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能人巧事》(2006.10.22)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1日 13:33 來源:CCTV.com

  主持人:今天就來看看我們的大明白記者周偉都發現了那些《能人巧事》!

  記者[周偉]:大江南北找能人,五湖四海尋巧事,學聰明人做聰明事,致富路上使巧勁。相傳,這最早發明釀酒的人他叫杜康,他呀當時是黃帝時期的倉廩令,也就是現在我們説的糧庫主任。因為那時余糧越來越多,他就把它們儲存在不怕潮、不怕曬的樹洞裏,可時間長了就發現樹洞裏有芳香的氣味傳出,後來又釀出美味的水來了,這就是最早的酒了。杜康靈機一動就把多餘的糧食都造成了酒。我們今天要給您介紹的這個地方呀,就是這樣一個産糧大縣,他們也把多餘的糧食造成了酒,而且這酒可是好喝。

  《玉米酒香飄八方》


  記者[周偉]:在北方啊,那些在民間小作坊裏釀出來的白酒一般都稱之為“小燒”。話説在乾隆年間,松花江畔的船工為了祭祀江神釀製了這種燒酒。坐落在這裡的吉林省榆樹市合發村的村民從那時起就形成了家家戶戶做小燒的傳統,隨著這幾年糧食生産的迅速發展,小燒釀製成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大産業。

  【採訪】:村民:村民説“我們五顆樹鎮 現在是168家大小酒廠 接近8000從事釀酒業。”

  【採訪】:村民:村民説“我們酒廠是玉米子粉碎了做酒,一鍋需要4000斤的原料玉米麵,

  蒸完了入窖子,發酵四天淌酒。”

  記者[周偉]:現在這裡的玉米釀酒啊,要經過浸泡、蒸煮、冷卻、制曲、糖化、發酵、蒸餾、陳釀、配兌、檢測等那麼多那麼多道工序。雖然捨棄了過去土作坊以大鍋燒煮為主的土工藝,但如今的這小土燒酒還是那麼醇厚濃烈,而且還有那麼一股特殊的香味。這個是蒸鍋,經過浸泡過的玉米麵就要在這兒完成蒸煮過程。

  記者[周偉]:哎,怎麼看不到蒸煮的熱氣呢,因為早就換上了環保鍋爐了。蒸煮過的玉米,再經過冷卻就要入窖子了,這裡的釀酒師傅告訴我們啊,酒釀的好壞就要看你的窖子了,所以這道環節可小看不得。

  記者[周偉]:千年老窖萬年糟,要想釀出好酒全憑窖池的日積月累,每次釀酒形成的窖泥以及産生的多種微量元素和微生物可以培育出優質的陳曲,這是形成白酒曲香醇正味道的重要因素。所以,這裡的酒廠雖然經過了多次的重修改建,但酒窖卻是多年留下來的。

  【採訪】:村民:村民説:“我們這原料都是從本地進貨。玉米6毛4(每公斤是1.28元)。玉米瓤子4.5一麻袋。”

  記者[周偉]:釀製這樣的一鍋酒可以産出600多元的收益,而像這個28名工人的酒廠,每天可以加工兩鍋。這樣下來,一個月下來酒廠純收益近四萬元。

  記者[周偉]:如果説從酒這一快按照人均收入去計算的 (人均月收入)得接近1300多元。五棵樹鎮每年通過釀酒能轉化糧食28萬噸,年獲利稅1200多萬。想想看咱村民幹著活喝著小酒,這是怎樣的幸福生活啊!不過您可不要貪杯呀,這裡的酒因為是純糧食釀酒,一般可都在64、65度呢。現如今這裡發展了産業鏈式的經濟模式,村民不但從賣酒上賺了錢,剩下的酒糟也為他們帶來了更多的收入。


  【採訪】:村民:村民説“現在圈裏存欄得有300頭牛。他的主要原料就是酒廠的酒糟。一天將近用1萬多斤。一萬斤酒糟大概現在這個價格是1500左右。”

  記者[周偉]:細算下來,一個這樣的養牛場每天需要三個酒廠來供給飼料,一個酒廠每月又可以增收2000元。這裡的釀酒業,已經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鏈條。那就是説糧食釀酒,酒糟喂牛,牛糞還可以肥田。小作坊釀酒,多重收益,這真是聰明人辦的聰明事。這正是:玉米釀酒味芬芳,名聲遠飄十里鄉。百年酒窖出佳釀,酒糟喂牛效益高。品嘗著這口感醇厚的美酒,這下酒的小菜自然不能少了,別急,這五棵樹鎮合發村生産出來的豆皮可不是一般的好吃。

  《花樣豆皮薄如紙》


  記者[周偉]:天還沒有亮,而五棵樹鎮合發村的谷春福家裏卻已經幹的熱火朝天了。快看這裡,豆皮上竟然顯出“榆五”的字樣來。這豆皮上面的字是怎麼弄上去的呀?

