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漫談:英達談新劇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15日 15:28)
主持人:你現在這個身份很多,導演、演員、主持人、製作人,你更喜歡別人怎麼稱呼你?
英達:只是導演,我想。因為其他的在我來説,都是一種副業,串一把。
主持人:但是這次在這個《稅務所的故事》裏面,你好像不光是串了一把,好像有這種慾望説我要到鏡頭前去演戲去。
英達:沒有,我還真沒有這慾望。這個咱們説實話啊,那個投資方非讓我演。我就説特不真誠,確實是他們非讓我演。
主持人:為什麼覺得沒有人可以代替你?
英達:也不是,也不是。因為他們這一次想法我覺得挺奇怪的。他們説,就是稅務所這個情景喜劇呢,希望是一個以前我的情景喜劇當中都沒有主演過的。換句話説,對觀眾來説完全都是新面孔。英達來演本身這個想法,它確實是一個這樣的想法。我以前沒有演過,而我對情景喜劇呢,還是有一點經驗地。
主持人:你以前也導過像這個《起步停車》,還有《候車大廳》,這也屬於一種專類性的喜劇。這次《稅務所的故事》跟那兩個題材相比,你覺得有什麼區別?它的難點在什麼地方?
英達:基本是一樣的,都是行業篇。但是以前你看我們拍的,像駕校啊,像你剛才提到的候車室啊,都是這種行業性質的。但是就是和你剛才提到的其他幾個行業篇相比較而言呢,這不好拍。因為其他行業……
主持人:你想怎麼説怎麼説。
英達:當然也不能想怎麼説怎麼説,但是基本上想怎麼説怎麼説。但是稅務部門它是一個執法機關,它裏邊的人得政策,這個把握得注意,不能夠就像其他的就是説出一兩個比較可笑的人物,比較滑稽,比較搞笑,比較各色的人物。比如説,也不一定是壞人啊,就像候車室裏的王秀花,那樣的人物你就不能讓她出現在稅務所。
主持人:那這回你也用了一些新面孔,像這個梅婷。她根本就沒有演過情景喜劇,別説情景喜劇,連這個喜劇都沒演過。
英達:這個你説的不對,情景喜劇梅婷是演過的。
主持人:梅婷是演過嗎?
英達:我們在決定想請梅婷來演這部戲的時候,我們就,大家都有這樣的顧慮。説梅婷那個……
主持人:演的都苦兮兮那角色?
英達:苦,老哭的戲。哪有笑的戲,然後經常就是人家老打她的那種。
主持人:那怎麼就想到用她了呢?
英達:用她也是多方面考慮了,於是乎我們在拍這部戲之前,在決定她之前,我們先請她來在我們其他的情景喜劇當中啊,就客串了一把。我們當時拍攝一部戲叫《帶着孩子結婚》,這部戲現在也快播了,我們就請她在中間客串了一個演蔡明的表妹這麼一個角色。演的不錯,她演的不錯,所以堅定了我們的信心。覺得真行,梅婷是一個……
主持人:可塑性比較強的。
英達:可塑性很強的演員,她不光能演那種悲情的苦戲,也可以演喜劇。
主持人:你覺得啊,你現在可以稱作是中國情景喜劇的一個領跑者。你周圍也有很多朋友現在也正在搞這個情景喜劇,你覺得未來幾年誰會是你最大的這個競爭對手?
英達:其實真正的競爭對手都是我自己。因為你做情景喜劇也好,或是做其他的事情也好,你不能老看著旁邊的人,然後這麼去跑。這樣跑是跑不好的,只要你戰勝了自己,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那麼就是你最好的水平了。
主持人:那我們的觀眾對英達也有一些問題,咱們現在聽聽他們是怎麼問的。
觀眾:現在一般來講的話呢,適合年輕人看的喜劇片比較好拍,我是這樣感覺。適合老年人看的喜劇片的話,可能難度要比較大一點。我不知道他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法?
英達:我覺得多給老年人拍可能是一個非常好的出路,尤其情景喜劇。
主持人:《重返青春》好像剛才您提到的就是這一類的。
英達:對,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寫老人院的故事,那也很有意思,他會將在屏幕上看到所有的演員,是那個青衣也好,花旦也好,全都是老頭老太太,一水的老頭老太太。這個非常怪,從視覺上給觀眾衝擊挺大的。
觀眾:您作為一個現在40多歲,事業有成,在您心目中覺得什麼是最重要的?
英達:我認為家庭最重要。如果再具體點兒的話,我認為孩子最重要。那個不知道我老婆是不是心裏有點兒生氣啊。
主持人:還是覺得孩子最重要?
英達:對,我覺得真正有意義的其實只有孩子,只有自己的基因和自己的家族和自己的事業,自己的理想,包括自己的一些文化和標準吧。這個標準包括藝術上的標準,包括為人,做人上的這些標準會隨着孩子往後傳下去。能在你死的時候,嗯,看見自己曾經創造一個東西還在那裏,而且甚至比你想像的還要好。
觀眾:現在不知道他幹什麼?現在一直沒看他怎麼演了,最近。
英達:這個觀眾這個説的話使我很慚愧,我還以為我最近暴光太多了呢。一直在主持節目,觀眾還是覺得你暴光太少。好多人都批評我,説英達你作為一個導演,應該老藏到幕後,很神秘的。你老在那主持節目去,那不,那不變成跟你一樣了嗎?
主持人:現在好像英達的每一部喜劇出來,大家都會給它和這《我愛我家》做一下比較,做一下對比,因為那個印象給大家太深了,就覺得一齣來誰都那麼有彩,就那麼逗,那你有沒有做這種比較?
英達:你就説作為我自己,不比較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我並不想比較,架不住很多人不自然的就會放在一塊比,就像你這樣的人,你老提醒我。但是總體我也認為,我沒有拍出超過《我愛我家》,甚至多數作品離《我愛我家》還有一定距離,這該怎麼辦?我覺得這個也不是説一個特別值得發愁的事情。因為首先情景喜劇又不是説要拿獎,衝擊奧斯卡一個什麼東西,本來就是大家每天的精神家常菜。
同期:《我愛我家》片段
主持人:那我提個建議你可以比如説既然大家對《我愛我家》印象這麼好,你可以拍續集啊。
英達:這個事我可堅決不能幹,你見過什麼續集超過它原來的嗎?有可能從經濟角度來説超過,斂一大堆錢,我斂那麼多錢幹嗎?我們只聽説狗尾續貂,我們倒沒聽説過貂尾續狗的。為什麼?那是不可能的幾乎。況且,你説像《我愛我家》拍的好,功勞在誰?在我一個人嗎?決不。實際上真的從這部戲本身的貢獻上來説,我並不是最大的。貢獻最大的是它的編劇梁左,梁左都不在了,我在這續《我愛我家》,我不是瘋了嗎。梁左現在就算活着,我們倆也會異口同聲的説:“《我愛我家》咱別續,誰要續咱們跟誰急!”
責編:張競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