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尋找中國品牌(4)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2日 15:12)
今天的兩個品牌都來自青島,這是一個盛産名牌的城市,而其中第一個走向海外的品牌就是青島啤酒。青島啤酒甚至成了外國人認識中國的一張名片。
讓青啤從一艘海輪變成一艘航空母艦
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家中餐館裏,儘管來這裡吃飯的人各不相同,但記者發現:不少人都點了青島啤酒,在這個餐館的進口啤酒中,店主説青島啤酒賣得最棒,青島啤酒目前已經佔據了美國90%以上的中餐館。美國芝加哥的一家特色酒吧以專供青島啤酒著名,記者來到這裡,已經是人滿為患,不用問,他們大多都是衝著青島啤酒而來的。為擴大銷量,記者看到,青島啤酒還把他的廣告做到了當地的出租車上,到了晚上,混合著青島啤酒的熒紅燈廣告, 青島啤酒的品牌就格外醒目。
而在法國,記者看到:青島啤酒除在餐館、酒吧有銷售外,它還進入了當地銷售的主渠道:超市和零售店,並且被擺放在店裏的明顯位置,其中有的超市還挂滿了各種各樣的青島啤酒廣告,不少消費者都為之慷慨解囊,有的甚至一買就是好幾箱。
在青島啤酒歐洲貿易公司總部,記者看到:剛從國內運來的青島啤酒早已堆滿了整座倉庫,它們都是根據歐洲當地消費者的口味特製的,目的就是為了力爭今年的銷量要有好的增長。
目前,青島啤酒已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在歐洲、北美和東南亞更是構成了青啤在海外銷售的三角架。
青啤的總裁金志國説:“要把青島啤酒打造成一艘國際化的遠洋巨輪。”
青啤總部矗立在海邊,青啤的總裁金志國常常會站在辦公室的窗口眺望大海。他常常説,國際啤酒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就像大海一樣,變幻莫測,而青啤要想闖蕩國際市場,需要的不僅是勇氣,還需要駕馭風浪的經驗和技巧。
4月15日,韓國客商李映錫再次來到青島啤酒總部,為取得青啤在韓國首爾的經銷權,他來這裡已經不下20次了。
韓國客商李映錫説:“對青島啤酒我是志在必得。”
像李映錫這樣來找青島啤酒合作的國外客商,每天都有很多。與此同時,青島啤酒在海外的銷售速度目前也在急速增長,特別是在北美地區,今年的增長目標就更加明顯。
金志國説:“現在我們提出來是30%到40%。”
金志國深知實現這一目標的難度,歐美都屬於飽和市場,市場競爭很激烈。對此,青島啤酒歐洲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欣更有一個形象的説法。
總經理蔣欣:“過去我們都把當地主要的大啤酒廠比做大象,我們像一隻小螞蟻,如果螞蟻走不好就會被大象踩死。”
其實早在30年前,青島啤酒就已進入了海外市場,但由於當時實行的只是一種簡單的海外代理制,因此青島啤酒在海外根本就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營銷,再加上它對當時的海外代理商缺乏主動的激勵和制約機制,從而就使青島啤酒在海外長期處於一種自然銷售狀態。銷量也就差強人意,怎麼辦?
