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農業頻道 > 聚焦三農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一個人的電影傳奇

 

CCTV.com  2007年09月26日 10:46  來源:  
     
    [內容速覽]在浙江省台州市的三門縣,就有這樣一個普通的鄉村放映員,當地的老百姓對他都非常熟悉。24年來,他拖著一條殘疾的腿,奔走于50多個村落,至今共放映電影4200多場,往返的行程超過了5萬公里,比繞地球一圈還要多。他的事跡著實讓人佩服,他,就是陳雲林。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三門縣,就有這樣一個普通的鄉村放映員,當地的老百姓對他都非常熟悉。24年來,他拖著一條殘疾的腿,奔走于50多個村落,至今共放映電影4200多場,往返的行程超過了5萬公里,比繞地球一圈還要多。他的事跡著實讓人佩服,他,就是陳雲林。

  同樣是放電影,全縣100多名電影放映員,老陳跟人家不太一樣。

  老陳放電影之前,總會加映一些針對農村的實用科教片,這本是縣裏要求做的,但別的放映員嫌麻煩,結果,這麼多年堅持下來的,就只有老陳一個。

  最讓村民們津津樂道的還不是這些宣傳片,而是老陳自創的另一種教育形式。

  老陳喜歡將身邊發生的事自己製作成幻燈片,編成故事用當地的民間曲調唱給大家聽。他覺得,這就是他老陳自己的風格。

  老陳的這種做法由於和老百姓貼得很近,反映的都是鄉村生活,自然備受老百姓的歡迎,也造就了一大批鐵桿影迷。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就是他這種獨創的放映內容,卻給自己惹來了不小的麻煩。

  2000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在浙江三門縣的柿樹灣村,老陳正在為村民們放映片子。突然,一個女人衝到老陳面前並拽住了他。

  給老陳惹來麻煩的,正是這種反映鄉村家長裏短的幻燈片。那次放映之前,老陳聽説了這樣一件事。

  老陳是當地有口皆碑的孝子,他最看不慣虐待老人的行為,當晚,他就把這事編成故事,並在放電影之前把幻燈先放了出來。

  老陳正認真地演唱這故事,就有人突然跑過來衝他大吵大鬧。

  與老陳過不去的這個人,正是幻燈裏説的那個不孝敬婆婆的兒媳張惠。

  在當地,電影放映員本是個比較體面的職業,這場風波鬧得老陳很沮喪,但過了不久,一個意外的消息讓老陳格外振奮。

  從那以後,老陳為村民加映自己製作的幻燈片,更加樂此不疲。20年來,他製作的幻燈片多達400多個,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

  在台州市三門縣,陳雲林是個名人,全縣幾十個村莊,很少有人沒看過他放的電影。

  這天,陳雲林早早收拾好放映設備,趕到高枧鄉周家村去放電影。按照縣裏的安排,每年要放滿200場電影,每場電影補給放映員100元錢。

  剛過4點,老陳就花30元錢租車出發了。高枧鄉離老陳所住的西陳村有30多裏地,不過,這還不算老陳去過的最遠的村。

  放露天電影,老陳首先要解決的難題,就是找到挂銀幕的地方。

  老陳是個認真的人,放了20多年電影,每一場都不馬虎。雖然有鄉親們熱情幫忙,但挂銀幕對於行動不便的老陳來説,還是比較費勁。

  挂完銀幕,才剛剛5點,天色還沒暗下來。

  陳雲林對放映工作這麼投入,源於他對電影非同尋常的感情,這份感情始於52年前的一個夜晚。


  光影聲畫的世界帶給童年的陳雲林無限神秘。

  陳雲林從此瘋狂地迷戀上了電影,而且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電影帶給他的不止是好奇和美妙,還有另外的感動和吸引。

