼也沒打通。好在經過檢查,孩子並沒大礙。 由於電話信號一直不好,這個號碼也沒打通。高醫生認為,這個電話也有可能是他爸爸或媽媽的。經過檢查,孩子並沒有大礙,可是孩子沒有專人照顧,醫生們又那麼忙,誰來照顧他呢?
也許是在地震中受到了驚嚇,來到高醫生家的笑笑,情緒經常反常。為了讓孩子儘快走出陰影,高學梅夫妻倆給孩子買了許多玩具,非常耐心地照顧他。鄰居們知道了這個事,也參與到了照顧孩子的行動中。可是那個電話號碼一直在高醫生的心頭揮之不去,連續打了幾天后,那個電話終於打通了。
兩天后,笑笑的媽媽終於出現了.她就是笑笑的媽媽汪小莉,在映秀鎮工作。一見到高醫生,汪小莉放聲大哭,雖然腿上有傷,但她還是跪倒在高醫生的面前。汪小莉又到底經歷了什麼呢?笑笑和媽媽倖免于難,但笑笑的父親卻因傷勢過重離開了他們.
郭承:孩子的父親去世的時候,不停的跟她説,一定要把孩子帶好,一定把孩子帶好。15日那天,救援的隊伍終於進入了映秀鎮,汪小莉決定先把孩子送出去.
郭承:因為孩子要和母親分離,武警戰士説你把孩子的身世寫一下,她當時從垃圾堆裏找了一個廢紙,寫了孩子的名字和一個電話,紙條是這麼來的。
後來,好心的醫護人員將笑笑額頭上的小紙條換成醫院的號簽。讓人沒想到的是,笑笑見到媽媽,沒有大家想像得那樣親近,反而是躲著汪小莉,這是為什麼呢?
郭承:後來我們分析,孩子由於當時他母親把他交出去的時候,他心裏一定認為他母親不要他了,肯定是這樣。他雖然3歲 肯定這份打擊太大了
災難讓我們懂得尊重,還有生命的尊嚴;——記者手記
5月下旬,四川農村到了麥收階段。《聚焦三農》欄目的第5路記者也就在這時來到了災區,儘管那裏仍然是余震不斷。
李俊:我第一天去的時候,進入石坊的時候,我的眼淚就一直在流,就是一片瓦礫,瓦礫和瓦礫之間是一片一片金燦燦的麥子地。
李俊,《聚焦三農》欄目記者,5月23日,和同事梁松松、宋雲研奔赴災區。
李俊:中間採訪了一個農民,他的兒子重傷,腿給壓壞了然後已經送到重慶去了,他呢大概可能將近10年的甲亢,他愛人是20多年的糖尿病,基本上沒有勞動力了家裏+然後政府給他們免費的收這個麥子,特別的感激,他就覺得在這樣的時候,政府、黨想著他們。
5月12日的大地震之後,四川的很多地方都成了瓦礫堆,然而大地似乎還不願意平靜,余震頻繁發生,堰塞湖潰壩的危險又接踵而至。
劉海燕,《聚焦三農》欄目記者,6月3日午夜趕到綿陽市安縣桑棗鎮,第二天就出現險情。
劉海燕:當時氣氛一下子非常緊張了,十分鐘之內,一大片營房帳篷全部被拆光了,成了一片空地,+我當時一下子就傻了,因為剛定了兩個拍攝對象,還沒開始拍,就出現這種情況,接下來 我工作該怎麼辦。
就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劉海燕忽然發現還有兩個民兵連在那兒沒有撤走,她決定留下來.
