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光緒青花雙龍趕珠紋大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8日 14:43 來源:CCTV.com

  藏品名稱:光緒青花雙龍趕珠紋大碗

  收藏者:王俊傑

  藏品來歷:據王先生父親給他介紹的,這個碗當年是宮裏太監偷偷拿出來當的,是死當,王先生的曾爺爺與當鋪老闆是朋友,後來就從當鋪老闆哪買了回來,一直傳到現在。

  藏品特徵:這件青花雙龍趕珠紋大碗高為9.3厘米,口徑26.3厘米,底徑16厘米。碗外壁圖案為雙龍趕珠紋,雙龍順行,張口吐舌,五爪箕張,雙目盯視火珠,作趕珠狀。周邊飾以海水、祥雲等紋飾,底部有“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

  相關背景資料:清代,由於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對青花瓷器都十分嗜好,青花瓷器的燒造集歷代名窯之大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雍正皇帝對官窯青花瓷器生産十分重視,甚至對青花瓷器的造型和紋飾都親自過問,促使了景德鎮禦窯廠不斷尋求多種技術對青花瓷器進行裝飾,雍正十三年,工匠們將新研製的胭脂紫彩用於青花紋飾中作為點綴,成功燒制了青花胭脂彩瓷器,青花胭脂彩瓷器,胭脂紫彩與藍色青花搭配巧妙,色澤濃麗卻不俗艷,使得青花加彩工藝中又增添了新鮮的顏色。然而到了道光年間,爆發了鴉片戰爭,國難當頭,清政府對瓷器的關注從康雍乾三朝的不惜工本,到道光、咸豐年間轉變成為了“限額燒造”,使得青花瓷器日益衰弱。光緒一朝,清政府重整瓷業,光緒初年曾大量燒造官窯瓷器,光緒瓷器的胎骨練泥較精,胎骨一般較重,制器,修足極為規整,達到了晚清瓷業製作的一個高峰。


  鑒定專家:楊靜榮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華義武 北京市文物局研究員

  專家評述:

  楊靜榮:他這個光緒的雙龍紋大碗確實是官窯,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品相好,尺寸大,畫得比較規整,這種龍紋我們一般叫趕珠紋,也有叫二龍戲珠的,它都是皇宮裏邊,固定的圖案模式之一,光緒龍紋呢,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跟前朝的龍紋啊,都有差距,顯得老態龍鐘,真有點像大清朝要走向滅亡的徵兆。


  華義武:那個光緒雙龍碗確確實實是光緒官窯的,這個時期是一個精品,它的尺寸比較大,第二個畫得龍紋比較規矩,第三個它的胎質比較堅實,而且這麼大的器皿更是難得,所以專家團呢給它8萬塊錢。

  專家鑒定團估價:80000元人民幣

責編:鑒寶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