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第一時間):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歡迎您第一時間聽我馬斌讀報。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話今天可以改成“一隧連通南北,天塹變通途”了。 《人民日報》説,昨天,長江上的第一條隧道經過四年零一個月的建設,終於在武漢試運行通車。武漢長江隧道位於武漢長江大橋和長江二橋之間,全長3.6公里,雙線4車道,是我國第一條開建、最先貫通的長江公路隧道。長江過江交通迎來了“江上架橋、水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維”時代。
世界上任何水下隧道都要面對“水、火、氣、熱”四大殺手,“萬里長江第一隧道”祭出了“門、逃、抽、霧”四大口訣。
第一大殺手:水。在長江底下建隧道,最怕的就是漏水。“萬里長江第一隧道”祭出了“門”字訣。隧道兩端的豎井還設有寬14米、高5.4米、厚0.34米的防淹門,萬一遇到不可抗的外力(如戰爭)而遭到破壞,防淹門可攔截江水,防止江水經隧道“倒灌”城市。據介紹,長江第一隧道可以做到三個百年:防洪標準是一百年一遇,最高可抵禦300年一遇的洪水,並可抗6級地震,設計使用年限也為100年。
第二大殺手:火。隧道工程最怕的就是發生火災,任何工程都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里長江第一隧道”念出“逃”字訣,在車道左側的地面上,每隔80米就有一個逃生通道口,即使是停電時,這扇重達200多公斤的防壓門,也可單人徒手拉開,因為拉手上安設了類似于汽車方向盤的手動助力裝置。一跳進通道口,就是一個3米左右的橙色滑梯,幾秒鐘內就能滑到隧道下的逃生通道,沿著這一通道最多20分鐘就可撤至長江兩岸。
第三大殺手:廢氣。這3.6公里的隧道裏,不用説火災引發的煙塵,就是説汽車尾氣也能把人熏個好歹的。“萬里長江第一隧”開動“抽”字訣,在隧道裏建了兩座40米高的風塔,與隧道頂部的數臺大功率抽流風機相連,廢氣將通過抽流風機向上輸向風塔,再由風塔排向40米的高空,經過稀釋後擴散,噪聲及空氣污染均可大幅下降。
第四大殺手:熱。武漢本來就是四大火爐之一,再加上隧道內的廢氣在排放的過程會産生熱量,聚集到隧道出口,溫度急劇升高,甚至可達到40攝氏度至50攝氏度。為此,“萬里長江第一隧”開動“霧”字訣,在隧道內部噴灑“細水霧”,並在多個斷面形成“霧簾”,讓霧滴在揮發過程中把熱量帶走,對隧道內部進行適度降溫。
據説,在1955年開始建設武漢長江大橋的時候,曾提出過一個口號:“集全國優秀人才,建長江第一大橋”,光準備工作就用了五年的時間,而這次“長江第一隧道”施工只用了四年零一個月。您想體驗科技的發展進步、時代的變遷,元旦期間就去坐車走走“萬里長江第一隧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