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經濟觀察報:電視真人秀的8個管理啟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08日 13:49 來源:

  “啪”,一直在“指揮”節目錄製的鄒蕾拍了一下面前的監視器,眼淚涌了出來。演播廳依然非常靜,爭奪百萬 年薪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絕對挑戰——巔峰營銷》系列節目(下簡稱《巔峰營銷》)的第一次淘汰過程錄製仍在繼續,壓力面試屋的大門打開,搖臂上的攝像機跟拍 被淘汰選手離開的場景。在演播廳內另一處,石敬薇也在抹眼淚。鄒蕾和石敬薇是中央電視臺《絕對挑戰》欄目的編導,她們兩人分別是《巔峰營銷》這一集的正副導演。

  連續幾個月,十個有著不同職業經歷的經理人在攝像機記錄下爭奪一個百萬年薪的職位——東風日産汽車有限公司的營銷總監。每週,他們 分成兩隊競爭完成真實的商業任務,輸的一隊將到壓力面試屋接受企業方的拷問,然後有一個人被淘汰,離開他們共同居住的拍攝基地。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在幾個月 裏,十個選手中的九個都將會陸續離開,雖然不知道招聘方當天會説出誰的名字,但毫無疑問的是會有一個名字。導演們都熟知自己制定的規則,但在這個時候,按 照她們自己常説的詞,“入戲”了,也就是進入情境了。

  十個參與競爭的經理人,也很快都完全放棄心中可能還尚存的只是來體驗一下、玩玩的想 法,非常投入地在這個高度壓縮的時空中、在攝像機鏡頭前面展現商業智慧、管理能力和個人魅力,體會成功和失敗的滋味,也通過這個大鏡子觀察自己。楊樂是這 個真人秀節目的總導演,在拍攝幾輪淘汰之後他回顧説:“從內容上來講,它讓我感受到了,這次做的是真實職場裏過去沒法觸及或者不願觸及的敏感之處。”

  1,結果最重要

  2,認識團隊致命的和諧

  3,“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領導者vs隊員

  4,“我在團隊中的角色”:專業人士vs非專業人士

  5,做重要的事,把重要的事做對

  6,告別“自欺心態”

  7,體會成功與失敗的感覺

  8,情境轉換:置身其中的抽身而出

  壓縮的時空

  在經過地區的初選和復賽之後,十個經理人聚集到拍 攝基地,分成紅、黃兩隊分別住在北京北郊的兩幢別墅裏(十個選手介紹見第10頁附欄)。每一週,他們都被要求分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商業任務,可能是 在陌生城市的街頭掙到一筆錢,也可能是完成一個電視廣告片的拍攝與製作,或組織一場演出等等。

  他 們身處一個模擬出來的高端職場,或者説是一個時間和空間都被極度壓縮的真實職場。在現實中一個工作任務可能會延續很長時間,但在這兒可能就是十幾個小時。 在這裡,任務相對單一,一切都非常透明,與外界近乎隔絕,完成任務的過程可以被完整地觀察到。在這裡,輸和贏幾乎是立刻就可以知道,必須有人馬上為失敗承 擔責任。每完成一個任務,選手們都要和一直在旁邊觀察他們完成任務過程的專家一起分析、總結,失敗的隊伍要接受壓力面試。這些迫使參與其中的所有人反思, 而在真實生活中,總結、分析誰該承擔責任的過程雖然也存在,但通常沒有這麼明確。

  作為旁觀者,最初接觸到這些選手並觀看他們參與的這個電視真人秀的拍攝時,我們感受到的最大衝擊就是時空的壓縮: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想法和態度就 可能發生劇變。在現實生活中,這個過程可能是幾年,甚至更長。這天早晨,所有選手一起出發,觀看評委現場評判兩隊誰輸誰贏。朱勇所在的隊落敗,他是這個任 務的主要操作者,自認為應當承擔責任。40歲的朱勇在隊中年紀最長,是威望很高的大哥,他自己擁有經營規模已經非常大的企業,參加這個真人秀在很大程度上 有玩票的意味。按他自己的説法,就是為了體驗一下自己一直創業、當老闆而從未體會過的“被管理的感覺”。在知道所在團隊輸了之後,朱勇也説自己當時在仔細 體會“輸的心態”、體悟“不如意的時刻”,但從表面看,他的心態其實變化不大。不過,決定誰去參加壓力面試的抉擇很快徹底改變了他的態度。

  第二天上午,在決定哪三個人應該為這一輪承擔責任、去壓力面試屋接受被淘汰的命運時,朱勇主動提出自己應當去。但是,決定權在這一輪的隊長代超手上。他決定,把朱勇留下,不讓他承擔任何可能被淘汰的風險。因為代超認為,如果朱勇被淘汰,團隊的實力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忽 然之間,朱勇變得非常投入。他之前來參加這個真人秀節目拍攝沒有告訴自己企業的合夥人和員工自己幹什麼去了,因為他就是想著來玩玩體驗,很快就會被淘汰回 去了,他也沒真想過自己會選上,之前一天他曾對我們説:“我不能待太久,那樣是對自己的企業不負責任”。據他介紹,他自己的幾家企業總營業收入接近幾十億 元。但在經過這次震動之後,他專程回去開會,告訴員工自己是去參加這個電視招聘真人秀了:“大家做好兩種準備,第一種是沒選上,老闆還是你們的老闆。第二 是選上了,我就要去給別的企業去打工。

  在一旁觀看極度真實卻又透明的職場,很自然地會在心裏預測、判斷接下來會怎樣發展——哪個隊會 贏,誰會被淘汰。節目劇組的工作人員私下裏也閒聊議論,他們每天與選手同吃同住生活在一起,都很關心選手的命運。不過,任憑我們怎樣猜測,最後只留下一個 感受:世事難料,你很難猜得對!難道我們的判斷能力突然降低?實際上,不可預料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時空的壓縮。它讓你立刻看到結果,與最初預測不同的 結果會在頭腦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對於身在其中的選手,説出了自己的分析,馬上就聽到別人的判斷,帶來的頭腦激蕩可能更大。比如,在壓力面試的時候,一個選手剛剛説自己是因為沒能發揮自身的溝通優勢而在談判中失敗。但評審專家幾分鐘之後給他的總結建議卻是——“溝通技巧需要進一步提高”。

  對 所有人來説,這個被高度壓縮的時空是一面巨大的鏡子。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可以看到真實的管理、職場和真實的自己。現在,十個經理人中的倖存者還在繼續競 爭。這個電視真人秀節目將從5月21日開始播出,但在連續十幾天觀察這個電視真人秀的拍攝之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分享我們得到的8個管理啟示。

  管理啟示之一:結果最重要

  在觀看選手完成任務的幾輪過程之後,我們 才意識到這個電視真人秀的規則是“只看結果”——這正是真實商業世界中最根本的原則。通常來説,每一輪比賽由兩個團隊去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既可能非 常順利、團隊合作愉快,也可能磕磕絆絆、隊員爭吵不已,而不管會有一個怎樣的結果。然後,會按照事先商定的遊戲規則判定誰贏誰輸(如果有人在過程中犯規, 他們也會被判定為輸)。輸的一方不得不到壓力面試屋去接受質詢,追究誰該為這次失敗負責。最終,有一個選手將被淘汰。而如果磕磕絆絆、爭吵不休的那個隊贏 了,沒有人會真的追究那個不夠完美的過程。

  如果按理想狀況,大多數人會傾向於認為這樣的規則似乎不太合理。其實,這太真實了。在商業 世界中,我們每天經歷的不都是這樣嗎?最初未能意識到這一點,很大程度上是被每次比賽之後隨隊觀察的專家和選手一起開的分析總結會所迷惑了。這個會議的拍 攝過程繁複,因而也顯得很重要。它也符合我們頭腦中一貫的觀念——我們不應只看結果,也應當關注過程。

  在這個會上,參加者將討論兩隊 的成敗得失,獲勝的團隊如果有內部分歧通常會公開爭論,專家也會指出他們的問題。這看起來更像我們理想中的管理世界。無論在現實中還是這個電視節目中,輸 的隊(公司)不得不接受懲罰,而贏的隊(公司)享受勝利。從這個層面上看,在有了結果之後,過程一點都不重要。

  《巔峰營銷》這個電視 真人秀和美國商業真人秀《學徒》(The Apprentice,又譯《飛黃騰達》)有著某種相似之處。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一輪持續幾天的任務過程被剪輯成60分鐘的電視節目會是什麼樣,但重看 《學徒》,我們發現的確是:結果最重要。在《學徒》第一季倒數第二輪比賽中,兩隊的任務是賣出頂層公寓一個晚上的使用權。比爾(Bill)與坤米 (Kwame)組成的隊一直在接待看房的顧客,並與之談判。鏡頭一轉, 艾米(Amy)與尼克(Nick)組成的隊在大廈大堂的沙發上百無聊賴地打發時間,隨著比賽截止時間的臨近,他們看起來將必然輸掉這輪比賽。但最後還有 15分鐘的時候,他們看到在之前他們主辦的慈善拍賣活動中曾積極參與競拍的母女倆,幾乎在最後一分鐘,他們成功地以比對手高得多的價錢把公寓使用權賣了出 去。他們贏了,和家人一起乘唐納德•特朗普的私人飛機去一個奢華的俱樂部享受午餐。

