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第一時間):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歡迎您第一時間聽我馬斌讀報。
天越來越冷了,不知道四川災區群眾的新房蓋得怎麼樣了。 《中國經濟時報》説,前不久,四川什邡市紅白鎮峽馬口村的不少村民,都買了村裏在山上的集體林木,準備修建木頭房子。莫非是村民們習慣住木頭房子?幾位村民道出原因:建材價格太高了!磚塊在地震前每匹賣2毛5,現在這裡買到的磚最低價是5毛7,往偏遠處,農民自行採購的價格有7毛多;水泥,外邊賣300多元一噸,北川要賣到500多元一噸,鋼材,外邊賣3600元一噸,北川則賣到5600多元。原來是無良建材商壟斷價格,大發國難財!
災後重建對建材的需求確實大,但當地幹部也説了,如果建房子的速度放緩點,依照三年的重建計劃,明年有更多的廠家生産,價格應該不會這麼高。那大家為什麼偏要擠在這節骨眼修建呢?一位身在四川綿陽市蘆溪鎮的網友,就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發帖揭開了原因。他説,各地政府紛紛出臺了春節前完成多少農房重建的指標,現在修都有補助,家裏2、3個人的補助是1萬2,3、4個人的補助是1萬5,不修房的話就只有1千多,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那你修還是不修?原來修個一樓一底的錢,現在最多只能修個平房,所謂政府補助的1萬多,其實全給材料商補助了。
對此,今天的《新華社》就説:《災區建材價格瘋漲凸顯政府責任》。出現這種情況,除了加強市場監管、嚴懲“哄抬”價格行為,政府也要在擴大生産、加強協作、發佈信息等方面有更多的作為,比如激勵東部減産、停産企業“轉戰”災區。3年4萬億的投資總額中,災區重建投資就有1萬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光是譴責和嚴懲無良商人也許只是治標,和政府的理性重建雙管齊下方能標本兼治,天寒地凍的,別凍著孩子,別寒著他們的心。
下一條,
先來看一張照片,這麼多人舉著個橫幅,上面寫著:我們貧苦百姓不忘你--王守權書記。這幹嘛呢? 《天府早報》説,這兩天,網友“西楚刀客”的一篇博客很火,叫《縣紀委書記卸任,百姓“萬民傘”相送》。博客飽含深情地介紹了縣政府樓前的“感人一幕”:“數百群眾自發地排著整齊的隊伍,撐著萬民傘,打著清官旗,有風燭殘年的老人,有步履蹣跚的殘疾人,有從外地匆匆趕來的打工仔,每個人都在期盼著能再見見他們的恩人——王守權。他悄悄地走了,正如他悄悄地來,帶走了泗洪百姓的敬仰,卻不帶走一片雲彩。”博客裏説的王守權,就是泗洪原紀委書記,即將調任宿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不過,這篇飽含深情的博文卻遭遇了網友清一色的質疑:且不説寫博客的正是該縣縣委宣傳部的一位幹部, “寥寥十幾人,哪有數百人啊,而且看上去都是些機關幹部,有炒作之嫌。”“奇怪,所有的錦旗都是一個模式,批發的?”
僅憑一篇博客和幾張照片,無法判斷事實的真相。不過《揚子晚報》就分析“萬民傘”為什麼感動不了網友。究竟是網友見慣了官場秀和造假,思維有了定勢,還是宣傳幹部的“思維定勢”出了問題?如果對同一事物的感受出現了截然相反的結論,那要麼是被評價的事物確實存在問題,要麼就是評價的標準和動機有問題。
咱再來看看當事人王守權的回應。 《新聞晨報》説,王守權説自己曾接到泗洪有關方面的電話,説“要給他搞個有影響力的大動作”,他後來才明白,所謂的大動作就是百姓打旗送行的場面。對此,王守權説:“我只是做了幹部應該做的事,這個動作不正常,説明社會有問題,值得我們思索。”
萬民傘沒有感動我,不過,王書記這幾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只是如果這個動作不正常的話,也希望有關方面能給個正常的説法。
這個冬天對於公務員來説也許不太冷。 《經濟觀察報》説,為擴大內需,這個冬天成了公務員的“薪動季”。日前一些地方公務員紛紛加薪,而更大範圍的第二輪調薪可能在明年漸次展開。咱來看這張圖,11月中旬河南省獲准將全省公務員平均每月津貼補貼增加300元。緊接著河北唐山公務員津貼補貼總水平在上年基礎上人均每月提高600元。安徽六安、內蒙古赤峰、通遼等地也是紛紛的緊隨其後。人家説了,這是刺激消費的措施之一。公務員是“薪動”了,大家的心也“動”了。
《中國青年報》認為在這個急需擴大內需的冬天裏,《此舉必然刺痛民心》。經濟寒冬裏,比刺激經濟更重要的是振奮民心,而振奮民心的最好方式便是“官與民要同甘共苦”,抱團取暖才能真正贏得百姓喝彩,公務員階層應該是這個“團”裏的一分子。
在這個全民勒緊腰帶準備過冬的時候,公務員有一萬個支持減薪的理由,卻找不到一個支持加薪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