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這件藏品為玉質,長13.8厘米,最寬處為2厘米。共有六節,中間四節表面裝飾有回紋,頭尾兩節均為龍頭狀,六節之間由一根鐵芯穿成一個帶鉤。整件器物玉色瑩潤,保存完好。 |
| |
收藏者:王繼綱
| |
藏品來歷:這件玉帶鉤是家裏老一輩傳下來的,分為六節,然後通體刻着花紋。
相關背景資料:玉帶鉤的起源從目前出土的情況來看,最早的是從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發掘的,戰國至秦漢是帶鉤最流行的時期。戰國玉帶鉤造型變化較多,鉤身多為窄長條形,側視鉤身彎曲呈“s”形;鉤首雕螭首的最多,另有龍首、素首等等;尾部一般作方形和圓形;鉤身下有一凸起的釘,形狀以長方形和橢圓形兩種為主。戰國玉帶鉤表面多裝飾勾雲紋、谷紋、凸弦紋等等。兩漢時期,帶鉤的形式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大量的異形帶鉤。漢代玉帶鉤曲線優美,棱角分明,鉤首除原有的螭首、龍首外,新出現了鴨頭狀等新式樣。鉤身素面較多,有紋飾的仍然以勾雲紋、谷紋、菱形紋為主。此外還有用淺浮雕、高浮雕在鉤峰處琢龍、螭、雲頭形象的,這類鉤見於西漢早中期。
| |
鑒定專家:於明 北京市玉學玉文化研究學會副主任
| |
專家評述:這是一個西漢白玉多節玉帶鉤,這件玉帶鉤呢,目前在咱們國家非常稀少,它有兩個特點,一個特點呢它可能是小料大做,在西漢時期,人們得到一塊玉料以後,他想做一個玉帶鉤,但是它長度或者是寬度不夠這麼大,他就把這塊長度不是很長的玉料切成幾節,然後把這幾節分別製作好,然後用一個鐵芯穿起來,這個小料大做呢也是我們國家玉器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玉器史上製作工藝一個重要飛躍。第二點呢就説這個玉帶鉤,它表現了一種很深刻的文化現象,也就是説當時的人呢把一個很小的東西,製作的活龍活現,所以這件作品呢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鋻於這件作品,在全世界都非常稀少,而且保存的非常完好,所以我們專家評估團,給了一個非常低的市場參考價位,60萬元。
專家鑒定團估價:600000元人民幣
| |
責編:趙?博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