  管理啟示之二:認識團隊致命的和諧

  在《巔峰營銷》真人秀的拍攝中,這十個經理人組成的兩個隊在競爭中一再出現“團隊致命的和諧”。我們沒有看到在西方真人秀中極端個人主義甚至顯得自私的情形,卻多次看到導致團隊慘敗的“和諧”,大概和中國文化有著很大的關係。

  從一開始,兩個隊的團隊氣氛就差別很大。由朱勇、代超等組成的黃隊一直合作愉快,而葆旭東、Bruce Wayne(溫小龍)和高速等組成的紅隊卻一直在如何執行任務上分歧很大。

  加 拿大人溫小龍只會簡單的中文,幾乎所有的討論都要經過一輪丟失大量信息、甚至充滿誤解的翻譯,溝通極其困難。溫小龍關於任何完成任務的建議也經常與團隊其 他人差異特別大。差異本來就大,加上溝通困難,溫小龍引發一次又一次觀點衝突,分歧不斷升級。在一輪比賽中,他們贏了,卻根本不能一起笑著享受勝利,甚至 總結會上還圍繞一個小問題激烈爭論。之後,葆旭東和溫小龍大概意識到問題,他們握手説,“我們相互不喜歡,但還要一起工作,不談過去。”溫小龍事後回憶 説,衝突太耗精力了,因此試圖消除它。

  在接下來的一輪比賽中,這個隊變得空前和諧。溫小龍在這次任務中被任命為隊長,隊員主動要求承 擔什麼分工他都同意,他安排工作別人也都毫無疑義地接受。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分歧,更不用説之前常見的爭吵。不過,他們卻在任務中“完敗”,隨隊 專家吳岱妮在壓力面試時對他們評論説,這種團隊和諧,讓他們失去了爭論如何把事情做對的機會。面對“避免衝突和做正確的事情,哪個更重要?”這個直擊核心 的問題,他們無言。

  逐漸浮現出來的衝突也揭開另一隊原來的表面和諧,並且最終演變成激烈的衝突,引致失敗。先是在一輪任務中,在分歧 越來越大後,朱勇問:“我問你一句,聽你的還是聽我的?”“我是隊長,當然聽我的!”朱勇摔門出去了。在接下來一個任務中,隊員之間的衝突到了隊長不得不 利用正式權威壓制的程度。在決定誰去參加壓力面試時,朱勇很痛心地説,“我們這個團隊,沒有經過激烈的衝突,所以可能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在這 裏,過去的和諧也是致命的,因為它掩蓋了問題。

  管理啟示之三: “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領導者vs隊員

  假設你是這十個經理人之一,你就會發現,你至少能在這樣幾種情境下思考“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這個問題:當你被任命為隊長時,你該如何做?當你是隊員 時,你該如何做?在完成一個需要專業知識的任務時,你作為專業人士該如何發揮作用?而如果恰好並非你的專業技能所在,作為非專業人士,你又該發揮什麼作 用?

  在《學徒》中,每次的隊長是由團隊成員選舉出來的;在《巔峰營銷》中,隊長則是由企業方在每輪比賽前指定的。不過,不論隊長以什 麼方式産生,每一次成為隊長,都是對選手的領導力考驗。在《學徒》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人是天生的領導者,比如崔伊(Troy),十輪比賽他就三次當隊 長,而有的人可能才當過一次。唐納德•特朗普問:“他為什麼當了那麼多次?”他的隊友回答説:“因為他每次都自告奮勇,所以我們就讓他當了。”

  在《巔峰營銷》錄製中,並沒有看到類似《學徒》中一再出現聲稱自己是天生領導者的場景,也還沒有相互確認“你是否認為他是領導者?”這個問題的場景。“説”可能不是一個適合中國式情景的問題,中國人大概更喜歡“做”。

  正 如領導力沒有標準答案一樣,如何做領導者和如何做隊員的問題也不會有標準答案。這十個經理人的表現是觀察和體悟這個問題的一個極好的窗口。在一開始,朱勇 和葆旭東就分別是兩個隊事實上的領導者,但他們並不會每次都是隊長(擁有正式權力的領導者),因此我們可以觀察:當他們兩個不是隊長時,他們會如何表現? 他們的領導力、主見會不會成為團隊決策的障礙?朱勇自己在公司是老闆,在人群中他一直都是事實上的領導者。不過隨著任務的進行,在如何做隊員上也發生了轉 變,他這樣描繪自己的轉變:剛來的時候是假模假式地聽,逐漸地變成了真聽,再到真的覺得對方説的有道理。

  與朱和葆兩位不同,有的選 手,在自己不是隊員時,常常在任務中置身“角落”,並不十分積極,而成為隊長時,立刻變得非常積極主動。不過,作為隊長的他們很快要面對一個艱難的問題, 如果在這個任務中別人能發揮更主要的作用,自己做什麼?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你認為自己應當是強勢領導還是弱勢領導?在這個具體情況中,你會選擇怎 麼做?在比賽中曾出現幾次“我是隊長,你得聽我的”的情景,其實在中國的現實職場中,當隊長這樣説時,他(她)可能已經部分失去了對團隊的領導權。

  當然,隨著比賽的繼續、每輪淘汰一人,團隊中誰是領導者和誰是隊員這個問題開始變得不再重要,因為在兩三個人的團隊,每個人都必須是領導者,發揮最大的作用。

  管理啟示之四: “我在團隊中的角色”:專業人士vs非專業人士

  專業人士在團隊中的角色是什麼?雖然在選手實際完成任務時他們的討論不多,卻是貫穿《巔峰營銷》前幾輪任務的最重要話題之一。在一個製作電視廣告片 任務中,由於選手A的公司從事影視方面的業務,他也很自然地被認為是這方面的專家,由他負責廣告片的創意、拍攝、剪輯。最終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和這一點緊 密相關。選手A在輸的那天就立刻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他説:“我被認為是專家,自己也自認為是,但實際上不是。”因為那些具體事情是他公司的專業人士做的, 他可能並沒有真正做過,他的角色更多地是發現好的創意。他和總導演楊樂説起自己在這個事情上的體悟,“‘二把刀’的專家是最致命的。”

  同 一個任務把專業人士與非專業人士的這個問題其他方面也提了出來。另一選手曾經擔任廣告公司客戶總監,也有著行業背景,不過,在這個專業任務中他卻沒有發揮 作用,為了避免衝突他沒有直接説出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因隊伍輸了而去壓力面試屋面對被淘汰命運的另一選手,一直以來表現不多,在這輪任務中發揮的作用 也不明顯,她因而不得不接受這樣的質詢:“非專業人士在完成專業任務時應發揮什麼作用?”

  人在團隊中的角色,最終或許都可以歸結到幾輪之後企業招聘方再次提出的一個問題:作為團隊成員,什麼是盡職盡責?

  管理啟示之五: 做重要的事,把重要的事做對

  戰略、執行是在商業中經常聽到的詞彙,通常它們的含義非常豐富。而在這樣一個任務單一、時間短、近乎透明的環境中,它們的含義變得非常明確:有整體 制勝策略,比如試圖在哪幾個關鍵點上取勝;決定什麼是制勝的關鍵因素,並決定在這個關鍵點上取勝;有了整體策略和抓住關鍵點之後,接著要考慮的就是具體的 執行。

  《巔峰營銷》有一個任務是在成都為當地民間説唱藝人廖健組織一場演出,有三個關鍵評價標準:由當地娛樂記者組成的評委團對演出 打分;廖健的打分;以及演出獲得的收入。有一個隊在拿到任務之後,立刻開了一個短會,認為要在三個方面同時取勝很難,決定確保前兩個方面。他們認為藝人是 最關鍵的因素,因為他能對前兩項評價標準的結果都有決定性影響。在決策之後,他們立刻動身去拜訪廖健,和他談好演出的方式和時間。

  雖 然另一隊在事後也一致認為藝人是最重要的,但當時他們既沒有這麼想,也沒有相應地做。他們接到任務之後,回到酒店去上網,在網上找一份演出經紀合同的樣 本,為談判準備正式合同。他們也並沒有試圖通過網絡更多地了解藝人。這樣,當他們去和廖健談時,對他一無所知,讓廖健很不滿意。由於晚了一步,最佳演出時 段也被預定出去,演出勝出對手的可能性也被大大降低了。

  而在接下來的一輪比賽中,同一支隊伍則展現出了精明的戰略思維。這一輪,兩隊 分別指揮100名大學生參與者完成一項任務。這個隊預先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學生參與者能夠多休息以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在過程中也採取各種措施激勵、調動 學生們的積極情緒。這個隊這麼做是因為,最終的事情要由這些學生演員來完成,他們是否情緒高昂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管理啟示之六: 告別“自欺心態”

  如果説戰略和事先的計劃是從一開始就應有的爭取勝利的行為,告別自欺心態則對反敗為勝相當重要。在一輪比賽結束後,無論在專家總結會還是壓力面試,隊長都一再辯解:當時的決策和行動都是為了“把事情做完”。

