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點20分,四川省都江堰市衛生系統國際護士節紀念大會召開。
大地劇烈的震動,瞬間讓都江堰這個風景秀麗的城市變成了片片廢墟,所幸人民醫院的大樓並沒有倒塌。舉烈震動過後,樓裏的醫護人員並沒有選擇逃生,而是奮力搶救病房裏的患者。
42歲的李曉華是一位有著20多年工齡的老護士。5月12日那天,她所在的科室病房有七八位上了年紀的病人,在地震發生後的十幾分鐘裏,她也不知道自己從那來的那麼大力氣,竟然一個人一口氣背出了4位老人。
被救的人並不知道,李曉華患有很重的頸椎病。
地震發生時,都江堰市人民醫院的四樓手術室,一例急性闌尾炎手術正在進行……
生死關頭,手術是否還能繼續……
醫院有四個新生嬰兒,地震發生時,家人不在身邊……
十幾分鐘內, 450多名病人被全部安全轉移,病人無一傷亡。
人民醫院樓下有個很大的花園叫玉壘山廣場,地震發生後,這裡成了避難所,也成了戰地醫院。短短的10幾分鐘過後,傷者從四面八方送來。這裡,上演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救援。
這幾個孩子,就是被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抱出來的嬰兒。他們還太小,他們不知道這個世界剛剛發生了什麼,但他們的生命中從此多了一份感動。晚上六點多鐘的時候,隨著醫院備用發電機的開啟,黑暗中的恐懼被微弱的燈光一點點驅散。到了次日淩晨一點三十分左右,他們已完成了61例手術。
和人民醫院相比,都江堰市中醫院就沒有那麼幸運。汶川芮氏8.0大地震的突襲,震塌了住院部,在這片廢墟下,掩埋著一百多位患者和三十多名醫護人員。5月13號上午,恢復通訊的第一天,廢墟裏突然發出短信,短信上説六名護士緊緊擁抱在一起,用六個年輕的肩膀扛住塌陷的頂棚,保護著他們的病人。然而,一天之後短信中斷,白衣天使的安危,成為人們揪心的懸念。沒想到,那條短信竟成了六名護士最後的絕唱。
災難降臨之後,每一位劫後余生的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親人,然而,在都江堰向峨鄉有這樣三位醫務工作者,他們一直堅持在營救的第一線,人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親人也被埋在廢墟裏,甚至就埋在他們眼前的廢墟裏。
“5•12”汶川大地震後,由於通訊中斷,李志遠和妻子失去了聯絡,在讀小學一年紀的兒子也被埋這片廢墟中,生死未卜。就是在這巨大的擔憂中,李志遠在第一時間加入抗震救災的行列。懷著同樣的心情堅守在抗災第一線的還有李志遠的同事馮玉梅和曾健,他們的親人也埋在一片廢墟中,沒有任何消息。
5月13號下午,李志遠意外得到兒子平安的消息。在得到兒子平安後,李志遠並沒有在家多做停留,立即返回向峨鄉投入救援工作。
李銀先,綿陽市第三醫院的醫生,率隊10次進入重災區,連續117小時緊急救援,在世界上最簡陋的手術臺上履行著他的責任。血濃于水,愛重於山。當災後醫療救援血液血漿告急的消息傳來,無數人排起了獻血的長隊。
在四川省衛生廳的災後醫療救援指揮部,白衣天使再次行動起來。當殷紅的血液輸入傷者的軀體,她們也將愛傾注給了災區的受傷群眾。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她們用行動,肩負起了白衣天使的崇高職責與神聖使命。
在四川省衛生廳的統一調度指揮下,距災情發生僅僅過去四、五個小時,全省便迅速組建起一百多個醫療隊,奔赴各個災區。
按照慣例,“5•12”國際護士節這天,很多醫院都在號召學習南丁格爾精神。然而汶川大地震給這個本來應該溫暖的節日帶來了顫抖。在危難面前,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救死扶傷,用生命和汗水捍衛自己的職業操守。有位醫生説得好,她説:“我覺得,這次抗震救災行動對我們醫護人員特別有意義,還要怎麼學習南丁格爾?還要到哪去學習白求恩?把我們的傷員照顧好,就是學習南丁格爾,就是學習白求恩。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