  眼看電影就要開始放映了,陳雲林傷心地望著露天電影院,進不了場,這時,有一個人注意到了他。

  成長過程中,耳聞目染,陳雲林還偷偷學會了電影放映的整套技術。

  我想我們每一個人在兒時,都有過癡迷和感動的經歷,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和環境的改變,能夠將這種兒時的癡迷堅持一生,並把它當作一項事業來全身心投入,卻是少之又少。陳雲林也不例外。在20多歲的時候,他經商成了一名生意人。

  在三門縣珠岙鎮,當地有做橡膠加工生意的傳統。為了養家糊口,陳雲林也跟著做起了生意,並成為改革開放後的首批萬元戶。

  1983年,村裏成立俱樂部讓他去放電影。此時,陳雲林靠橡膠加工每年能賺兩萬元,相比之下,放電影的收入則少得可憐。

  利弊得失顯而易見,雖然放電影是老陳兒時的夢想,但周圍人都認為老陳不會去電影隊,可老陳對錢卻有不一樣的理解。

  在父母的支持下,1983年10月,陳雲林成為全縣100多名電影放映員中的一個,開始了他放映生涯的激情之旅。事隔多年,他還清晰記得放第一場電影時的情景。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老陳的電影成了文化生活貧乏的村民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老陳成了全縣最受歡迎的人,也成了最忙的人。

  由於膠片電影片源緊張,老陳經常一個晚上要跑幾個村子,連續放映。

  1991年的一天,放完一場電影時候已不早,再趕到另一個偏遠的山村放映,兩地相隔20多裏路,而且山路非常艱險。考慮到那些翹首盼望的觀眾,老陳咬咬牙上路了。


  一場意想不到的事故發生了。

  因為有了熱情的觀眾,有了火爆的場面,老陳野揪自然有了強大的動力,以開始,他並沒把這些艱難放在心上。可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於電視在農村的普及,老陳的電影市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致命衝擊。老陳這下可急了。

  1995年以後,在大環境的影響下,電影市場的蕭條在三門縣也越來越明顯。

  放映量從以前的每年600多場,銳減到一年只放映6場,老陳心裏的落差巨大。

  為了讓這8個人堅持到電影放完,老陳做出了一個大家意想不到的舉動。

  因為電影市場持續低靡,全縣107個電影隊,最後只剩下老陳一個電影隊還在放,老陳再次面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

  電影公司的放映員們紛紛轉行了,觀眾也流失得沒剩多少了,老陳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和失落,殘酷的問題擺在眼前,老陳到底該何去何從呢?老陳是一個凡事不輕易認輸的人,為了了解村民們不愛看電影的原因,他開始走村串戶進行調查。在經過一番調查之後,老陳得出了一個結論,電影市場不會永遠處於低潮。在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了爭取觀眾,老陳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通過設懸念做宣傳,老陳的票房成績還真是有所提高。在慘澹的市場中,老陳獨自堅持了下來。

  2005年,作為全國唯一的農村數字電影放映試點市,台州市政府投資30多萬元配備了7台數字放映設備,台州農民率先在家門口看上了數字電影。

  柳暗花明,陳雲林終於盼來了轉機,並有了一種鳥槍換炮的喜悅。

  多達300部的片源儲備,使得老陳放電影如魚得水,他還別出心裁自創了節目單。

  伴隨老陳20多年的老式膠片放映機,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老陳卻捨不得扔掉它,而是珍藏在家裏,有空就拿出來保養,有人出高價買他也不願賣。

  與電影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陳,至今還孑然一身。電影裏的愛情,他看了很多很多,但現實生活裏,愛情卻從未光顧過殘疾而不富裕的老陳。電影就構成了老陳全部的情感世界。

  24年來,陳雲林奔走于50多個村落,至今共放映電影4200多場,往返行程超過了5萬公里,比繞地球一圈還要多。

  電影,這個讓很多人只會聯想到藝術和明星的名詞,被老陳賦予了太多太多新的內容,也讓我們有了太多的感動。露天電影院,這個曾經一度在記憶中淡化的名詞,也將隨著“送文化下鄉”活動的持續開展,在農村廣闊的天地中煥發出新的魅力。

  編導:劉海燕

  攝像:馬永剛

責編:程振宏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