  記者[周偉]:其實秘密就在這壓豆皮的布上面,村民們事先在布上繡上需要的圖案,在壓制過程中就把印記留在豆皮上了。我們再來看看它到底有多薄。

  記者[周偉]:嘿,還真能夠看清這日曆上的字啊,這豆皮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採訪】:村民:村民説“早上一般的是1,2點鐘就起來了 頭一天晚上給工具都刷乾淨了。”

  【採訪】:村民:村民説“這個豆腐皮採用東北的優質大豆。頭一天 把豆子給泡好了,第二天早上磨拉 完了説鍋裏熬,熬好了擱滷水點。點完了 一壓就成幹豆腐了。”

  記者[周偉]:那這豆皮的銷售怎麼樣呢?這裡的村民每天早起磨豆其實就是為了能趕上四五點鐘的市集,剛做出來的豆皮最受歡迎,自然也能賣上個好價錢。

  【採訪】:村民:村民説“目前呢我鎮豆製品加工小作坊達到512家 每個小的豆製品加工作坊,每天按生産140斤幹豆腐 來計算的話,他每天的利潤應該是在140,150元左右。這樣全年在3-4萬塊錢左右。”

  記者[周偉]:如今這個地方的豆皮已經有了‘榆五’雅號,名氣還影響到這兒有四個鐘頭遠的長春呢。

  【採訪】:村民:村民説“大張的用刀切兩半完了搞布包上,給豆布陰濕了,反正夏天能挺一天。冬天能挺4,5天。”

  記者[周偉]:另外,這剩下的豆渣可也是好東西啊,每個作坊剩下的豆渣能養40到50頭豬,每年為農戶又增加了5000多元收入。

  【採訪】:村民:村民説“到目前為止應該説我們全鎮基本上形成了大豆做豆腐,豆渣喂豬,豬糞還田,沃土增産這麼一個良性的循環的産業鏈條。”

  記者[周偉] 豆皮味道好,豆渣養肥豬,這正是:晶瑩剔透薄如紙,精工細作營養高。豆渣養豬巧利用,小戶經營效益好。


  記者[周偉]:過去,老輩子人説“百年人參,能成精,挖它的時候一不留神就跑了。”如果您在深山老林裏發現了人參,首先給它綁上一根紅線,然後才能挖。這雖然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現在的採參人還是堅持這樣的傳統。今天我帶您去的地是長白山附近鴨綠江邊的長白縣,那可是一個遍佈山參的綠色銀行。

  《種出來的“野山參”》


  記者[周偉]:人參在我國有三個類型:産于深山老林中的“野山參”;用野山參的種子進行人工種植的“園參”。而長白縣這裡的山參主要是移山參,它是採集移植于山林中的“野山參”。

  【採訪】:村民:村民説“挖參的時候 在山坡從下往上。一點一點掏空了。這邊一邊落著土,一邊朝下扒。慢慢就拿出來。”

  記者[周偉]:這顆山參已經有30多歲了,您知道這是怎樣看出的嗎?

  【採訪】:村民:村民説“有三種辨別。一個是竹節路。一個竹節一年。 這個時間長了就比較了碗路(音譯)。一卷一卷的。查也能查出來。有多少碗就是多少年。 再一個從須子辨別。年頭多滿須子上都是珍珠瘤那玩意。”

  記者[周偉]:杜老師教給我們的都是針對三五十年以上的老山參的辨別方法,三十年以下的只要通過枝葉就可以辨別出來了。三年的呢就是兩個叉,每個叉五片葉子;五年以後就是三個叉;十年四個叉;二十年就是五個叉了;三十年長到六個叉以後就不會再分了。

  記者[周偉]:這顆參是杜老師30多年前種下的,杜老師説,它就是學名叫做林下參的人工參。但因為它和野生的山參是一樣生長環境和生長週期,所以營養價值基本等同於野生山參。

  【採訪】:村民:村民説“這種山林參在我們這邊的銷售量還是不錯的。旅遊旺季的時候平均每天在5,6盒左右。”

  【採訪】:村民:村民説“一般的山參 100塊錢1錢。一顆參栽好可能賣1000塊錢。”

