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聚焦三農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家有芳鄰

CCTV.com  2007年10月30日 08:32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今天在這兒要跟您説的,真不是件大事。甚至都是些左鄰右舍間雞毛蒜皮的瑣事。但是這些瑣事,似乎又有些不一般,因為持續的時間太長——29年;因為起伏跌宕——這瑣事牽連了兩個家庭七八口人;還有,似乎有些重要的生活哲理,有些至珍至貴的品質,那個會影響您和我的人,就隱藏在今天這十幾分鐘的瑣事裏。

  今天在這兒要跟您説的,真不是件大事。甚至都是些左鄰右舍間雞毛蒜皮的瑣事。但是這些瑣事,似乎又有些不一般,因為持續的時間太長——29年;因為起伏跌宕——這瑣事牽連了兩個家庭七八口人;還有,似乎有些重要的生活哲理,有些至珍至貴的品質,那個會影響您和我的人,就隱藏在今天這十幾分鐘的瑣事裏。

  畫面上操心理家的這個人叫張淑英,看上去,她是在盡一個家庭主婦的責任,可事實上,她與這家人非親非故,只是一個普通的街坊鄰居。


  張淑英操持著這個智障家庭的日常生活和經濟命脈,已整整29年。

  張淑英與李德財非親非故,只是村裏的鄰居街坊,她有自己的幸福家庭,可她為何要傾注半輩子的心血來照料李德財全家呢?50年前知青下鄉的一段往事浮出水面。

  1957年,16歲的張淑英從北京西城下鄉到豐台區花鄉黃土崗村。與張淑英一塊兒來的,還有一位名叫寧國芬的女知青。

  幾年後,張淑英和寧國芬在當地分別成家了。張淑英的婚姻是幸福的,但寧國芬的家庭卻潛藏著危機,寧國芬本人有點智力殘疾,她丈夫李德財也同樣如此,倆人都不會理家,過起日子來很費勁。有一年春節前,公社分給他們家100元錢,寧國芬兩口子不知道該怎麼花,就來找張淑英幫忙安排。那個年,寧國芬一家人過得格外舒心。

  從那以後,李德財一家越來越信賴張淑英,大事小情都找她商量,然而,就在兩家人相幫著過日子時, 1987年,寧國芬患了胃癌。彌留之際,她懇請張淑英答應她一個要求。

  寧國芬臨終前,將這個毫無自理能力的破敗貧困的家託付給了張淑英,面對好姐妹臨終的託付,張淑英毫不猶豫就應承了下來,當時,張淑英已有自己的家庭和三個孩子,丈夫遠在煤礦上工作。答應幫李德財管家的事,她沒跟丈夫提起。可接下來,她就感受到了這份承諾非比尋常的重量。因為她要面對的這個家,弱勢程度遠遠超出了她的估計。

  有一天,張淑英得知,她與寧國芬的合影照片被放進了村裏的骨灰堂。骨灰盒裏的死者是寧國芬,而上面擱的照片卻是寧國芬和至今仍活得好好的張淑英的合影。一個至今仍健在的人,照片怎麼會被人放進骨灰盒呢?別人聽著蹊蹺,可張淑英一下子就明白了。張淑英一氣之下,絞碎了那張闔影照片。

  面對這樣的解釋,張淑英哭笑不得。寧國芬去世後,留下了李德財和兩個同樣有智障的兒子。村民們都不看好這個生存能力欠缺的智障家庭,也沒人看得起這爺仨。

  可張淑英卻發現,真管起這個家來,哪怕對正常人來説再平常不過的事,都得費九牛二虎之力。因為這個智力殘疾的家庭,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張淑英就決定從洗腳開始管,要知道,這是張淑英平生第一次給別人洗腳。

  可要想讓李德財自己養成天天洗腳的習慣,依然是難乎其難。而張淑英也不可能天天晚上都過去,她就教李德財的二兒子李來軍給他父親洗腳。

1/3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