劉海燕:決定留下來之後,我就打了一個電話,就是打給我兒子的。
在湖北隋州上學的兒子,一直是劉海燕的牽掛。
劉海燕:當時打過去,他已經上學去了, 剛走 他奶奶接的電話,我也沒跟他説得很詳細,她就説讓我晚上再打 當時那一瞬間,我的感覺就是晚上,因為那個危險是隨時都可能發生的,晚上我都不知道,誰都無法預測,晚上是不是還能夠通上電話,就是想聽一下他的聲音,我可能不一定會告訴他我現在有多危險,我不會讓他去為我擔心,但是就是想聽一下他的聲音。
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真切地體會到其中的感受。——記者手記
這組圖片,一直珍藏在一位攝影記者的電腦裏,拍攝時間 “六一”前夕;地點就在四川綿陽市安縣的一個大的救災點。
劉剛:我看到一個叫陳新一的一個女孩子,9歲,她正在畫畫。
劉剛,《農民日報》攝影記者,地震發生後,他和報社的另外12名記者奔赴災區,組成前線報道組。
劉剛:後來我問她,我説陳新一你畫的這個是什麼呀?她説這個叫一箭穿心,當時我就明白了,我就不再問她下面的話了,我説你這個畫的是什麼呀?她説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小熊,是以前一直跟我一塊玩的小熊,這次地震給埋起來了+我説這個是什麼呀?她説這是我們的學校,我説這個是什麼?她説這是我們的老師。我的老師呢,有一個長長的大辮子,你想她嗎?她説我想她,她已經不在了。
9歲的陳欣一情緒時好時壞,很不穩定。
劉剛:孩子的情緒就像夏天的雷陣雨 一會過去了 天晴了 就問我,叔叔您是哪兒的?您是不是記者?我説是,叔叔是從北京來的,是記者。她説,那你們也累了,叔叔我給你捶捶背,咚咚在後邊給我捶背,但是我也明白,孩子是一種報答你的那種心。
5月30日,在綿竹市汗旺鎮,農民日報記者江娜、朱先春火線入黨。
江娜:漢旺鎮有一個四面大鐘,四面全都停在14點28分的鐘,我們到了那個廣場上舉行儀式,新黨員宣誓,老黨員重溫誓詞,我記得當時周圍一片廢墟,然後的一陣一陣的消毒水味,還有那個腐爛的味道,一陣一陣傳過來,然後黨旗那麼鮮艷就飄在那裏,我當時的那種心情,就覺得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5月20日下午,《鄉村大世界》欄目趕錄了一期特別節目。
《鄉村大世界》的欄目製片人畢銘鑫,是這首歌的詞作者,他情感的撞擊最初來自一位母親撕心裂肺的的哭泣。
《鄉村大世界》的欄目製片人畢銘鑫:在離我們不遠處,有一個母親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我相信一定是她的孩子可能離去了,就那麼一個畫面給我一個極為強烈的撞擊。+當時,説句實話,眼淚一下就出來了,我瞬間就想起自己的女兒+失去孩子之後,她的眼神極其絕望。所以這種詞可能很自然就會流出,當時有感而發,回去馬上就記錄下來。
陽光總在風雨後。再大的困難除以13億,也會變得微不足道;再小的力量乘以13億,就是眾志成城的力量。——記者手記
《生活567》欄目記者 劉啟武:老師當時就是一句話,你們快跑,就是往外推他們,這是他最後的一句話,你們快跑
《鄉村大世界》欄目記者 蘭晶:我看所有的人把盒飯裏的飯吃的乾乾淨淨,+看到災區那種情況之後,每個人都不忍心去浪費任何一滴糧食。
《生活567》欄目製片人 周柞:從災區回來呢,就覺得總怕自己的電池沒有電,總怕與別人失去聯絡,覺得我們活著真幸福,覺得和我們的同事天天朝夕相處幸福,覺得每天和家人在一起,和朋友能打電話,也是非常幸福的,所以這種幸福,在我個人的精神支柱裏面會延續很久很久。
老畢:咱們報道別人的時候,一直説一個概念叫與死神賽跑,是指咱們去搶救別人,但是我當時確實有一個很直接的感受,後來很多同行也有這個感覺,就是是叫做向死神飛奔,我們是迎著死神而去的.
董國平 《聚焦三農》欄目記者:我覺得在災區救人的人是英雄,能在廢墟底下創造奇跡的人也是英雄。+所以我希望大家每一個人都有擁有一份和睦的親情和一份真摯的愛情。
《聚焦三農》欄目記者 王雅龍:但是你到災區看,看完之後,我覺得大家都應該滿足。
《聚焦三農》欄目記者 趙永勤:在這個大災面前,就是人類固有的那種善良,就顯露出來了
《聚焦三農》欄目記者 霍宏宇 :飛機騰空了,我們感覺安全了,但我們的心也被騰空了.
《聚焦三農》欄目記者張利淳:萬一這個高樓大廈塌了以後,我們被埋在下面的時候,當第二天救援人員來的時候,我們死後發現有臺攝像機,證明我們是記者,就足夠了
《聚焦三農》欄目記者 邵甜甜:災難給我們的東西,或許是無限放大了我們的精神世界,
有人説,新聞是易碎品。但在重大的歷史瞬間,我們以勇氣和良知撰寫的新聞將成為最珍貴的歷史記憶。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