  當 時的情形是,在這一輪任務的截止時間到了之後,雖然第二天評委才會決定勝敗,但這個隊幾乎所有成員都意識到他們實際上已輸了。他們坐在路邊相互埋怨,心情 相當沮喪。但在結束之前,在20分鐘前他們放棄最後的機會時,他們並沒有真切地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當時還被“把事情做完”的心態主導著。

  在 現實職業生涯中,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過類似經歷,“做完”的願望勝過了“做對”的願望——我們急著要把事情做完,而不是抓住最後的機會改變,挽回敗局。然 後突然在一個時點,我們才明白,當時我們其實心裏知道自己已經輸了。這種自欺心態,一方面是壓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我們未能跳離此時此地的情境,站到未來 去看一下。

  管理啟示之七: 體會成功與失敗的感覺

  在真實的職業生涯中,我們都會經歷成功與失敗。但在《巔峰營銷》拍攝劇組這個被極度壓縮的時空中,選手幾乎立刻可以看到 自己決定的明確後果,像過山車一樣體會成功與失敗。他們可能還沒享受夠贏的滋味,幾天后就可能發現自己輸了,隊友或者自己可能被徹底淘汰出局。朱勇是個善 于反思的人,他?藎一開始就是抱著體驗“換位思考”的想法來的,在一次輸了之後,他當時表達了自己對這場真實遊戲中輸贏的態度:“可以用遊戲的態度對待成 功,不能用遊戲的態度對待失敗。”

  不過,沒有人願意敞開胸懷討論失敗的感受,因而我們無從知道他們真實的想法。但從幾次他們逐漸接受自己輸了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的影子,或許能從中學到該如何接受和面對失敗。

  第 一個例子是,一個隊輸了,他們並不承認,幾乎一致認為如果在另外的環境中進行最後的評判,他們會贏,他們也相信自己會更好。不過,在不到24個小時裏經歷 對失敗隊伍的懲罰過程、專家總結會、選擇隊友去接受淘汰這些一波又一波的外在壓力之後,他們逐漸接受了結果——隊伍輸了。不過在口頭上他們並沒有接受這一 次失敗,還在尋找藉口。看到他們的變化,我們問隨隊專家余博士,難道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一輪徹底輸給對手嗎?“時間!時間!你知道中國人,都好面子, 讓他們承認失敗需要時間。”余博士説,他接著反問道,“他們都是極其聰明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

  再接下來的一輪比賽,輸的隊反應更 加激烈,一輪又一輪本應迫使他們面對失敗的過程反而讓他們更加不接受輸了的現實,對比上個例子中輸了的隊的反應,這次這個隊找到了一個看似更有力的“借 口”:他們認為遊戲規則不公平,他們強調是外部原因讓他們輸,並且贏的一方沒有“遵循誠信底線”。公平地説,他們的理由站不住腳,但在一次次重復中他們説 服自己相信了。到了最後時刻,在壓力面試中決定誰被淘汰時,他們也與企業方、專家發生激烈爭論,一次次爭辯細節問題。最終,在宣佈誰被淘汰後,出現了一個 出乎演播廳裏所有人意料的情形:被淘汰的選手離開,而留下的兩個大男人開始抹眼淚,他們最終是“被迫”著接受了這次失敗。

  節目劇組的工作人員都非常關心比賽進展,也在反思,一個工作人員看了這個場景之後説她最大的啟發是,“失敗之後如果不知道反省,損失最大的是自己。”這篇文章寫的第一個管理啟示中説的是,這個真人秀的規則是只看結果,而這個啟示則是如何對待結果,它同樣重要。

  管理啟示之八:情境轉換 置身其中的抽身而出

  説到底,這個真人秀最本質上還是一個“遊戲”,這些職業經理人離開了自己的職業環境在遊戲,不過,所有倖存者都玩得越來越投入。陶叔蔚一直做風險投 資方面的業務,個性相當冷靜,也可以説沒有真正投入地玩,不過在她第一次被選擇進壓力面試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之後,她發生了轉變,她説,“嘿,玩真的了!我 倒要讓他們看看我的實力。”事後她告訴總導演楊樂説,她那天在壓力面試中的表現是拍攝以來表現得最好的,因為感受到壓力和競爭,她把自己的潛力全部調動起 來。

  不過,這個遊戲只會持續幾個月,他們總是要抽身而出。當他們能夠離開遊戲情境時,想法也就立刻發生奇妙的突變。紅隊的選手高速雖 然一直在遊戲中,但是在這些選手中,是她第一個對我們説起離開遊戲情景的想法。她是個非常職業的人,每次真正做任務的時候非常投入,但在任務之外她似乎就 立刻站到了局外。她一直期望早被淘汰,最初見到我們的時候她説了一個比喻:這個過程太認真了。就像談戀愛,如果沒有緣份早分可能更好,情到濃處時再離開, 是撕心裂肺的感覺。

  我們也真正看到兩個人有前一分鐘還在遊戲中,後一分鐘被淘汰立刻變成局外人的轉變。一個選手在被淘汰之前,他説, 我想得到這份工作,企業也覺得我適合,我不是玩。我今天這樣做是要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要留下我。在壓力面試後他被淘汰了,他的想法立刻變了,他説:我應該 知道,他們不會給我這份工作的,我真應該讓自己留在遊戲中,繼續玩,增加曝光機會。

  另外一個選手也相當投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曾經 激動到把手中喇叭碰掉在地上。而據當時在場外觀察的專家看,也可能是扔在地上的。不管真實情形是怎樣,可以看出當時他非常投入,沒空關心自己在鏡頭裏的形 象。在他被淘汰離開比賽的情境後,他的視角立刻發生變化,他請隊友向劇組解釋一下,當時真是失手把喇叭掉在地上,但鏡頭裏如果拍下來可能會導致誤解,如果 播出去“太毀形象了”。

  “探班愉快!”在拍攝現場遇到一個朋友,他對我説了這樣一句話,這個時候,我才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也仿佛走進一個龐大無比的電視裏面去了,東張西望。我被他這句話拉回了真實情境,這8個管理啟示就是我在局外看這個真實而又虛幻的真人秀的真切體悟。經濟觀察報:電視真人秀的8個管理啟示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19:41 經濟觀察報

  方軍/文

  “啪”,一直在“指揮”節目錄製的鄒蕾拍了一下面前的監視器,眼淚涌了出來。演播廳依然非常靜,爭奪百萬 年薪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絕對挑戰——巔峰營銷》系列節目(下簡稱《巔峰營銷》)的第一次淘汰過程錄製仍在繼續,壓力面試屋的大門打開,搖臂上的攝像機跟拍 被淘汰選手離開的場景。在演播廳內另一處,石敬薇也在抹眼淚。鄒蕾和石敬薇是

  中央電視臺《絕對挑戰》欄目的編導,她們兩人分別是《巔峰營銷》這一集的正副導演。

  連續幾個月,十個有著不同職業經歷的經理人在攝像機記錄下爭奪一個百萬年薪的職位——東風日産汽車有限公司的營銷總監。每週,他們 分成兩隊競爭完成真實的商業任務,輸的一隊將到壓力面試屋接受企業方的拷問,然後有一個人被淘汰,離開他們共同居住的拍攝基地。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在幾個月 裏,十個選手中的九個都將會陸續離開,雖然不知道招聘方當天會説出誰的名字,但毫無疑問的是會有一個名字。導演們都熟知自己制定的規則,但在這個時候,按 照她們自己常説的詞,“入戲”了,也就是進入情境了。

  十個參與競爭的經理人,也很快都完全放棄心中可能還尚存的只是來體驗一下、玩玩的想 法,非常投入地在這個高度壓縮的時空中、在攝像機鏡頭前面展現商業智慧、管理能力和個人魅力,體會成功和失敗的滋味,也通過這個大鏡子觀察自己。楊樂是這 個真人秀節目的總導演,在拍攝幾輪淘汰之後他回顧説:“從內容上來講,它讓我感受到了,這次做的是真實職場裏過去沒法觸及或者不願觸及的敏感之處。”

  1,結果最重要

  2,認識團隊致命的和諧

  3,“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領導者vs隊員

  4,“我在團隊中的角色”:專業人士vs非專業人士

  5,做重要的事,把重要的事做對

  6,告別“自欺心態”

  7,體會成功與失敗的感覺

  8,情境轉換:置身其中的抽身而出

  壓縮的時空

  在經過地區的初選和復賽之後,十個經理人聚集到拍 攝基地,分成紅、黃兩隊分別住在北京北郊的兩幢別墅裏(十個選手介紹見第10頁附欄)。每一週,他們都被要求分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商業任務,可能是 在陌生城市的街頭掙到一筆錢,也可能是完成一個電視廣告片的拍攝與製作,或組織一場演出等等。

  他 們身處一個模擬出來的高端職場,或者説是一個時間和空間都被極度壓縮的真實職場。在現實中一個工作任務可能會延續很長時間,但在這兒可能就是十幾個小時。 在這裡,任務相對單一,一切都非常透明,與外界近乎隔絕,完成任務的過程可以被完整地觀察到。在這裡,輸和贏幾乎是立刻就可以知道,必須有人馬上為失敗承 擔責任。每完成一個任務,選手們都要和一直在旁邊觀察他們完成任務過程的專家一起分析、總結,失敗的隊伍要接受壓力面試。這些迫使參與其中的所有人反思, 而在真實生活中,總結、分析誰該承擔責任的過程雖然也存在,但通常沒有這麼明確。

