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張凱華 記者:周羿翔 攝像:白羽)
繼續我們《經濟半小時》欄目的奧運系列報道,《我愛奧運》。昨天我們看到,北京奧運會的到來,改變了很多人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然而在奧運會協辦城市之一的上海,這場全球盛會,卻與一群癌症患者緊緊聯絡在了一起,對他們來説,守望奧運,也就是守望生命。
“健康活5年,相約看奧運”
| |
2003年11月22日,一場隆重的“健康活5年,相約看奧運”活動啟動儀式終於在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舉行,一切的莊嚴和隆重都是向生命致敬,2000多人的誓言,震撼人心;今年4月初的一個週末,上海市癌症患者康復俱樂部會長袁正平和165名癌症患者終於從中國移動上海分公司總經理鄭潔手裏接過了第一批200張奧運門票。 |
在上海市閘北區大寧路一個普通公寓的臥室裏,一個小老虎外形的陶瓷儲蓄罐高高地放在書櫥上最重要的位置,這裡原先是擺放佛像的地方,主人楊鎮玉伸長胳膊,小心翼翼地雙手把它捧下來,鋪開舊報紙,把儲蓄罐的銀幣一點點倒出來,一枚、兩枚……一直數到50枚,排列整齊,然後再用舊報紙細緻地包成一個長條,做這些事的時候,72歲的楊鎮玉神情肅穆,一言不發。
記者:“你們存了多少錢?要交費的時候?”
上海癌症患者楊鎮玉:“交費的時候存了3000塊,3000塊多一點,一直到現在,早就3600塊,我現在數下來差不多。”
記者:“全是硬幣?”
楊鎮玉:“全是硬幣。”
記者:“有多重?”
楊鎮玉:“沒稱過,總之拎不動,我拎不動。”
記者:“放在口袋裏?”
楊鎮玉:“放在下面,用麻袋包好了,放在裏面。”
一天存2元錢,1700多天,3600多元,存下的不僅是楊鎮玉今年8月去北京看奧運的路費,更是他5年來活下去的希望,他告訴記者,每天晚上臨睡前他都會虔誠地往這個小老虎存錢罐裏存上兩枚硬幣,並聽到清脆的兩聲。
楊鎮玉:“不管挺得過去挺不過去,放,總是不錯的,就是這樣,那麼每天就這樣存了,放了,開始的時候,存上就是很簡單,看看我今天存了兩塊錢,度過一天了,活過去了。”
放入兩枚硬幣,已經成了楊鎮玉莊嚴的生命儀式,因為在6年前,楊鎮玉被確診患有惡性淋巴癌,手術後醫生告訴他的家人,他的生命恐怕只有3個月,最多再活6個月,楊鎮玉絕望了。
記者:“你當時認為自己能夠挺過這五年嗎?”
楊鎮玉:“挺不過,感覺希望不大,因為我看了書以後,我知道這個東西是很厲害的,因為當時一方面在治療,在化療,化療的時候很痛苦的,體外放療,也是不知道能不能熬過來,牙齒滿口都是血,吃飯咽也咽不下去,當時的化療醫生桂樹任他講,你要吃,不吃身體抵不住,所以一口血,一口飯在咽下去。”
為了能夠親眼看奧運,楊鎮玉在過去的五年裏一直和死神搏鬥,事實上,在上海市癌症患者康復俱樂部裏,還有很多癌症病友,也和楊鎮玉一樣,因為奧運而活了下來,在過去的五年裏,病友們相互勉勵,2008到北京看奧運,一個都不能少。
上海市癌症患者康復俱樂部會長袁正平自己就是一名癌症患者,28年前,30歲的他在結婚後第7天就被送進醫院,確診患了惡性淋巴肉瘤晚期,2年存活率只有20%。
上海市癌症患者康復俱樂部會長袁正平:“從新婚到病房,我的新婚蜜月是在癌症病房開始的,但是我在這個癌症康復的過程中,我是個球迷,我特別地愛看各種體育項目。”
袁正平患病的時候,正好是世界盃期間,看一場場精彩的比賽,成為了袁正平抗擊病魔的動力,從此,他便把看各種重大比賽當作了自己一定要堅強活下去的目標。
袁正平:“不僅是看這個,也是我的一種希望,或者有這樣的一種追求,後面從洛杉磯奧運會開始,每次的奧運會,每次世界盃這些大的體賽,我都會很興奮地去看。”
一個又一個的4年過去了,袁正平奇跡般地活了下來,這一次,他希望用“相約奧運”為癌症病友點燃希望。
袁正平:“醫學上把五年稱為癌症的痊癒期,原來不成文的,那麼03年到08年,正好5年,我想這個五年為癌症患者設計一個生命的這樣一個守望,或者這樣一個企盼,最激動人心的就是北京奧運。”
2003年11月22日,一場隆重的“健康活5年,相約看奧運”活動啟動儀式終於在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舉行,2000多個“相約看奧運”的小老虎儲蓄罐,一一交到了報名的俱樂部會員手中,一切的莊嚴和隆重都是向生命致敬,2000多人的誓言,震撼人心。
殘酷的事實是經過五年艱難卻美麗的跋涉,相繼有不少病友倒下,到去年11月正式組建“上海癌症患者奧運助威團”時,原來2000名會員裏,只有160余名會員登記付費,但同時有上百人正在踴躍爭取希望能成為替補團員,82歲的王汝霖2006年患上了結腸癌,手術後也加入了上海市癌症患者康復俱樂部,一聽説有“相約看奧運”的活動,激動的王老先生立刻找到了康復俱樂部的負責人,要求加入,但卻告知去北京的人早就已經滿了。
上海癌症患者王汝霖:“我突然那天半夜裏邊醒了,我就是很懊惱,那天他再想想,我做候補嘛,你報名的報滿啦,這麼幾年下來,總會有人不去吧,它總會有點什麼意外的事情,有時不能去我可以遞補上,我第二天就找到他們會長,我説報名報上,我作為候補可不可以,我作為候補,我作為第一候補,我説我今天就是報名報第一候補,有人不去啦,那你讓我去。”
儘管王老先生並不知道8月能否如願到北京看奧運,但曾經是大學教授的他還是覺得大家應該多學習奧運知識,王汝霖給記者拿出他交給癌症康復協會的一份“奧運知識小簡報”,4頁A3紙訂成一冊,藍色的圓珠筆字跡,密密麻麻的文字,一個又一個鉛筆畫出的表格,寫的全是關於奧林匹克運動的歷史知識,這一筆一畫都書寫著他對奧運的渴望。
王汝霖:“我想把這些,讓大家有一個最基本的初步知識,不要講你上海癌症俱樂部你組織,這麼一個組織跑來了,來這麼多人,你們對奧運會,一點都不知道,那好像講不過去。”
堅持了5年,守望了5年,2008北京奧運會離這群堅強的癌症病人越來越近,就在大家期望越來越高的時候,令袁正平這個組織者沒想到的是,奧運會門票,成為了決定這次活動是否成行的最大困難。
袁正平:“我動用了20多個志願者,準備了6台電腦,輸入,我們又輸了,總共輸了1千個名字訂票,那天,而且前一天晚上,我們準備到12點鐘,第二天一早,上去後來説網絡爆啦,癱瘓啦,不能訂票啦,到中國銀行談,他説必須每個人要你的銀行賬戶,而我們這裡都是些老弱病殘,老人啊,我們一了解問下來,都沒有銀行賬戶的,你馬上再去申請賬戶,根本來不及,所以我們就沒法訂票,而且當時了解到,那個訂票的票務只能解決1/10,那這200個人去的話,這個票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