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第一時間):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歡迎您第一時間聽我馬斌讀報。
繼續關注華爾街風暴。
之前我們給大家讀過,這次金融風暴讓很多富豪的身家縮水,而《京華時報》説,胡潤最近緊跟“潮流”,乾脆發佈了個“縮水富豪榜”。在縮水富豪榜上,名列第一的是中信泰富的榮智健,財富縮水達到85%,玖龍紙業的張茵財富縮水83%,位居第二。縮水榜上的前20位富豪,財富縮水總共1315億元,平均縮水比例50.47%。當然,縮水歸縮水,瘦死的駱駝還是比馬大。
小小的存錢罐也從側面反映了金融危機對生活的影響。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了,新加坡造幣廠每到一段時間都要對回收硬幣的數量進行統計,它發現最近兩個月回收的硬幣數量猛漲了三到四成。造幣廠説,經濟形勢不好,普通民眾存在“每分錢都得充分利用”的心理,於是把零碎硬幣集到一起換成鈔票的人數就多了起來。而新加坡造幣廠最近專門組織人到民眾集中的地方為大家免費零錢兌現整鈔的服務。金融危機讓原來大家不重視的小錢也珍貴起來了。
小錢也要省,那些專門教人如何省錢的人甚至成了大家推崇的偶像。 《成都商報》報道説,最近,《邁阿密先驅報》記者納塔莉被美國民眾譽為“省錢教母”,她在個人博客裏發表了“節儉宣誓”,並教給了十大生活中的省錢絕活,包括將每天的淋浴時間從15分鐘縮短到10分鐘,一年可以節約102美元,將熱水器溫度從60度調到48度,一年可省75美元,自己煮咖啡,比去星巴克買拿鐵一年省912美元,使用飲水機而不買瓶裝水每週能省5美元等等,蚊子也是肉,小錢也是錢。
光從小錢上著眼畢竟解決不了大問題,有些人就打起了房租的主意,這可是一筆大花銷。 《新民週刊》報道説,下班了,深圳的陳先生並沒有走,而是等到八九點鐘同事差不多都走了,他去洗手間洗漱,然後洗衣服,晾曬到樓頂。晚上他會以沙發為床,辦公室就是他的家。為了省下每個月上千元的房租,越來越多的單身年輕人開始以辦公室為家了。很多公司的領導也比較開明,並不反對,畢竟沒有妨礙到大家,還可以隨時找得到人,挺好。
金融危機也讓一些主打節儉理念的生意加快了進入市場的步伐。 《環球時報》就報道説,近日,德國的烏爾姆市,一家公司推出了一種全新的“汽車共享”業務,市民只要登記成會員,駕照裏會就會植入一塊電子芯片,透過擋風玻璃後的判讀機就能開啟車子,然後按照時間進行計費,用戶使用完汽車也不用停到原點,只需要放在市內的任意停車位上就可以,車內有GPS定位儀,下一個用戶可以通過電話或者電腦就可以方便的找到汽車的精確位置。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這樣的租車業務比起養車的費用肯定是省多了。
當然,最重要的生活態度還是要樂觀。來看這張圖片,這位彈著樂器的老人名叫金•史楚默,今年63歲了。受金融風暴影響,他經營的藝術店舖生意減少很多,他一度十分沮喪,後來他覺得必須做些積極的事情去面對逆境,於是決定創作一首音樂作品,最後還親自從他的家鄉來到華爾街自彈自唱,希望像他一樣受到金融風暴打擊而情緒低落的美國人,能面對困難重新振作起來,共渡難關。
金融海嘯驚濤拍岸,卻掩蓋不住樂觀的歌聲。就像是感冒,來的時候很難受,但康復之後,一切都將正常進行,讓我們積極的迎接金融風暴吧,天,塌不下來!
經濟頻道特別節目《直擊華爾街風暴》還在繼續,來看各報都在關注什麼?
《上海證券報》分析説,《亞洲股市正在慢慢擺脫華爾街陰影》。美聯儲降息,亞太股市出現了井噴行情,華爾街跌的時候,我們卻出現大漲。這種背向而行情景,説明我們這些受金融危機危害並不大的經濟體,可能會以此為契機,慢慢地走出華爾街的陰霾,讓我們的市場信心重新回歸。
《金融時報》探討了《熱錢會不會再次流入中國?》。綜合看待這個問題,就我國的出口而言,預計明年中國出口會進一步減緩,甚至出現貿易順差逆轉,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利差所帶來的外部資本流入壓力。
繼續。
來看照片,這房子猛一看像理髮館,其實這是長沙的一處會所。這個會所的業務可不一般,它專門為官員進行商務形象策劃,除了外在形象,還包括身體語言、姿勢儀態等等,凡是人際交往中的一切行為規範,人家都給您想到了。普通形象策劃要幾千塊,而私人形象顧問更是高達2、3萬。雖然價格不低,還是吸引了不少當地官員的光顧。此事也引起了不少爭議,贊同者認為官員對個人形象的重視折射出一種社會責任感,值得肯定。但也有反對者認為,官員不必太在乎形象,衣冠楚楚可能會離群眾更遠。
今天的 《時代商報》就認為,《官員“千般秀” 不如有“內秀”》。作為人民公僕,最重要的是要為民解憂,做好服務。形象好不好,並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要不然我們直接找那些明星做官得了。
官員注重形象從理念上是一個進步,但是,官員最重要的形象還是為老百姓做實事。另外,我還關心,這幾千甚至數萬元的“形象包裝費”可一定要自己掏啊!
繼續。
房産開發商最高興的是多賣房子,可最近成都一家房産開發商卻打了一起官司,而原因竟然是認為有些業主不該買自己的房子。 《中國青年報》説,原來,這家公司發現,在自己開發的經濟適用房小區內,有7位業主不符合申購資格,有的擁有兩套以上房産,有的享受過政策性住房優惠,還有的年收入高達百萬。有人就問了:房子賣出去就行唄,一貫精明的開發商怎麼管起閒事來了?原來,這家公司開發的這個小區,一部分為經濟適用房,一部分為商品房,前者比後者便宜將近一半,這些人本來是商品房的潛在客戶,現在因為買了便宜的經濟適用房,當然商品房賣的就少了,這買賣虧大了!所以,房産公司就把成都市房管局告上法庭,要求撤銷這些業主的購買資格。
對此, 《河南商報》就説,這罕見的“開發商告房管局”的關鍵在於:除開發商外,找不出對違規申購現象提起訴訟的主體。作為被頂了申購資格的公民,卻沒有權利提起行政訴訟。這樣的行政公益訴訟困境,不能總靠罕見的“開發商狀告房管局”來解決吧?
想要真正打擊違規申購者,還是得靠制度、法規的完善,讓他們沒有空子可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