  作為旁觀者,最初接觸到這些選手並觀看他們參與的這個電視真人秀的拍攝時,我們感受到的最大衝擊就是時空的壓縮: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想法和態度就 可能發生劇變。在現實生活中,這個過程可能是幾年,甚至更長。這天早晨,所有選手一起出發,觀看評委現場評判兩隊誰輸誰贏。朱勇所在的隊落敗,他是這個任 務的主要操作者,自認為應當承擔責任。40歲的朱勇在隊中年紀最長,是威望很高的大哥,他自己擁有經營規模已經非常大的企業,參加這個真人秀在很大程度上 有玩票的意味。按他自己的説法,就是為了體驗一下自己一直創業、當老闆而從未體會過的“被管理的感覺”。在知道所在團隊輸了之後,朱勇也説自己當時在仔細 體會“輸的心態”、體悟“不如意的時刻”,但從表面看,他的心態其實變化不大。不過,決定誰去參加壓力面試的抉擇很快徹底改變了他的態度。

  第二天上午,在決定哪三個人應該為這一輪承擔責任、去壓力面試屋接受被淘汰的命運時,朱勇主動提出自己應當去。但是,決定權在這一輪的隊長代超手上。他決定,把朱勇留下,不讓他承擔任何可能被淘汰的風險。因為代超認為,如果朱勇被淘汰,團隊的實力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忽 然之間,朱勇變得非常投入。他之前來參加這個真人秀節目拍攝沒有告訴自己企業的合夥人和員工自己幹什麼去了,因為他就是想著來玩玩體驗,很快就會被淘汰回 去了,他也沒真想過自己會選上,之前一天他曾對我們説:“我不能待太久,那樣是對自己的企業不負責任”。據他介紹,他自己的幾家企業總營業收入接近幾十億 元。但在經過這次震動之後,他專程回去開會,告訴員工自己是去參加這個電視招聘真人秀了:“大家做好兩種準備,第一種是沒選上,老闆還是你們的老闆。第二 是選上了,我就要去給別的企業去打工。

  在一旁觀看極度真實卻又透明的職場,很自然地會在心裏預測、判斷接下來會怎樣發展——哪個隊會 贏,誰會被淘汰。節目劇組的工作人員私下裏也閒聊議論,他們每天與選手同吃同住生活在一起,都很關心選手的命運。不過,任憑我們怎樣猜測,最後只留下一個 感受:世事難料,你很難猜得對!難道我們的判斷能力突然降低?實際上,不可預料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時空的壓縮。它讓你立刻看到結果,與最初預測不同的 結果會在頭腦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對於身在其中的選手,説出了自己的分析,馬上就聽到別人的判斷,帶來的頭腦激蕩可能更大。比如,在壓力面試的時候,一個選手剛剛説自己是因為沒能發揮自身的溝通優勢而在談判中失敗。但評審專家幾分鐘之後給他的總結建議卻是——“溝通技巧需要進一步提高”。

  對 所有人來説,這個被高度壓縮的時空是一面巨大的鏡子。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可以看到真實的管理、職場和真實的自己。現在,十個經理人中的倖存者還在繼續競 爭。這個電視真人秀節目將從5月21日開始播出,但在連續十幾天觀察這個電視真人秀的拍攝之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分享我們得到的8個管理啟示。

  管理啟示之一:結果最重要

  在觀看選手完成任務的幾輪過程之後,我們 才意識到這個電視真人秀的規則是“只看結果”——這正是真實商業世界中最根本的原則。通常來説,每一輪比賽由兩個團隊去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既可能非 常順利、團隊合作愉快,也可能磕磕絆絆、隊員爭吵不已,而不管會有一個怎樣的結果。然後,會按照事先商定的遊戲規則判定誰贏誰輸(如果有人在過程中犯規, 他們也會被判定為輸)。輸的一方不得不到壓力面試屋去接受質詢,追究誰該為這次失敗負責。最終,有一個選手將被淘汰。而如果磕磕絆絆、爭吵不休的那個隊贏 了,沒有人會真的追究那個不夠完美的過程。

  如果按理想狀況,大多數人會傾向於認為這樣的規則似乎不太合理。其實,這太真實了。在商業 世界中,我們每天經歷的不都是這樣嗎?最初未能意識到這一點,很大程度上是被每次比賽之後隨隊觀察的專家和選手一起開的分析總結會所迷惑了。這個會議的拍 攝過程繁複,因而也顯得很重要。它也符合我們頭腦中一貫的觀念——我們不應只看結果,也應當關注過程。

  在這個會上,參加者將討論兩隊 的成敗得失,獲勝的團隊如果有內部分歧通常會公開爭論,專家也會指出他們的問題。這看起來更像我們理想中的管理世界。無論在現實中還是這個電視節目中,輸 的隊(公司)不得不接受懲罰,而贏的隊(公司)享受勝利。從這個層面上看,在有了結果之後,過程一點都不重要。

  《巔峰營銷》這個電視 真人秀和美國商業真人秀《學徒》(The Apprentice,又譯《飛黃騰達》)有著某種相似之處。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一輪持續幾天的任務過程被剪輯成60分鐘的電視節目會是什麼樣,但重看 《學徒》,我們發現的確是:結果最重要。在《學徒》第一季倒數第二輪比賽中,兩隊的任務是賣出頂層公寓一個晚上的使用權。比爾(Bill)與坤米 (Kwame)組成的隊一直在接待看房的顧客,並與之談判。鏡頭一轉, 艾米(Amy)與尼克(Nick)組成的隊在大廈大堂的沙發上百無聊賴地打發時間,隨著比賽截止時間的臨近,他們看起來將必然輸掉這輪比賽。但最後還有 15分鐘的時候,他們看到在之前他們主辦的慈善拍賣活動中曾積極參與競拍的母女倆,幾乎在最後一分鐘,他們成功地以比對手高得多的價錢把公寓使用權賣了出 去。他們贏了,和家人一起乘唐納德•特朗普的私人飛機去一個奢華的俱樂部享受午餐。

  管理啟示之二:認識團隊致命的和諧

  在《巔峰營銷》真人秀的拍攝中,這十個經理人組成的兩個隊在競爭中一再出現“團隊致命的和諧”。我們沒有看到在西方真人秀中極端個人主義甚至顯得自私的情形,卻多次看到導致團隊慘敗的“和諧”,大概和中國文化有著很大的關係。

  從一開始,兩個隊的團隊氣氛就差別很大。由朱勇、代超等組成的黃隊一直合作愉快,而葆旭東、Bruce Wayne(溫小龍)和高速等組成的紅隊卻一直在如何執行任務上分歧很大。

  加 拿大人溫小龍只會簡單的中文,幾乎所有的討論都要經過一輪丟失大量信息、甚至充滿誤解的翻譯,溝通極其困難。溫小龍關於任何完成任務的建議也經常與團隊其 他人差異特別大。差異本來就大,加上溝通困難,溫小龍引發一次又一次觀點衝突,分歧不斷升級。在一輪比賽中,他們贏了,卻根本不能一起笑著享受勝利,甚至 總結會上還圍繞一個小問題激烈爭論。之後,葆旭東和溫小龍大概意識到問題,他們握手説,“我們相互不喜歡,但還要一起工作,不談過去。”溫小龍事後回憶 説,衝突太耗精力了,因此試圖消除它。

  在接下來的一輪比賽中,這個隊變得空前和諧。溫小龍在這次任務中被任命為隊長,隊員主動要求承 擔什麼分工他都同意,他安排工作別人也都毫無疑義地接受。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分歧,更不用説之前常見的爭吵。不過,他們卻在任務中“完敗”,隨隊 專家吳岱妮在壓力面試時對他們評論説,這種團隊和諧,讓他們失去了爭論如何把事情做對的機會。面對“避免衝突和做正確的事情,哪個更重要?”這個直擊核心 的問題,他們無言。

  逐漸浮現出來的衝突也揭開另一隊原來的表面和諧,並且最終演變成激烈的衝突,引致失敗。先是在一輪任務中,在分歧 越來越大後,朱勇問:“我問你一句,聽你的還是聽我的?”“我是隊長,當然聽我的!”朱勇摔門出去了。在接下來一個任務中,隊員之間的衝突到了隊長不得不 利用正式權威壓制的程度。在決定誰去參加壓力面試時,朱勇很痛心地説,“我們這個團隊,沒有經過激烈的衝突,所以可能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在這 裏,過去的和諧也是致命的,因為它掩蓋了問題。

  管理啟示之三: “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領導者vs隊員

  假設你是這十個經理人之一,你就會發現,你至少能在這樣幾種情境下思考“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這個問題:當你被任命為隊長時,你該如何做?當你是隊員 時,你該如何做?在完成一個需要專業知識的任務時,你作為專業人士該如何發揮作用?而如果恰好並非你的專業技能所在,作為非專業人士,你又該發揮什麼作 用?

