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能人巧事》2006.10.15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4日 11:47 來源:CCTV.com

  家鴨天上飛,小雞藏地洞。笨豬賽場跑,另類農具俏市場。精彩盡在〈能人巧事〉。

  記者[周偉]:

  大獎南北找能人,五湖四海尋巧事,學聰明人做聰明事,致富路上使巧勁。要説哪個國家的人會吃,那得當數咱們中國人了,這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裏遊的,沒有咱不吃的,不過在這裡我要給您提個醒兒,野生動物是絕對不能吃的,可在人們的觀念中這野味還是有很大誘惑力的,有人便看準了這個市場,讓家鴨變成了野鴨,怎麼變的,一起來看看。

  《會飛的鴨子好掙錢》

  走進施國夫的養殖場,鴨子飛得漫天都是。野鴨!當然不是,這些都是施國夫馴化了的會飛鴨子。為什麼他一定要鴨子飛起來呢?

  [採訪]:村民:杭州市蕭山區湖東村村民施國夫説“(過去)我們是野外捕捉野鴨 ,當時我們從抓來的野鴨 那個時候應該是在四五十塊左右!一個家鴨只有賣到四五塊錢,國家保護野生動物越來越規範了,我就想今後野生動物它肯定不能夠捕捉,我想把野鴨馴化,在這樣的市場,經濟效益絕對是可觀的。

  野鴨,在人們心目中一定要會飛。施國夫認準了這一點,從尋找會飛的鴨子開始。

  [採訪]:村民:杭州市蕭山區湖東村村民施國夫説“我是從一對一對野鴨與家鴨之間一對一對的雜交,一對雜交不行不像,就是第二對再給它雜交,然後第二對以後第三對再雜交,真正的投放市場的時候是第五代。

  從1996年開始,用了六年的時間。他讓自己的鴨子飛了起來。

  [採訪]:村民:杭州市蕭山區湖東村村民施國夫説“它會飛翔、潛水都跟野鴨一模一樣的 它已經達到跟真正野鴨一模一樣的性能 這個胸肌很發達 還有它的屁股,(普通家鴨)它的尾部脂肪很多 這個脂肪沒有 脂肪沒有它才會飛。”

  為了證明自己會飛的鴨子確實和野鴨一樣,他帶我們到了他山裏的養殖基地。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群正在飛翔的鴨子。他説,這些可不是真的野鴨,而是他馴化出來會飛的鴨子。

  [採訪]:村民:杭州市蕭山區湖東村村民施國夫説“它是鴨棚裏面跑出來的,你到冬天啊就不見了,因為冬天我們那個南飛(南遷)的鴨子過來了,它跟著南飛的鴨子到另外地方去南遷,遷移過去了。”

  記者[周偉]:

  施國夫説,這些鴨子一飛很難再抓回來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家遠走高飛了。看來,這鴨子的確和野鴨一樣了。在浙江一些地方,過去曾有這樣一句諺語:吃了野鴨肉,不穿棉襖也過冬。現在,真正的野鴨不能捕捉了,那他會飛的家鴨,自然就會大受歡迎。

  [採訪]:村民:杭州市蕭山區湖東村村民施國夫説“目前我們的那個銷售(鴨子)的批發價是一隻90元左右,我今年養殖了兩萬隻鴨子,一般種苗的話成本大概是15塊錢左右,然後養殖三個月,五塊錢一個月。它的成本又是15塊錢,養大一個商品鴨,會飛的鴨子大概是三十元左右。”

  雖説, 2萬隻的鴨子為施國夫帶來不小的收益。可他告訴我們,會飛的鴨子養起來和養殖普通家鴨,吃的、喝的、防疫上都沒有什麼區別,就是養殖密度要小一點。

  [採訪]:村民:杭州市蕭山區湖東村村民施國夫説“野鴨的話,一平米大概養12個左右吧!如果作為種鴨,只有三個到四個之間了 。”

  再一個就是網罩高度一般兩米就夠了,架子可不能太高,要不亂飛的鴨子,撞到網上摔下來會受傷。另外呢,還要建一個大池塘,讓鴨子能自由游泳,這樣鴨子才飛的更好。

  記者[周偉]:

  會飛的鴨子好掙錢,這真是聰明人辦的聰明事。這正是:家鴨巧馴變野鴨,創新思路佔先機。網罩水塘不可少 ,漫天飛舞市場好。

  施國夫提醒我們,養這種鴨子一定要提前當地林業部門辦理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施國夫的鴨子飛上了天,可有一個養雞戶更新奇,他養雞,是深挖洞,在地下埋伏了神兵萬千隻。

  《地下養雞效益高》

  一進田國華的家,院內乾乾淨淨,空空蕩蕩。不是養雞大戶嗎?怎麼看不到雞呢?呦!一大堆雞蛋從地下冒出來了,難道他家的雞是養在地道裏?

