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藏品特徵:這件藏品橫52厘米,縱17厘米,扇面左側畫有水墨山水,右側為書法。扇面的左側還有兩方印章,印文為“抱石之印”,“抱石私印”,扇面正中有印文“往往醉後”,“抱石”。 |
| |
藏品名稱:傅抱石山水書法扇面
收藏者:符國芳
藏品來歷:今天是受我一個朋友之托帶來這個藏品,這個是在12年前在廣州的一個拍賣會上拍來的。那個時候是三萬塊錢拍來的,當初拍的時候呢一方面這是因為是傅抱石大師的作品,所以呢很值得收藏。另一方面也是從這個字畫本身來看,它是由書法跟山水畫共同組成的。所以呢也是覺得一個很特別的作品,所以當時就是就決定買下來收藏,其實今天我也是帶了兩個疑問來這裡,就是説從這個書法上“即從巴峽穿巫峽,下了襄陽便洛陽”但這個洛陽呢就變成了小字,另外一個呢在這邊還有小字的這個地方,是有一個小寒,一個是四月,所以我不知道就是説這兩個同時出現在這裡面有沒有什麼來歷,或者是有些什麼講究。
藏品特徵:這件藏品橫52厘米,縱17厘米,扇面左側畫有水墨山水,右側為書法。扇面的左側還有兩方印章,印文為“抱石之印”,“抱石私印”,扇面正中有印文“往往醉後”,“抱石”。
相關背景資料:傅抱石在山水畫上成就巨大,藝術上崇尚革新。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遠行寫生,推動了他創作的三變。長期深入體察真山真水,融會進他愛家鄉、愛祖國、愛中華文化的濃烈的情感,自然地擺脫了古人的筆墨。所繪雲煙迷霧,壯麗沉雄。創作章法不落常套,善於把水、墨、色融合為一體。在佈局上,他常將山峰的頂峰伸出紙外,或者頂著畫紙的上邊,不大留出天空,打破了傳統的格局,形成遮天蓋地的磅薄氣勢。他在滿紙上下充塞山巒樹木,形成“大塊文章”的結構。他還擅繪水和雨,獨創“抱石皴”法。他的人物畫也自成一格,大多以古代文學名著為創作題材。
| |
鑒定專家:徐恩存 《中國美術》雜誌主編
專家評述:傅抱石先生是我國近現代開風氣之先的一位大畫家,他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那麼這件作品呢,我們之所以確認它是傅抱石的真跡,在於它的圖章正好是傅抱石先生幾方常用章,因為這個我們都很熟悉,特別是印泥 印章的痕跡,包括紙面的這種效果經過幾十年的氧化,所以這種不是做舊,而是呢歷史塵封的結果。我們注意到,傅抱石先生在做畫的當中是很性情的,所以他題字呢題錯了,就是因為在“往往醉後”,其中有一方章就是“往往醉後”,那麼最後他畫畫肯定是不拘成法 不拘定格,那麼我用我法。所以傅抱石先生這張作品很明顯的體現出來書法和繪畫的整合,那麼書法和繪畫的整合在中國繪畫史上並不多見,常常把書法作為題字。那麼在這件扇面當中呢,書法是獨立的 山水是獨立的,那麼兩者結合起來給我們感覺就是體現了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精神,讓我們在這個小的扇面當中感受到無限的這種文化氣脈,那麼經過專家團的鑒定呢給出保守的價格28萬元。
專家鑒定團估價:280000元人民幣
責編:鑒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