總經理蔣欣:“我們的海外銷售不能簡單地依賴於別人,要合作運作海外市場。”
於是蔣欣就被青島啤酒緊急派往歐洲市場,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聯合當地代理商,加強青島啤酒在當地的營銷。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麻煩卻由此而來。
總經理蔣欣:“因為青島啤酒的品牌影響力大,很多經銷商、代理商都來爭這個品牌。”
在蔣欣來歐洲之前,青島啤酒在歐洲市場的代理主要兩家公司來做,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經常無序競爭,這使得青島啤酒銷售混亂,庫存大量積壓。為改變這種狀況,蔣欣意欲只和一家合作,但是另一家卻毫不相讓,併為此製造了很多事端,青啤聲譽大受影響,怎麼辦?聯合,只有聯合,蔣欣打定主意,決定和這兩家共同成立一家股份公司經營青島啤酒。
總經理蔣欣:“這樣大家就等於綁在一起來銷售,為避免失去代理權,這兩家老死不相往來的競爭對手終於坐到了一起,這是從來沒有過的,為此法國媒體報道説:因為有青啤,使得兩家公司老闆能坐在一張桌上吃飯了。”
青島啤酒順勢也將歐洲大陸的營銷權抓到了自己手中。
總經理蔣欣:“是代理就必須達到一個最低的銷售限度,高出的我們給以階梯式的獎勵。”
伴隨管理的加強,責任的明確,青島啤酒到達法國的運輸週期大大縮短。
蔣欣:“過去 45天,現在21天。”
運輸週期縮短了,青島啤酒的新鮮度也就提高了,在歐洲這個極度飽和的啤酒市場中,和其他進口啤酒相比,青島啤酒的市場佔有率不降反升,其銷售量更是在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遞增。
與此同時,青島啤酒也加強了對北美市場的控制,讓青啤進入家庭成為他們今年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重點。歐美市場戰果連連,東南亞市場也捷報頻傳:在新加坡、在泰國、在馬來西亞,青島啤酒掀起了一股大戰國外品牌的旋風。
誕生於1903年的青島啤酒,貨真價實是個百年老字號。在總裁金志國眼裏,青啤這塊金字招牌的含金量還遠不止這些。金志國的目標是要讓青啤從一艘海輪,變成一艘航空母艦,只有這樣,他們才有足夠的實力與國際啤酒巨頭一比高低。
總裁金志國:“青島啤酒的海外市場主要有三大板塊:西歐、北美、亞洲。我們現在正在開發南非、美洲和南美洲以及澳大利亞市場,還應考慮到未來成長性較強的、消費量較大的中歐東歐市場。原來我們面做得很廣,但是厚度做得不夠,現在我們通過品牌營銷,和經銷商、進口代理商聯手運做市場,加強了市場的厚度。只要我們抓住機遇,看得遠,抓得實就能夠實現全球化。”
金志國告訴我們,他前不久還在全球最大的啤酒巨頭──美國AB集團做了一陣子影子總裁,所謂影子總裁,其實就是跟隨著美國AB集團的總裁,看看他是怎麼來處理公司事務的。金志國説,跟在別人後邊,向別人學習,他這個老總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國際化的青啤必須要有國際化的思維。
海信出口額四年翻了50倍
1999年,南非最有影響的《星報》刊登了這樣一條消息,説當地的彩電市場,在上演著一個“醜小鴨”挑戰“白天鵝”的故事,一向是被日本松下、韓國金星、大宇等品牌壟斷的南非彩電市場,正在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迅速蠶食,而這只“醜小鴨”,正是來自中國的海信電視。
在前往南非最大的城市約翰內斯堡的主要公路兩側,我們不斷可以看到海信的巨型廣告牌,大大的“Hisense”標誌顯的格外醒目。進入約翰內斯堡市區之後,我們還發現,大街上穿流而過的雙層巴士上,也印著綠色的“Hisense”品牌標誌。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厚健告訴我們:“海信是南非的中國名牌之最。”
在約翰內斯堡的各種建築物頂上,海信的品牌廣告同樣也是隨處可見。記者隨意走進一家電器專營店,發現這個電器專營店的顯著位置,就是海信的銷售櫃臺,十幾個型號的海信電視吸引著當地消費者。而海信産品的兩邊,就是松下、大宇等日韓品牌的電視産品。
在約翰內斯堡的高科技園區,海信南非公司的新工廠就設立在這裡。作為中國在非洲最大的家電生産基地,這裡匯聚了上千名不同膚色的員工,但是他們生産的産品卻是中國的海信品牌。如今這些産品已經進入到南非的2400多家連鎖店,500家家電專營店,以及周圍的十幾個非洲國家。
海信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慶華説:“大多數消費者開始認可,認為‘中國製造’已經開始代表質量。”
1993年,海信第一次參加廣交會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廣交會給了他半個標準攤位,也就是長只有3米、寬1.5米,總共4.5平方米。然而,正是從這塊4.5平方米的展臺起步,海信開始登上了國際舞臺,走上了自己的國際化道路。
在海信集團總部的展覽室裏,至今還保留著一台當時出口到北部非洲地區的電視,這臺看似普通的電視,卻與國內生産的電視有一個小小的區別。
劉慶華:“客戶在提出産品需求的時候,提出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功能。”
這個特殊的功能就是要求在電視的前部,安裝一個電子眼,這個電子眼能夠根據室內的光線,來自動調整電視的亮度,以便得到更好的收視效果。當時這名北非客戶在國內找了多家企業,然而大多數企業對此並不感興趣。
劉慶華:“不光是電路的改進,而且還有模具的重新開發。”
作為專門開拓海外市場的主管,劉慶華深深懂得,當時海信面臨的,不僅僅是技術研發的投入比較大,而且當時北非地區的電視市場,基本上被日韓企業的産品所壟斷,中國産品能否獲得認可,還是一個未知數,為了這麼一個市場是否值得如此興師動眾呢?