  在《學徒》中,每次的隊長是由團隊成員選舉出來的;在《巔峰營銷》中,隊長則是由企業方在每輪比賽前指定的。不過,不論隊長以什 麼方式産生,每一次成為隊長,都是對選手的領導力考驗。在《學徒》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人是天生的領導者,比如崔伊(Troy),十輪比賽他就三次當隊 長,而有的人可能才當過一次。唐納德•特朗普問:“他為什麼當了那麼多次?”他的隊友回答説:“因為他每次都自告奮勇,所以我們就讓他當了。”

  在《巔峰營銷》錄製中,並沒有看到類似《學徒》中一再出現聲稱自己是天生領導者的場景,也還沒有相互確認“你是否認為他是領導者?”這個問題的場景。“説”可能不是一個適合中國式情景的問題,中國人大概更喜歡“做”。

  正 如領導力沒有標準答案一樣,如何做領導者和如何做隊員的問題也不會有標準答案。這十個經理人的表現是觀察和體悟這個問題的一個極好的窗口。在一開始,朱勇 和葆旭東就分別是兩個隊事實上的領導者,但他們並不會每次都是隊長(擁有正式權力的領導者),因此我們可以觀察:當他們兩個不是隊長時,他們會如何表現? 他們的領導力、主見會不會成為團隊決策的障礙?朱勇自己在公司是老闆,在人群中他一直都是事實上的領導者。不過隨著任務的進行,在如何做隊員上也發生了轉 變,他這樣描繪自己的轉變:剛來的時候是假模假式地聽,逐漸地變成了真聽,再到真的覺得對方説的有道理。

  與朱和葆兩位不同,有的選 手,在自己不是隊員時,常常在任務中置身“角落”,並不十分積極,而成為隊長時,立刻變得非常積極主動。不過,作為隊長的他們很快要面對一個艱難的問題, 如果在這個任務中別人能發揮更主要的作用,自己做什麼?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你認為自己應當是強勢領導還是弱勢領導?在這個具體情況中,你會選擇怎 麼做?在比賽中曾出現幾次“我是隊長,你得聽我的”的情景,其實在中國的現實職場中,當隊長這樣説時,他(她)可能已經部分失去了對團隊的領導權。

  當然,隨著比賽的繼續、每輪淘汰一人,團隊中誰是領導者和誰是隊員這個問題開始變得不再重要,因為在兩三個人的團隊,每個人都必須是領導者,發揮最大的作用。

  管理啟示之四: “我在團隊中的角色”:專業人士vs非專業人士

  專業人士在團隊中的角色是什麼?雖然在選手實際完成任務時他們的討論不多,卻是貫穿《巔峰營銷》前幾輪任務的最重要話題之一。在一個製作電視廣告片 任務中,由於選手A的公司從事影視方面的業務,他也很自然地被認為是這方面的專家,由他負責廣告片的創意、拍攝、剪輯。最終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和這一點緊 密相關。選手A在輸的那天就立刻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他説:“我被認為是專家,自己也自認為是,但實際上不是。”因為那些具體事情是他公司的專業人士做的, 他可能並沒有真正做過,他的角色更多地是發現好的創意。他和總導演楊樂説起自己在這個事情上的體悟,“‘二把刀’的專家是最致命的。”

  同 一個任務把專業人士與非專業人士的這個問題其他方面也提了出來。另一選手曾經擔任廣告公司客戶總監,也有著行業背景,不過,在這個專業任務中他卻沒有發揮 作用,為了避免衝突他沒有直接説出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因隊伍輸了而去壓力面試屋面對被淘汰命運的另一選手,一直以來表現不多,在這輪任務中發揮的作用 也不明顯,她因而不得不接受這樣的質詢:“非專業人士在完成專業任務時應發揮什麼作用?”

  人在團隊中的角色,最終或許都可以歸結到幾輪之後企業招聘方再次提出的一個問題:作為團隊成員,什麼是盡職盡責?

  管理啟示之五: 做重要的事,把重要的事做對

  戰略、執行是在商業中經常聽到的詞彙,通常它們的含義非常豐富。而在這樣一個任務單一、時間短、近乎透明的環境中,它們的含義變得非常明確:有整體 制勝策略,比如試圖在哪幾個關鍵點上取勝;決定什麼是制勝的關鍵因素,並決定在這個關鍵點上取勝;有了整體策略和抓住關鍵點之後,接著要考慮的就是具體的 執行。

  《巔峰營銷》有一個任務是在成都為當地民間説唱藝人廖健組織一場演出,有三個關鍵評價標準:由當地娛樂記者組成的評委團對演出 打分;廖健的打分;以及演出獲得的收入。有一個隊在拿到任務之後,立刻開了一個短會,認為要在三個方面同時取勝很難,決定確保前兩個方面。他們認為藝人是 最關鍵的因素,因為他能對前兩項評價標準的結果都有決定性影響。在決策之後,他們立刻動身去拜訪廖健,和他談好演出的方式和時間。

  雖 然另一隊在事後也一致認為藝人是最重要的,但當時他們既沒有這麼想,也沒有相應地做。他們接到任務之後,回到酒店去上網,在網上找一份演出經紀合同的樣 本,為談判準備正式合同。他們也並沒有試圖通過網絡更多地了解藝人。這樣,當他們去和廖健談時,對他一無所知,讓廖健很不滿意。由於晚了一步,最佳演出時 段也被預定出去,演出勝出對手的可能性也被大大降低了。

  而在接下來的一輪比賽中,同一支隊伍則展現出了精明的戰略思維。這一輪,兩隊 分別指揮100名大學生參與者完成一項任務。這個隊預先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學生參與者能夠多休息以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在過程中也採取各種措施激勵、調動 學生們的積極情緒。這個隊這麼做是因為,最終的事情要由這些學生演員來完成,他們是否情緒高昂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管理啟示之六: 告別“自欺心態”

  如果説戰略和事先的計劃是從一開始就應有的爭取勝利的行為,告別自欺心態則對反敗為勝相當重要。在一輪比賽結束後,無論在專家總結會還是壓力面試,隊長都一再辯解:當時的決策和行動都是為了“把事情做完”。

  當 時的情形是,在這一輪任務的截止時間到了之後,雖然第二天評委才會決定勝敗,但這個隊幾乎所有成員都意識到他們實際上已輸了。他們坐在路邊相互埋怨,心情 相當沮喪。但在結束之前,在20分鐘前他們放棄最後的機會時,他們並沒有真切地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當時還被“把事情做完”的心態主導著。

  在 現實職業生涯中,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過類似經歷,“做完”的願望勝過了“做對”的願望——我們急著要把事情做完,而不是抓住最後的機會改變,挽回敗局。然 後突然在一個時點,我們才明白,當時我們其實心裏知道自己已經輸了。這種自欺心態,一方面是壓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我們未能跳離此時此地的情境,站到未來 去看一下。

  管理啟示之七: 體會成功與失敗的感覺

  在真實的職業生涯中,我們都會經歷成功與失敗。但在《巔峰營銷》拍攝劇組這個被極度壓縮的時空中,選手幾乎立刻可以看到 自己決定的明確後果,像過山車一樣體會成功與失敗。他們可能還沒享受夠贏的滋味,幾天后就可能發現自己輸了,隊友或者自己可能被徹底淘汰出局。朱勇是個善 于反思的人,他?藎一開始就是抱著體驗“換位思考”的想法來的,在一次輸了之後,他當時表達了自己對這場真實遊戲中輸贏的態度:“可以用遊戲的態度對待成 功,不能用遊戲的態度對待失敗。”

  不過,沒有人願意敞開胸懷討論失敗的感受,因而我們無從知道他們真實的想法。但從幾次他們逐漸接受自己輸了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的影子,或許能從中學到該如何接受和面對失敗。

  第 一個例子是,一個隊輸了,他們並不承認,幾乎一致認為如果在另外的環境中進行最後的評判,他們會贏,他們也相信自己會更好。不過,在不到24個小時裏經歷 對失敗隊伍的懲罰過程、專家總結會、選擇隊友去接受淘汰這些一波又一波的外在壓力之後,他們逐漸接受了結果——隊伍輸了。不過在口頭上他們並沒有接受這一 次失敗,還在尋找藉口。看到他們的變化,我們問隨隊專家余博士,難道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一輪徹底輸給對手嗎?“時間!時間!你知道中國人,都好面子, 讓他們承認失敗需要時間。”余博士説,他接著反問道,“他們都是極其聰明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

  再接下來的一輪比賽,輸的隊反應更 加激烈,一輪又一輪本應迫使他們面對失敗的過程反而讓他們更加不接受輸了的現實,對比上個例子中輸了的隊的反應,這次這個隊找到了一個看似更有力的“借 口”:他們認為遊戲規則不公平,他們強調是外部原因讓他們輸,並且贏的一方沒有“遵循誠信底線”。公平地説,他們的理由站不住腳,但在一次次重復中他們説 服自己相信了。到了最後時刻,在壓力面試中決定誰被淘汰時,他們也與企業方、專家發生激烈爭論,一次次爭辯細節問題。最終,在宣佈誰被淘汰後,出現了一個 出乎演播廳裏所有人意料的情形:被淘汰的選手離開,而留下的兩個大男人開始抹眼淚,他們最終是“被迫”著接受了這次失敗。