  [採訪]:村民:河北省容城縣容城鎮東牛村村民田國華説“一般的養雞都在地面上養,咱是在這地下。”

  老田説以前都在地上養,現在還有三棟6000多只雞,但大部隊還在地下,説著就拉我們鑽進了地道,嚯!一萬多只雞埋伏在這兒呢,要是裝滿了,能裝4萬隻雞。好傢伙!怎麼想出來的呢?老田説因為沒地方才想出這麼個招。

  [採訪]:村民:河北省容城縣容城鎮東牛村村民田國華説“就在這塊地上養4萬多只雞,怎麼去達到這個目的,就考慮到地下,就這樣試試看的想法,不成功的話,咱們就當倉庫了 結果一實驗成功了。”

  記者[周偉]:

  很多人都想問:地下養雞看來可行,但技術上諸如照明,通風、除糞、防疫都怎麼解決?凡事沒有一帆風順的,老田最初搞地下工作時也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雞剛進入地下的時候還不下蛋呢。

  2000年7月,田國華在地上雞舍下面挖出了深4米麵積300多平方米的地下雞舍,放進了4千多只雞。過了四個多月,地下乾濕度正常,雞長的也不錯,可那麼多雞只有一隻下蛋。

  [採訪]:村民:河北省容城縣容城鎮東牛村村民田國華説“可能是光線有問題 最後把燈泡加大 加大100度 一個禮拜(星期)後 這個雞蛋(産蛋率)達到了95%。”

  光照能刺激雞的性成熟,所以就能順利産蛋,解決了這個問題,老田又在通風上下工夫。

  [採訪]:村民:河北省容城縣容城鎮東牛村村民田國華説“咱們採取縱向通風 從這頭進那頭出,空氣老是新鮮的,進風通道進行殺菌消毒,於是這個雞舍它産生不了交叉感染 。”

  他説地下養雞最大優點是節省了土地資源,一棟上下變兩棟,1畝地可當2畝地用。

  [採訪]:村民:河北省容城縣容城鎮東牛村村民田國華説“因為(地下雞舍)下邊是一棟墻一棟墻,在地面上不但是兩棟墻一棟房,在地下空間利用率相當高。”

  老田説地下不受噪音影響,雞的應激反應小,産蛋率就高。而且雞在地下採食量低,加上田國華還在2005年還取得了地下養殖專利和無公害産品認證,在城裏超市打出了獨一無二的地下蛋品牌,這樣一來效益就相當可觀了。

  [採訪]:村民:河北省容城縣容城鎮東牛村村民田國華説“一般地面上養的雞是4個月産蛋,地下需要5個月,延期了一個月的時間,這個蛋的重量 比地面上重兩錢,一天咱們是(産)三千斤蛋,在超市裏銷一公斤14元,每年的毛利潤8-9百萬。”

  記者[周偉]:

  地下養雞高效益。這正是:地下養雞有絕招,拓展空間省土地。通風防疫電照明,提高産量收效高。

  田國華還提示説地下養雞冬暖夏涼,北方南方都可以適應。即使是濕度大的地方,在技術上做一個乾燥處理就可以了。

  今年是國際賽事頻繁,世界盃,男籃世界錦標賽,還有咱中國小姑娘勇奪亞軍的女足世青賽,是個個精彩紛呈。今天,我也領你看一場比賽,這個比賽絕對讓你大開眼界,比賽馬上就開始了。

  《小豬快跑 》

  比賽就要開始了,今天比賽的主角是誰呢?大家為什麼這麼翹首以盼

  哈哈,原來是一群懶小豬,為了跑出好成績,它們可也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勁了。

  [採訪]:江蘇遊客説“難得能見到豬那麼懶的動物在這邊拼命的跑,我覺得訓練人員是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來把這些小豬訓成這樣。”

  [採訪]:四川遊客説“因為小豬本來就是很懶的,它怎麼也會爭先恐後的跑,我也覺得很驚奇,等一下,我去問一下導遊。”

  看來大家都關心小豬怎麼被訓練成這樣的。我們還是先來聽聽主人江志良怎麼萌發的這個奇怪想法呢?

  [採訪]:相關人士:浙江省平湖市奧多奇農莊總經理江志良説“豬出名是笨的,但是我想出來了,要讓遊客看上去小豬不笨的意思,那麼我就採取了小豬賽跑這個辦法,一炮就打響了 小豬賽跑讓農莊的名氣一下子出來了。”

  其實,在江志良的農莊裏還有很多像鴕鳥養殖、野山雞養殖、垂釣,鬥羊,甚至還有一個古農具博物館等一系列項目,但是他始終覺得這些沒有吸引遊客眼球的亮點。就突發奇想,冒出了小豬賽跑這個念頭。

  [採訪]:相關人士:浙江省平湖市奧多奇農莊總經理江志良説“一下子 增加了遊客 一下子收入也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幾吧。”

  記者周偉]:

  豬笨嗎?其實不笨,在法國的一些地區,豬就是當地人尋寶的最佳助手。原來這裡生長著一種價格非常昂貴的食用菌——黑塊菌,但是非常難找到,當地人就訓練豬來找,豬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在6米遠的地方,就能嗅到長在25—30厘米深的地底下的黑塊菌。這一點,豬比狗都厲害,要是狗,必須每天都讓它去搜尋,間隔幾天,它就忘記怎麼找了。可豬不會,學會了,就永遠忘不掉。只是豬平時看著比較懶惰,才給人造成了笨得出奇的印象。那麼,江志良的小豬是怎麼被訓練出來嗎?是不是什麼新品種呢?

