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點擊視頻按鈕觀看《經濟半小時》2008年7月2日節目視頻——油價大賭局(上)
圖片01:2008年6月6號,中國股市休市,可是遠隔萬里的紐約商品交易所,正在掀起一場巨大的波瀾,許多交易員手裏攥着大量買進的單據,原油期貨成交價格不斷被推高,短短幾個小時,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暴漲了10美元,一舉登上了每桶139美元的歷史高位。
圖片02: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石油戰爭》一書中説到,近一百多年來的世界現代史就是一部石油競爭的歷史,石油政治正在決定世界新秩序。這場沒有硝煙的石油金融戰背後,博弈各方拿着期貨合約暗中展開較量,而歷史上,一次次戰火因為石油而燃起,正應了一句話,石油多的地方,戰爭就多。
圖片03:曾為美國政府效力多年的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回憶錄《動蕩時代》中直言不諱地指出布什政府發動伊戰的根本原因石油,雖然布什一再否認伊戰有經濟企圖,但是一些經濟學家卻堅信,出兵伊拉克意在石油。
CCTV:油價大賭局(上)
國際油價從今年1月2日突破每桶100美元,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又擊穿了140美元大關,今天又創造了新紀錄。我們對油價每一次自以為大膽的極限猜想,都被證明是錯誤的,很快被甩到了背後,這一段時間真是體會到了什麼叫“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這兩天世界石油大會在西班牙召開,産油國和石油消費國會上吵作一團,他們都竭力否認自己就是推高油價的始作俑者,那到底是誰製造了高油價呢?為了尋找答案,我們展開了一場跨越大洋的對話,來揭開油價大賭局的面紗。
誰在製造高油價?誰才是油價暴漲半年最大幕後推手?
2008年6月6號,端午節,中國股市休市,可是遠隔萬里的紐約商品交易所,正在掀起一場巨大的波瀾,一場激烈的多空對決正在打響。許多交易員手裏攥着大量買進的單據,原油期貨成交價格不斷被推高,短短幾個小時,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暴漲了10美元,一舉登上了每桶139美元的歷史高位。
美國福四通期貨經紀公司的一名資深交易員這樣描繪當時的情形。
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員約瑟夫•馬紹爾:“我是紐約商品交易所的交易員,我為福四通期貨公司和高盛工作很多年了,我按照客戶的命令下單,比如買入100手7月份的原油,我在現場要使勁喊價,誰喊得聲音大,誰就有可能搶先下單,這個市場看起來很瘋狂,其實是很有秩序的,6月6號是個星期五,是非常特殊的一個交易日,因為大漲了近11美元,前一個交易日也就是星期四,下跌到了122、123美元,6月6號一開盤就大漲4美元,5美元,出現了大量的技術性買盤,油價一下漲到了129美元,然後突破130美元,這對我們來説太意外了,沒人見過那麼大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