  節目劇組的工作人員都非常關心比賽進展,也在反思,一個工作人員看了這個場景之後説她最大的啟發是,“失敗之後如果不知道反省,損失最大的是自己。”這篇文章寫的第一個管理啟示中説的是,這個真人秀的規則是只看結果,而這個啟示則是如何對待結果,它同樣重要。

  管理啟示之八:情境轉換 置身其中的抽身而出

  説到底,這個真人秀最本質上還是一個“遊戲”,這些職業經理人離開了自己的職業環境在遊戲,不過,所有倖存者都玩得越來越投入。陶叔蔚一直做風險投 資方面的業務,個性相當冷靜,也可以説沒有真正投入地玩,不過在她第一次被選擇進壓力面試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之後,她發生了轉變,她説,“嘿,玩真的了!我 倒要讓他們看看我的實力。”事後她告訴總導演楊樂説,她那天在壓力面試中的表現是拍攝以來表現得最好的,因為感受到壓力和競爭,她把自己的潛力全部調動起 來。

  不過,這個遊戲只會持續幾個月,他們總是要抽身而出。當他們能夠離開遊戲情境時,想法也就立刻發生奇妙的突變。紅隊的選手高速雖 然一直在遊戲中,但是在這些選手中,是她第一個對我們説起離開遊戲情景的想法。她是個非常職業的人,每次真正做任務的時候非常投入,但在任務之外她似乎就 立刻站到了局外。她一直期望早被淘汰,最初見到我們的時候她説了一個比喻:這個過程太認真了。就像談戀愛,如果沒有緣份早分可能更好,情到濃處時再離開, 是撕心裂肺的感覺。

  我們也真正看到兩個人有前一分鐘還在遊戲中,後一分鐘被淘汰立刻變成局外人的轉變。一個選手在被淘汰之前,他説, 我想得到這份工作,企業也覺得我適合,我不是玩。我今天這樣做是要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要留下我。在壓力面試後他被淘汰了,他的想法立刻變了,他説:我應該 知道,他們不會給我這份工作的,我真應該讓自己留在遊戲中,繼續玩,增加曝光機會。

  另外一個選手也相當投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曾經 激動到把手中喇叭碰掉在地上。而據當時在場外觀察的專家看,也可能是扔在地上的。不管真實情形是怎樣,可以看出當時他非常投入,沒空關心自己在鏡頭裏的形 象。在他被淘汰離開比賽的情境後,他的視角立刻發生變化,他請隊友向劇組解釋一下,當時真是失手把喇叭掉在地上,但鏡頭裏如果拍下來可能會導致誤解,如果 播出去“太毀形象了”。

  “探班愉快!”在拍攝現場遇到一個朋友,他對我説了這樣一句話,這個時候,我才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也仿佛走進一個龐大無比的電視裏面去了,東張西望。我被他這句話拉回了真實情境,這8個管理啟示就是我在局外看這個真實而又虛幻的真人秀的真切體悟。

  經濟觀察報:電視真人秀的8個管理啟示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19:41 經濟觀察報

  方軍/文

  “啪”,一直在“指揮”節目錄製的鄒蕾拍了一下面前的監視器,眼淚涌了出來。演播廳依然非常靜,爭奪百萬 年薪的電視真人秀節目《絕對挑戰——巔峰營銷》系列節目(下簡稱《巔峰營銷》)的第一次淘汰過程錄製仍在繼續,壓力面試屋的大門打開,搖臂上的攝像機跟拍 被淘汰選手離開的場景。在演播廳內另一處,石敬薇也在抹眼淚。鄒蕾和石敬薇是

  中央電視臺《絕對挑戰》欄目的編導,她們兩人分別是《巔峰營銷》這一集的正副導演。

  連續幾個月,十個有著不同職業經歷的經理人在攝像機記錄下爭奪一個百萬年薪的職位——東風日産汽車有限公司的營銷總監。每週,他們 分成兩隊競爭完成真實的商業任務,輸的一隊將到壓力面試屋接受企業方的拷問,然後有一個人被淘汰,離開他們共同居住的拍攝基地。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在幾個月 裏,十個選手中的九個都將會陸續離開,雖然不知道招聘方當天會説出誰的名字,但毫無疑問的是會有一個名字。導演們都熟知自己制定的規則,但在這個時候,按 照她們自己常説的詞,“入戲”了,也就是進入情境了。

  十個參與競爭的經理人,也很快都完全放棄心中可能還尚存的只是來體驗一下、玩玩的想 法,非常投入地在這個高度壓縮的時空中、在攝像機鏡頭前面展現商業智慧、管理能力和個人魅力,體會成功和失敗的滋味,也通過這個大鏡子觀察自己。楊樂是這 個真人秀節目的總導演,在拍攝幾輪淘汰之後他回顧説:“從內容上來講,它讓我感受到了,這次做的是真實職場裏過去沒法觸及或者不願觸及的敏感之處。”

  1,結果最重要

  2,認識團隊致命的和諧

  3,“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領導者vs隊員

  4,“我在團隊中的角色”:專業人士vs非專業人士

  5,做重要的事,把重要的事做對

  6,告別“自欺心態”

  7,體會成功與失敗的感覺

  8,情境轉換:置身其中的抽身而出

  壓縮的時空

  在經過地區的初選和復賽之後,十個經理人聚集到拍 攝基地,分成紅、黃兩隊分別住在北京北郊的兩幢別墅裏(十個選手介紹見第10頁附欄)。每一週,他們都被要求分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商業任務,可能是 在陌生城市的街頭掙到一筆錢,也可能是完成一個電視廣告片的拍攝與製作,或組織一場演出等等。

  他 們身處一個模擬出來的高端職場,或者説是一個時間和空間都被極度壓縮的真實職場。在現實中一個工作任務可能會延續很長時間,但在這兒可能就是十幾個小時。 在這裡,任務相對單一,一切都非常透明,與外界近乎隔絕,完成任務的過程可以被完整地觀察到。在這裡,輸和贏幾乎是立刻就可以知道,必須有人馬上為失敗承 擔責任。每完成一個任務,選手們都要和一直在旁邊觀察他們完成任務過程的專家一起分析、總結,失敗的隊伍要接受壓力面試。這些迫使參與其中的所有人反思, 而在真實生活中,總結、分析誰該承擔責任的過程雖然也存在,但通常沒有這麼明確。

  作為旁觀者,最初接觸到這些選手並觀看他們參與的這個電視真人秀的拍攝時,我們感受到的最大衝擊就是時空的壓縮: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想法和態度就 可能發生劇變。在現實生活中,這個過程可能是幾年,甚至更長。這天早晨,所有選手一起出發,觀看評委現場評判兩隊誰輸誰贏。朱勇所在的隊落敗,他是這個任 務的主要操作者,自認為應當承擔責任。40歲的朱勇在隊中年紀最長,是威望很高的大哥,他自己擁有經營規模已經非常大的企業,參加這個真人秀在很大程度上 有玩票的意味。按他自己的説法,就是為了體驗一下自己一直創業、當老闆而從未體會過的“被管理的感覺”。在知道所在團隊輸了之後,朱勇也説自己當時在仔細 體會“輸的心態”、體悟“不如意的時刻”,但從表面看,他的心態其實變化不大。不過,決定誰去參加壓力面試的抉擇很快徹底改變了他的態度。

  第二天上午,在決定哪三個人應該為這一輪承擔責任、去壓力面試屋接受被淘汰的命運時,朱勇主動提出自己應當去。但是,決定權在這一輪的隊長代超手上。他決定,把朱勇留下,不讓他承擔任何可能被淘汰的風險。因為代超認為,如果朱勇被淘汰,團隊的實力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忽 然之間,朱勇變得非常投入。他之前來參加這個真人秀節目拍攝沒有告訴自己企業的合夥人和員工自己幹什麼去了,因為他就是想著來玩玩體驗,很快就會被淘汰回 去了,他也沒真想過自己會選上,之前一天他曾對我們説:“我不能待太久,那樣是對自己的企業不負責任”。據他介紹,他自己的幾家企業總營業收入接近幾十億 元。但在經過這次震動之後,他專程回去開會,告訴員工自己是去參加這個電視招聘真人秀了:“大家做好兩種準備,第一種是沒選上,老闆還是你們的老闆。第二 是選上了,我就要去給別的企業去打工。

  在一旁觀看極度真實卻又透明的職場,很自然地會在心裏預測、判斷接下來會怎樣發展——哪個隊會 贏,誰會被淘汰。節目劇組的工作人員私下裏也閒聊議論,他們每天與選手同吃同住生活在一起,都很關心選手的命運。不過,任憑我們怎樣猜測,最後只留下一個 感受:世事難料,你很難猜得對!難道我們的判斷能力突然降低?實際上,不可預料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時空的壓縮。它讓你立刻看到結果,與最初預測不同的 結果會在頭腦中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對於身在其中的選手,説出了自己的分析,馬上就聽到別人的判斷,帶來的頭腦激蕩可能更大。比如,在壓力面試的時候,一個選手剛剛説自己是因為沒能發揮自身的溝通優勢而在談判中失敗。但評審專家幾分鐘之後給他的總結建議卻是——“溝通技巧需要進一步提高”。