  記者[周偉]:嘿,這林下參一個月挖一顆賣就足夠用了。杜老師告訴我們,現在市場上,人參籽成本是一斤一百多塊錢,除了這個平時只要做好看護基本再沒有投入。但您可別以為這錢來得容易,要知道這樣種植出來的野山參最少也要8到10年呢。而且從選地到撒種、看護都馬虎不得。

  【採訪】:村民:村民説“選林地一般選坡度 ,不超過30度的坡地,最好的是朝北的東和朝西的東,這個對土壤要求也比較嚴格。最好的土黃土。或者是黃沙土。”

  記者[周偉]:選擇好了地點,就要播種了,這也是很有學問的喲。

  【採訪】:村民:村民説“種的時候呢?一是 注意 防這個老鼠,播完籽就灑藥。在一個是草太深了(影響生長),長的草太深了可以用剪刀剪一剪。”

  記者[周偉]:另外,杜老師還告訴我們啊,這人參挖出來以後是很難保存的,為此他教了我們一個簡易的加工方法。

  【採訪】:村民: 村民説“候把燈泡根據箱子的大小,箱子大的話可以使200度的燈泡。這麼大的60度到100度的燈泡就足夠了。燈泡就掉在這個中間,把這個參刷好了洗好了以後,就把周圍這一圈線挂在這個線上,挂子一圈。挂完了以後,它這個扣上,扣上是膠帶封好了,不能透氣。一般是4個小時就幹了。“


  記者[周偉]:人工養參上了山,這真是聰明人辦的聰明事。這正是: 山參也能人工養,陽光雨露育精華。功效營養質量好,增産增收生活甜。

  記者[周偉]:提起笤帚,大家可能會想到《哈裏波特》,電影裏魔法學院裏滿天飛的那种老笤帚,在西方文化裏,巫婆、笤帚、魔法是聯在一起的,而我們今天説的是這個中國笤帚也學會了魔法,它呀掃地都能掃出外匯來了。

  《飄揚過海的笤帚》


  記者[周偉]:黑龍江省阿城市的黃土崗村是出了名扎笤帚專業村,召集這場扎笤帚大賽的是這裡的製作大戶吳志彬。

  【採訪】:村民:村民説“笤帚每一把是3毛錢。一般的比較説能幹的一天加工140把,大約一天 能掙40來塊錢。平均每個月能拿到1200塊錢左右。”

  記者[周偉]::看到扎笤帚竟然能夠帶來這麼大的收益,村裏510戶,2350口人。有90%戶的農戶都開始從事笤帚加工。而且這個工藝種類還十分的豐富多樣!

  記者[周偉]:我們看到的這種扎笤帚的過程,是技術比較複雜的一個加工種類。主要經過精選、過料、漂白、晾曬、編制、縫線、陰乾等40多道工序。看,像不像蝴蝶在翩翩起舞,這是扎笤帚編制最精細的一道工序,縫線。

  【採訪】:村民:村民説“(比較複雜),再一個過料。他的過料比較複雜,過料就得3遍。一開始大致上過一下子。之後還得分幾等。”

  記者[周偉]:過料的工序要分別在編制的開始、中間、和結束前,這樣就完全避免了産品在製作過程中的任何質量問題。

  記者[周偉]:這笤帚扎的確是精美啊,幾根色彩鮮艷的絲線,再經過姑娘們的妙手就這麼又鑲嵌在笤帚上了,但它的魔法在哪呢?其實這黃土崗村的笤帚除了供應國內市場的需求,最主要的是向國外出口。

  【採訪】:村民:村民説“口的就是韓國銷售量比較大。有時候日本也有,俄羅斯有。”

  記者[周偉]:村裏像吳志彬這樣年生産70,80萬把的大戶有30多戶,每年可創造外匯收入40萬元,為了方便普通農戶們的笤帚也能走入市場,這黃土崗村還成立了笤帚編制協會,接受訂單,統購統銷。

  記者[周偉]:黃土崗村實行的正是以村為基本單元的農村經濟規模化發展模式,不僅解決了剩餘勞動力問題,還為村民帶來了不小的收益。這正是:笤帚編制純手工,閒生産為增收。全村農戶齊參與,內國外有市場。


  記者[周偉]:大江南北找能人,五湖四海尋巧事,學聰明人做聰明事,致富路上使巧勁。

  吳志彬跟我們説雖然這笤帚編制收益不小,但生産安全是最應該注重的,笤帚一怕潮,二怕火,為此他就蓋了一棟200多平方米的封閉式庫房,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怎麼樣今天的這些致富巧事,您還滿意嗎,如果您還沒聽夠,您再聽我們主持人軼南給您説説。

責編:肖闊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