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主席您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聚焦三農的採訪,謝謝您!我們知道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一個生態環境相對比較脆弱的地區,但是我們同時也發現在去年我們的生態環境建設的速度非常得快, 位列全國第二。在這方面我們都做了哪些工作?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 王正偉:因為生態建設在我們寧夏來説是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正如你剛才説我們在整個農業和生態建設基礎都比較脆弱,所以這些年我們始終堅持把生態建設擺在重要的意識層,也採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一個是國家西部大開發實施以來制定的一些退耕還林的政策,怎麼把這些政策落實好、貫徹好,那麼經過這七八年的實施它已經發揮了效益。原來一些荒山土嶺變成了綠山而且有水,原來像鹽池縣這樣一些鳴沙區的地方,現在已經變成風吹草低現牛羊這樣一種景觀。那麼我們採取的措施主要有這樣幾種,一個就是我們寧夏人創造的那種過去治沙的奇跡,一種好的科學方法就是麥草方格治沙的辦法,因為用這種辦法使鐵路通過了寧夏,創造了世界上的奇跡。世界上有六十多個國家學習這种經驗,然後我們再逐步的去推廣這些做法和經驗,形成了像王有德治沙英雄這樣一種模式,還形成了像鹽池的白春蘭這樣一些大戶治沙的模式,同時我們黨委政府採取的一個重大的舉措,就是從2003年5月1號開始在全自治區封山禁牧,讓生態自然恢復
這個措施比人工措施更有效。經過這麼短短的幾年老百姓不僅收入沒有減少,通過生態環境的建設收入大大增加了,而且環境大大的改變了。所以現在我們這個整個中部乾旱帶包括南部山區治沙生態和經濟建設三位一體同時推進。
主持人:社會上有一種説法,如果我們想要經濟發展的話,必然會以犧牲環境犧牲生態為代價,那在您的心中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它們是一對矛盾嗎?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 王正偉:在寧夏我們雖然經濟總量還不大,基礎設施也還比較弱,但我們在經濟發展的理念上不能因為GDP的增長去犧牲我們的生態環境。所以我們首先要保護好我們自己的環境,特別像我們有引黃灌區這樣一個塞上江南的景觀,它在全國也為數不多。
主持人:那麼像這樣的環境我們一定要把他保護好,寧夏回族自治區因為先天上的一些不足,比如説缺水、比如説乾旱,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困難。尤其在農業生産上面,那麼我們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 王正偉:針對這樣一種情況我們就是把握這個乾旱的規律,因為這個地方旱已經是必然的,不旱是偶然的。
主持人:怎麼跳出這樣一個規律去把握這個規律?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主席 王正偉:做好我們的旱作農業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探索,比如説寧夏我們發展了一百萬畝地硒沙瓜,那麼這個瓜就是在旱地裏用石子鋪上瓜從石頭逢里長出來,既含硒又對人體有好處同時又解決了老百姓脫貧致富的問題。還有一種我們利用揚黃水去搞滴水灌溉節水灌溉,發展一些高效農業包括棗樹包括瓜果等等。那麼也可以解決老百姓的脫貧致富的問題。還有一種就是我們現在正在推廣實施設施農業,因為設施農業是一種節水農業,也是高效農業也是一個高投入的農業。那麼自治區黨委政府已經確定在全自治區搞一百萬畝設施農業,使寧夏的農民戶均到達一畝地,這樣一畝地可以收入一到兩萬塊錢,增加農民的收入。再一個就是我們還可以搞設施養殖,還可以搞一些特色農業通過這樣一些措施來增加農民的收入。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