  對 所有人來説,這個被高度壓縮的時空是一面巨大的鏡子。作為旁觀者的我們也可以看到真實的管理、職場和真實的自己。現在,十個經理人中的倖存者還在繼續競 爭。這個電視真人秀節目將從5月21日開始播出,但在連續十幾天觀察這個電視真人秀的拍攝之後,我們迫不及待地想分享我們得到的8個管理啟示。

  管理啟示之一:結果最重要

  在觀看選手完成任務的幾輪過程之後,我們 才意識到這個電視真人秀的規則是“只看結果”——這正是真實商業世界中最根本的原則。通常來説,每一輪比賽由兩個團隊去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既可能非 常順利、團隊合作愉快,也可能磕磕絆絆、隊員爭吵不已,而不管會有一個怎樣的結果。然後,會按照事先商定的遊戲規則判定誰贏誰輸(如果有人在過程中犯規, 他們也會被判定為輸)。輸的一方不得不到壓力面試屋去接受質詢,追究誰該為這次失敗負責。最終,有一個選手將被淘汰。而如果磕磕絆絆、爭吵不休的那個隊贏 了,沒有人會真的追究那個不夠完美的過程。

  如果按理想狀況,大多數人會傾向於認為這樣的規則似乎不太合理。其實,這太真實了。在商業 世界中,我們每天經歷的不都是這樣嗎?最初未能意識到這一點,很大程度上是被每次比賽之後隨隊觀察的專家和選手一起開的分析總結會所迷惑了。這個會議的拍 攝過程繁複,因而也顯得很重要。它也符合我們頭腦中一貫的觀念——我們不應只看結果,也應當關注過程。

  在這個會上,參加者將討論兩隊 的成敗得失,獲勝的團隊如果有內部分歧通常會公開爭論,專家也會指出他們的問題。這看起來更像我們理想中的管理世界。無論在現實中還是這個電視節目中,輸 的隊(公司)不得不接受懲罰,而贏的隊(公司)享受勝利。從這個層面上看,在有了結果之後,過程一點都不重要。

  《巔峰營銷》這個電視 真人秀和美國商業真人秀《學徒》(The Apprentice,又譯《飛黃騰達》)有著某種相似之處。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一輪持續幾天的任務過程被剪輯成60分鐘的電視節目會是什麼樣,但重看 《學徒》,我們發現的確是:結果最重要。在《學徒》第一季倒數第二輪比賽中,兩隊的任務是賣出頂層公寓一個晚上的使用權。比爾(Bill)與坤米 (Kwame)組成的隊一直在接待看房的顧客,並與之談判。鏡頭一轉, 艾米(Amy)與尼克(Nick)組成的隊在大廈大堂的沙發上百無聊賴地打發時間,隨著比賽截止時間的臨近,他們看起來將必然輸掉這輪比賽。但最後還有 15分鐘的時候,他們看到在之前他們主辦的慈善拍賣活動中曾積極參與競拍的母女倆,幾乎在最後一分鐘,他們成功地以比對手高得多的價錢把公寓使用權賣了出 去。他們贏了,和家人一起乘唐納德•特朗普的私人飛機去一個奢華的俱樂部享受午餐。

  管理啟示之二:認識團隊致命的和諧

  在《巔峰營銷》真人秀的拍攝中,這十個經理人組成的兩個隊在競爭中一再出現“團隊致命的和諧”。我們沒有看到在西方真人秀中極端個人主義甚至顯得自私的情形,卻多次看到導致團隊慘敗的“和諧”,大概和中國文化有著很大的關係。

  從一開始,兩個隊的團隊氣氛就差別很大。由朱勇、代超等組成的黃隊一直合作愉快,而葆旭東、Bruce Wayne(溫小龍)和高速等組成的紅隊卻一直在如何執行任務上分歧很大。

  加 拿大人溫小龍只會簡單的中文,幾乎所有的討論都要經過一輪丟失大量信息、甚至充滿誤解的翻譯,溝通極其困難。溫小龍關於任何完成任務的建議也經常與團隊其 他人差異特別大。差異本來就大,加上溝通困難,溫小龍引發一次又一次觀點衝突,分歧不斷升級。在一輪比賽中,他們贏了,卻根本不能一起笑著享受勝利,甚至 總結會上還圍繞一個小問題激烈爭論。之後,葆旭東和溫小龍大概意識到問題,他們握手説,“我們相互不喜歡,但還要一起工作,不談過去。”溫小龍事後回憶 説,衝突太耗精力了,因此試圖消除它。

  在接下來的一輪比賽中,這個隊變得空前和諧。溫小龍在這次任務中被任命為隊長,隊員主動要求承 擔什麼分工他都同意,他安排工作別人也都毫無疑義地接受。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分歧,更不用説之前常見的爭吵。不過,他們卻在任務中“完敗”,隨隊 專家吳岱妮在壓力面試時對他們評論説,這種團隊和諧,讓他們失去了爭論如何把事情做對的機會。面對“避免衝突和做正確的事情,哪個更重要?”這個直擊核心 的問題,他們無言。

  逐漸浮現出來的衝突也揭開另一隊原來的表面和諧,並且最終演變成激烈的衝突,引致失敗。先是在一輪任務中,在分歧 越來越大後,朱勇問:“我問你一句,聽你的還是聽我的?”“我是隊長,當然聽我的!”朱勇摔門出去了。在接下來一個任務中,隊員之間的衝突到了隊長不得不 利用正式權威壓制的程度。在決定誰去參加壓力面試時,朱勇很痛心地説,“我們這個團隊,沒有經過激烈的衝突,所以可能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在這 裏,過去的和諧也是致命的,因為它掩蓋了問題。

  管理啟示之三: “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領導者vs隊員

  假設你是這十個經理人之一,你就會發現,你至少能在這樣幾種情境下思考“我在團隊中的角色”這個問題:當你被任命為隊長時,你該如何做?當你是隊員 時,你該如何做?在完成一個需要專業知識的任務時,你作為專業人士該如何發揮作用?而如果恰好並非你的專業技能所在,作為非專業人士,你又該發揮什麼作 用?

  在《學徒》中,每次的隊長是由團隊成員選舉出來的;在《巔峰營銷》中,隊長則是由企業方在每輪比賽前指定的。不過,不論隊長以什 麼方式産生,每一次成為隊長,都是對選手的領導力考驗。在《學徒》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的人是天生的領導者,比如崔伊(Troy),十輪比賽他就三次當隊 長,而有的人可能才當過一次。唐納德•特朗普問:“他為什麼當了那麼多次?”他的隊友回答説:“因為他每次都自告奮勇,所以我們就讓他當了。”

  在《巔峰營銷》錄製中,並沒有看到類似《學徒》中一再出現聲稱自己是天生領導者的場景,也還沒有相互確認“你是否認為他是領導者?”這個問題的場景。“説”可能不是一個適合中國式情景的問題,中國人大概更喜歡“做”。

  正 如領導力沒有標準答案一樣,如何做領導者和如何做隊員的問題也不會有標準答案。這十個經理人的表現是觀察和體悟這個問題的一個極好的窗口。在一開始,朱勇 和葆旭東就分別是兩個隊事實上的領導者,但他們並不會每次都是隊長(擁有正式權力的領導者),因此我們可以觀察:當他們兩個不是隊長時,他們會如何表現? 他們的領導力、主見會不會成為團隊決策的障礙?朱勇自己在公司是老闆,在人群中他一直都是事實上的領導者。不過隨著任務的進行,在如何做隊員上也發生了轉 變,他這樣描繪自己的轉變:剛來的時候是假模假式地聽,逐漸地變成了真聽,再到真的覺得對方説的有道理。

  與朱和葆兩位不同,有的選 手,在自己不是隊員時,常常在任務中置身“角落”,並不十分積極,而成為隊長時,立刻變得非常積極主動。不過,作為隊長的他們很快要面對一個艱難的問題, 如果在這個任務中別人能發揮更主要的作用,自己做什麼?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你認為自己應當是強勢領導還是弱勢領導?在這個具體情況中,你會選擇怎 麼做?在比賽中曾出現幾次“我是隊長,你得聽我的”的情景,其實在中國的現實職場中,當隊長這樣説時,他(她)可能已經部分失去了對團隊的領導權。

  當然,隨著比賽的繼續、每輪淘汰一人,團隊中誰是領導者和誰是隊員這個問題開始變得不再重要,因為在兩三個人的團隊,每個人都必須是領導者,發揮最大的作用。

  管理啟示之四: “我在團隊中的角色”:專業人士vs非專業人士

  專業人士在團隊中的角色是什麼?雖然在選手實際完成任務時他們的討論不多,卻是貫穿《巔峰營銷》前幾輪任務的最重要話題之一。在一個製作電視廣告片 任務中,由於選手A的公司從事影視方面的業務,他也很自然地被認為是這方面的專家,由他負責廣告片的創意、拍攝、剪輯。最終的失敗,很大程度上和這一點緊 密相關。選手A在輸的那天就立刻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他説:“我被認為是專家,自己也自認為是,但實際上不是。”因為那些具體事情是他公司的專業人士做的, 他可能並沒有真正做過,他的角色更多地是發現好的創意。他和總導演楊樂説起自己在這個事情上的體悟,“‘二把刀’的專家是最致命的。”

  同 一個任務把專業人士與非專業人士的這個問題其他方面也提了出來。另一選手曾經擔任廣告公司客戶總監,也有著行業背景,不過,在這個專業任務中他卻沒有發揮 作用,為了避免衝突他沒有直接説出自己的意見。另一方面,因隊伍輸了而去壓力面試屋面對被淘汰命運的另一選手,一直以來表現不多,在這輪任務中發揮的作用 也不明顯,她因而不得不接受這樣的質詢:“非專業人士在完成專業任務時應發揮什麼作用?”