劉慶華:“我們是靠功能的差異化來取勝的,現在有了差異化需求,對我們來説就是一個市場機會。”
在接受了客戶的要求之後,海信專門成立了一個技術團隊來進行研發,幾個月之後,他們完全按照客戶的要求,設計生産出了新産品。而正是這個小小的改動,為海信電視打開了整個北部非洲市場。之後海信的空調、冰箱等産品也開始進入到這個市場,海信産品的銷售也由原來每月的幾千台,增長到現在的每月25000台左右。
劉慶華:“我們從最初的市場新進入者,成為了當地市場排名第二的主要競爭者。”
作為海信在北部非洲的經銷商,奧瑪通過與海信的合作,帶領自己的公司成為當地發展最快的家電銷售企業。
海信産品北非地區經銷商奧瑪:“我們今年和明年的目標是和海信開展冰箱合作,使我們的工廠成為銷往北非和歐洲的産品基地。”
在發展中國家的家電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之後,海信開始把目標瞄向歐美等發達國家。然而歐美市場對中國普通彩電徵收的高額反傾銷稅,實際上已經把海信的低端電視産品擋在了市場外面。面對殘酷的市場,海信開始在中高端市場尋找進入歐美市場的契機。
劉慶華:“碰到最大的障礙就是:客戶根本不認可我們的産品,不認可我們的品牌。”
對於海信來説,從普通電視到高清電視的産業升級,就是一個開拓國際市場,尤其是開拓高端産品市場的一個絕好機會。那麼越早發現了這個機會,就能在新的市場來臨的時候,佔據一個更有利的位置。海信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了液晶、等離子電視的技術研發。
劉慶華:“只有在技術和質量上遙遙領先,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凸顯出來。”
海信最新設計的液晶系列電視,流線型設計和按鍵的佈置,就是海信在工業設計上的獨特之處。這款産品在參加美國舉辦的展覽會時,讓海外的客戶開始對中國的高端電視刮目相看。
為了短期內縮短與日韓企業的差距,迅速進入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海信首先在工業設計上尋找到了突破口。這款系列液晶電視的推出,不僅贏得了非常高的評價,也贏得了市場。在意大利一家有名的家電連鎖商店裏,海信産品成為這個店裏一年廣告的主推産品。
劉慶華:“客戶有句話非常有代表性,他説,昨天是日本的時代、今天是韓國的時代、明天一定是中國的時代。”
從去年的下半年,海信開始向歐盟批量出口液晶和等離子高端平板系列電視以來,到現在銷量已經突破10萬台大關,成為海信增長最快的市場。
從普通彩電升級到等離子、液晶電視,從非洲殺到歐美,海信産品在不斷升級,市場在不斷擴大,2001年,海信一年只有1000多萬美元的出口額,可到了今年,海信定下的出口目標已經達到了5.5億美元,四年時間,翻了50多倍,在世界地圖前面,海信董事長周厚健又會説些什麼呢?
周厚健:“前些年海信的海外市場主要是集中在東南亞,經過這幾年的努力我們開始走到非洲去,此後我們要在澳洲、北美、歐洲逐漸擴大市場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海信産品會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使用。”
周厚健把2004年看做是一個分水嶺,在這之前,中外家電企業結束了第一次艱苦較量,從今年開始,全球家電行業會進入第二輪較量,新一輪競爭的區域將擴大到世界,中外品牌以技術為核心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主編:張雪梅 記者:張志禹 康敬峰 編輯:向華
CCTV-2《經濟半小時》首播:21:30 重播:(次日)00:30 16:30
責編:劉瓊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