  [採訪]:相關人士:莊總經理江志良説“我們叫土大豬,就是本地的土種。”

  哦,和豬品種沒什麼關係,那奧秘就在訓練上。

  [採訪]:相關人士:莊總經理江志良説“定時、定食呢?好像就是(規定)每天什麼時候給它跑,然後定食呢?它跑好之後給它吃,慢慢的熟悉了這個習慣,就是條件反射了。”

  根據遊客的需求,他們每天上午9:40,下午2:40讓豬個跑一次,跑完就吃飯。用哨子來下命令,剛開始訓練時,就是人在後面趕,邊趕邊吹哨,讓豬形成吹哨就跑的習慣,十幾天下來小豬就乖了,重點是小豬訓練要儘早。

  [採訪]:相關人士:莊總經理江志良説“在一月內的小豬,跑出豬圈的是時候 沒和母豬分開的時候 。”

  這時候的小豬沒見過外面的環境,要給它一個錯覺,平時不出圈,聽到哨聲,出圈就是為了跑圈,經過訓練的小豬是嚴格服從命令的。這些小豬真的這麼聽話嗎?我們試試看!門開著,小豬沒動靜。哨聲響了,哈哈,還是聽話。

  記者[周偉]:

  小豬跑農家樂。這正是:慵懶小豬上跑道,別開生面新賽事。定時定餐定信號,黃金點子點黃金。

  不過呢?為了讓小豬跑起來好看,一般養到大概有六十斤左右要換了。太大了,一個不招人喜歡了;再一個肚子大了,就跑不起來。

  便宜了,便宜賣了,純手工製作,傳承歷史,工藝精良。哦,不好意思,走神了。這是我們編導小徐從山東給我帶回來的當道具的,怎麼一拿出來,就賣上了。想當年,憶當初,我年輕時幹農活用的就是這些個東西,真是很有感情。當年都是這麼大的,可有人就把它變小了。不是有這麼句話嗎:濃縮就是精華。

  《另類農具生意經》

  這些精緻的小農具出自山東省費縣一位農民之手,他叫曲寶瑩,他的手工木制小農具在當地非常受歡迎,經常有客戶上門求購。

  [採訪]:村民:山東省費縣七福莊村村民曲寶瑩説“我這個小農具呀……”(自賣自誇)

  曲寶瑩18歲起就拜師學木匠手藝,此後便推著獨輪車走村串巷,專以替人打造農具和傢具為生。正是這個獨輪車後來改變了曲寶瑩一生的命運。

  [採訪]:村民:山東省費縣七福莊村村民曲寶瑩説“我有一個上海的朋友04年的5月份,他到我這來,多年都不見你這個大車子了,我説我能做小的,能給你放小一些,他説那太好了。”

  記者[周偉]:

  曲寶瑩答應了上海朋友的要求,很快便做出了一輛長20厘米的小手推車。不久便從上海打來電話説那輛迷你手推車很受城裏人喜愛,這時候曲寶營忽然蹦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小推車深受城裏人的喜愛,他決定要專門生産小農具。

  在曲寶瑩正準備加大規模生産時,市場反饋來了信息,説小農具工木質粗糙,怎麼看也不像工藝品。於是曲寶瑩以木質細膩而有光澤的梨木取代了原來的楝木,又想到了在旅遊禮品店裏代銷,這樣一來,市場逐漸打開,現在形成了由16個品種組成的系列産品,年産6000余件,年利潤5萬餘元。由於市場需求量大,他又雇請了50位村民,開始向正規化和機械化生産過渡,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採訪]:村民:山東省費縣七福莊村村民曲寶瑩説“都是我們村的,六七十歲的,五六十歲的都有。”

  [採訪]:村民:山東省費縣七福莊村村民説“我是2004年來曲寶瑩的工廠的,一個月掙1000多元錢。”

  曲寶瑩辦的小加工廠裏接納了大量村裏富餘勞動力,每年為村民帶來近60萬元的收入。曲寶瑩説,他還要研發更多的新型微型迷你農具,不斷適應旅遊市場需求。

  [採訪]:村民:山東省費縣七福莊村村民曲寶瑩説“ 我這是新研發的壓水機。”

  記者[周偉]:

  大農具、小做法,另類農具新生意。這正是:禮品市場有新品,小小農具成新寵。做工精良選材好,全村一起奔小康。

  大江南北找能人,五湖四海尋巧事,學聰明人做聰明事,致富路上使巧勁。小小農具改變了曲寶營的命運,致富的路千萬條,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有

  推陳出新,才有機會把握自己的命運!今天的新鮮事就講到這裡了,如果,你自己或者你身邊的朋友有類似的事情,就請馬上聯絡我們,給自己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接下來,你再聽聽我們主持人軼南給你説説。

責編:肖闊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