  人在團隊中的角色,最終或許都可以歸結到幾輪之後企業招聘方再次提出的一個問題:作為團隊成員,什麼是盡職盡責?

  管理啟示之五: 做重要的事,把重要的事做對

  戰略、執行是在商業中經常聽到的詞彙,通常它們的含義非常豐富。而在這樣一個任務單一、時間短、近乎透明的環境中,它們的含義變得非常明確:有整體 制勝策略,比如試圖在哪幾個關鍵點上取勝;決定什麼是制勝的關鍵因素,並決定在這個關鍵點上取勝;有了整體策略和抓住關鍵點之後,接著要考慮的就是具體的 執行。

  《巔峰營銷》有一個任務是在成都為當地民間説唱藝人廖健組織一場演出,有三個關鍵評價標準:由當地娛樂記者組成的評委團對演出 打分;廖健的打分;以及演出獲得的收入。有一個隊在拿到任務之後,立刻開了一個短會,認為要在三個方面同時取勝很難,決定確保前兩個方面。他們認為藝人是 最關鍵的因素,因為他能對前兩項評價標準的結果都有決定性影響。在決策之後,他們立刻動身去拜訪廖健,和他談好演出的方式和時間。

  雖 然另一隊在事後也一致認為藝人是最重要的,但當時他們既沒有這麼想,也沒有相應地做。他們接到任務之後,回到酒店去上網,在網上找一份演出經紀合同的樣 本,為談判準備正式合同。他們也並沒有試圖通過網絡更多地了解藝人。這樣,當他們去和廖健談時,對他一無所知,讓廖健很不滿意。由於晚了一步,最佳演出時 段也被預定出去,演出勝出對手的可能性也被大大降低了。

  而在接下來的一輪比賽中,同一支隊伍則展現出了精明的戰略思維。這一輪,兩隊 分別指揮100名大學生參與者完成一項任務。這個隊預先做好充分的準備,讓學生參與者能夠多休息以保持精神飽滿的狀態,在過程中也採取各種措施激勵、調動 學生們的積極情緒。這個隊這麼做是因為,最終的事情要由這些學生演員來完成,他們是否情緒高昂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管理啟示之六: 告別“自欺心態”

  如果説戰略和事先的計劃是從一開始就應有的爭取勝利的行為,告別自欺心態則對反敗為勝相當重要。在一輪比賽結束後,無論在專家總結會還是壓力面試,隊長都一再辯解:當時的決策和行動都是為了“把事情做完”。

  當 時的情形是,在這一輪任務的截止時間到了之後,雖然第二天評委才會決定勝敗,但這個隊幾乎所有成員都意識到他們實際上已輸了。他們坐在路邊相互埋怨,心情 相當沮喪。但在結束之前,在20分鐘前他們放棄最後的機會時,他們並沒有真切地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當時還被“把事情做完”的心態主導著。

  在 現實職業生涯中,我們每個人大概都有過類似經歷,“做完”的願望勝過了“做對”的願望——我們急著要把事情做完,而不是抓住最後的機會改變,挽回敗局。然 後突然在一個時點,我們才明白,當時我們其實心裏知道自己已經輸了。這種自欺心態,一方面是壓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我們未能跳離此時此地的情境,站到未來 去看一下。

  管理啟示之七: 體會成功與失敗的感覺

  在真實的職業生涯中,我們都會經歷成功與失敗。但在《巔峰營銷》拍攝劇組這個被極度壓縮的時空中,選手幾乎立刻可以看到 自己決定的明確後果,像過山車一樣體會成功與失敗。他們可能還沒享受夠贏的滋味,幾天后就可能發現自己輸了,隊友或者自己可能被徹底淘汰出局。朱勇是個善 于反思的人,他?藎一開始就是抱著體驗“換位思考”的想法來的,在一次輸了之後,他當時表達了自己對這場真實遊戲中輸贏的態度:“可以用遊戲的態度對待成 功,不能用遊戲的態度對待失敗。”

  不過,沒有人願意敞開胸懷討論失敗的感受,因而我們無從知道他們真實的想法。但從幾次他們逐漸接受自己輸了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的影子,或許能從中學到該如何接受和面對失敗。

  第 一個例子是,一個隊輸了,他們並不承認,幾乎一致認為如果在另外的環境中進行最後的評判,他們會贏,他們也相信自己會更好。不過,在不到24個小時裏經歷 對失敗隊伍的懲罰過程、專家總結會、選擇隊友去接受淘汰這些一波又一波的外在壓力之後,他們逐漸接受了結果——隊伍輸了。不過在口頭上他們並沒有接受這一 次失敗,還在尋找藉口。看到他們的變化,我們問隨隊專家余博士,難道他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一輪徹底輸給對手嗎?“時間!時間!你知道中國人,都好面子, 讓他們承認失敗需要時間。”余博士説,他接著反問道,“他們都是極其聰明的人,怎麼可能不知道?”

  再接下來的一輪比賽,輸的隊反應更 加激烈,一輪又一輪本應迫使他們面對失敗的過程反而讓他們更加不接受輸了的現實,對比上個例子中輸了的隊的反應,這次這個隊找到了一個看似更有力的“借 口”:他們認為遊戲規則不公平,他們強調是外部原因讓他們輸,並且贏的一方沒有“遵循誠信底線”。公平地説,他們的理由站不住腳,但在一次次重復中他們説 服自己相信了。到了最後時刻,在壓力面試中決定誰被淘汰時,他們也與企業方、專家發生激烈爭論,一次次爭辯細節問題。最終,在宣佈誰被淘汰後,出現了一個 出乎演播廳裏所有人意料的情形:被淘汰的選手離開,而留下的兩個大男人開始抹眼淚,他們最終是“被迫”著接受了這次失敗。

  節目劇組的工作人員都非常關心比賽進展,也在反思,一個工作人員看了這個場景之後説她最大的啟發是,“失敗之後如果不知道反省,損失最大的是自己。”這篇文章寫的第一個管理啟示中説的是,這個真人秀的規則是只看結果,而這個啟示則是如何對待結果,它同樣重要。

  管理啟示之八:情境轉換 置身其中的抽身而出

  説到底,這個真人秀最本質上還是一個“遊戲”,這些職業經理人離開了自己的職業環境在遊戲,不過,所有倖存者都玩得越來越投入。陶叔蔚一直做風險投 資方面的業務,個性相當冷靜,也可以説沒有真正投入地玩,不過在她第一次被選擇進壓力面試面臨被淘汰的命運之後,她發生了轉變,她説,“嘿,玩真的了!我 倒要讓他們看看我的實力。”事後她告訴總導演楊樂説,她那天在壓力面試中的表現是拍攝以來表現得最好的,因為感受到壓力和競爭,她把自己的潛力全部調動起 來。

  不過,這個遊戲只會持續幾個月,他們總是要抽身而出。當他們能夠離開遊戲情境時,想法也就立刻發生奇妙的突變。紅隊的選手高速雖 然一直在遊戲中,但是在這些選手中,是她第一個對我們説起離開遊戲情景的想法。她是個非常職業的人,每次真正做任務的時候非常投入,但在任務之外她似乎就 立刻站到了局外。她一直期望早被淘汰,最初見到我們的時候她説了一個比喻:這個過程太認真了。就像談戀愛,如果沒有緣份早分可能更好,情到濃處時再離開, 是撕心裂肺的感覺。

  我們也真正看到兩個人有前一分鐘還在遊戲中,後一分鐘被淘汰立刻變成局外人的轉變。一個選手在被淘汰之前,他説, 我想得到這份工作,企業也覺得我適合,我不是玩。我今天這樣做是要看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要留下我。在壓力面試後他被淘汰了,他的想法立刻變了,他説:我應該 知道,他們不會給我這份工作的,我真應該讓自己留在遊戲中,繼續玩,增加曝光機會。

  另外一個選手也相當投入,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曾經 激動到把手中喇叭碰掉在地上。而據當時在場外觀察的專家看,也可能是扔在地上的。不管真實情形是怎樣,可以看出當時他非常投入,沒空關心自己在鏡頭裏的形 象。在他被淘汰離開比賽的情境後,他的視角立刻發生變化,他請隊友向劇組解釋一下,當時真是失手把喇叭掉在地上,但鏡頭裏如果拍下來可能會導致誤解,如果 播出去“太毀形象了”。

  “探班愉快!”在拍攝現場遇到一個朋友,他對我説了這樣一句話,這個時候,我才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也仿佛走進一個龐大無比的電視裏面去了,東張西望。我被他這句話拉回了真實情境,這8個管理啟示就是我在局外看這個真實而又虛幻的真人秀的真切體悟。(經濟觀察報 方軍/文)

責編:福偉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