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莫扎特我原來聽過,排戲的過程當中,聽得比較多一些,原來也聽過一些。我是因為我不大懂,就是亂聽。古典的,現代的,都聽一點。
作曲家也好,戲劇家也好,文學家也好,我覺得天分是主要的,努力是後天的東西。所以可能莫扎特被稱為“上帝的寵兒”是從這出來的。
天才的命運恐怕都是這樣,都會遇到天才的殺手,也會遇到蠢驢的殺手,總會的。妒嫉心,這是小的。比如各個領域出現一些個人才,所謂的妒嫉,那是普遍存在着,但真的一個天才出現的話,肯定會有天才的殺手。
我覺得沒有發展,就沒有繼承,在各個領域裏,我覺得沒有發展或者沒有反叛的精神,沒有超越,絕對不行的。不止是音樂,其他各個領域都是這樣的。
我認為在藝術創作上,我很坦率地説,天賦是主要的。莫扎特不是因為他整天努力的爬音符,就成為莫扎特,可能在玩的時候,無意當中出現的旋律就出來了。
家裏沒給我戲劇基因。我真的沒多少,我父親喜歡拉弦,京戲拉弦,有時候禮拜天休息,把一些朋友,喜歡戲的那些票友,敲鑼打鼓,唱一唱,打一打,跟媽媽看看戲,從小接觸的也是這個,沒多少戲劇基因,沒有。
人如果真的認識死亡,他才知道生命的價值,就是人超越了生死的界限,生死的概念,他才能認識生與死的價值。我還沒達到。
我覺得真正的藝術家是應該就是有感而發吧,哪怕是個激情也可以變成音符,愛也可以變成音符,恨也可以變成音符。
原來古典音樂賣票很困難,現在看音樂節,請一些世界的大家來演奏,觀眾還不完全都是一些好像為了時髦才去的吧,真正熱愛音樂的人還是有的。
幹嘛把古典與現代分得這麼清晰,而且藝術的門類都可以打破,現在談戲劇只是一種戲劇恐怕不完全是吧,它吸納了各種因素,比如音樂,甚至於其他的,戲曲,雜技等等,那麼同門類的古典音樂和現代音樂為什麼不能融合,我覺得這個只要你融合得好就可以了。
責編:芊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