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第10放映室 > 正文

電影過年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21日 16:58)


  電影過年

  (演播室)

  送走2004的最後一刻,我們迎來新年明媚的第一春。此時,當我們在記憶裏尋找哪怕很近、很短的瞬間,都有可能被我們貫以“去年”的稱謂。其中,歲月所飽含的意味又怎能不讓我們感慨萬千。年,引領著我們走過一個個四季,穿越一個又一個時代。當我們翻開近百年的中國電影畫卷,不經意中我們會驚訝地發現,年是那麼清晰、那麼具體、那麼生動地存在於膠片之中,與百年中國的命運緊緊相連。她曾那麼苦澀,卻也那麼不屈,她曾那麼失落,卻也閃耀著鳳凰涅磐的光芒。

  我們很多人已經無法形象地説出1934年的人們是怎樣過的年,同樣也無法體會到1945年的人們又是在怎樣的心情裏過的年,電影會向您再現這一切。在發黃的膠片上,年或許成為一個喜喜樂樂的大背景,或許成為推動故事發展的環節。有時,年還作為一個隱喻時代的象徵,還有時年甚至直接成為影片故事的主題。

  早期中國電影裏紀錄的年,散發著苦澀和無奈,在動蕩病態的舊中國,年往往充滿了悲劇色彩,節日的喜慶和時代的不幸總是撞擊出震撼人心的火花。社會的黑暗與人物的無助在春節的大背景下被映襯得十分鮮明。

  影片《壓歲錢》是在1937年農曆春節上映的。故事的發生恰好實在年三十的晚上。影片以一塊壓歲錢在不同人物手中的流轉過程,把舊中國的市井百態、各色人物展示得淋漓盡致。年在這部影片中是傷感而冷漠的。

  在影片《小玩意》中,主人公一生奔波卻家破人亡,最後在除夕的爆竹聲中走向崩潰。這些便是年在中國電影中的一些最早的記憶。

  民謠中,有一個“二十三,糖瓜粘”的説法,這就是指的每年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那個時候,家家戶戶在灶間都設了一個灶王爺的神位。每到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就要先向玉皇大帝去報告這一家人一年的行為,於是在這一天的黃昏入夜時分,人們就先向設在灶間的灶帝神龕敬上一炷香,然後供上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據説是為了讓他先甜甜嘴,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説一點好話。

  在一些後來攝製卻也以舊中國為時代背景的影片當中,年也包含著相同的意味。

  (《祝福》片段)

  孤苦伶仃的祥林嫂被認為是剋夫剋子的女人。在魯家上下祭灶拜神的喜慶氛圍中,祥林嫂卻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影片中祥林嫂在除夕夜被驅逐出門,悲慘死去,年在這部影片當中顯得一場殘酷和陰冷。被封建禮教吞噬的不僅有像祥林嫂這樣身在偏遠農村的勞動婦女,生在官僚地主大家庭裏的覺新和瑞覺也同樣面臨窒息。在辛亥革命和進步思潮的影響下,年輕人熱血沸騰渴望衝破舊的習俗。可是,在這樣一個封建沒落的大家庭裏,過年的氣氛只能由高老太爺的心情來決定。

  在影片中扮演瑞覺得張瑞芳今年已經八十五歲高齡了,在老人兒時的記憶中,家裏人過年深受著新思潮的影響。

  這個後來呢,像我們這些所謂新派的人就覺得不要過陰曆年,家裏有老太太的那種才會上供,從前我們家當然也上供了,到過年就要供自己過去的那些(祖輩),從前我們是供父親吧,又不是個大家庭,那些大家庭就熱鬧啦,幾代人磕頭什麼的,我們是老早就不磕頭了,所以我母親滿革命的。

  生於軍人家庭的張瑞芳性格爽朗,由於早年參加革命,她與影片中瑞覺的命運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逃債與逼債是舊中國的工商業者對於年關的最清晰的記憶。在影片《林家舖子》中節日顯得混亂而無序。通過林老闆一家人春節前後的遭遇可以看出舊中國民族工商業風雨飄搖的淒涼命運。

  在破敗動蕩的社會狀況下,對於貧苦百姓來説,年往往成了一個關口。儘管如此,人們對過年的熱情卻從沒有改變過。在電影《白毛女》中那段關於紅頭繩的經典片段曾深深影響了幾代觀眾。

  看了好幾遍,小時候電影也少,學校老組織去看,有時候就組織重了,反正看一回哭一回。可能我這人比較脆弱。紅頭繩對我的衝擊特別大,從感官到心靈上都有巨大的衝擊力,總覺得好像那是一件特別美好的事,是喜兒那個層次的人的一種特別高層次的追求,一種理想,可能這也是民族的一種精神,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舞劇《白毛女》片段)

  (演播室)

  年在每一個中國人的想象中,應該是歡樂的、溫暖的、團員的,而年在不同的年代又無一例外地留下時代的烙印,這印記或鮮明或昏暗,或安逸或動蕩,或喜或悲…

  中國的民族電影誕生於1905年,從那時候開始戰爭的炮火伴隨著人們渡過了漫長的動蕩歲月,年在人們的記憶裏往往夾雜著慘烈的槍聲和瀰漫的硝煙。東北淪陷,華北危及,流亡的大學生發出抗日救亡的吶喊。在這個漫天飛雪的大年夜裏,在學生們悲愴的歌聲中,林道靜的思想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那麼這個電影——就是《青春之歌》——又是我的第一部戲,而且這個《青春之歌》裏面的過年,它也和一般的年不太一樣,它有它的特點。就是1931年的九一八,因為學生都特別地激憤,因為它不是一般的過年。家也回不去了,讓帝國主義佔領了,作為一個愛國的青年學生那是不能忍受的。所以他們就集中在那裏,大家團結在一起,就唱。

  1937年冬,侵華日軍兵臨徐州。1938年1月12 號,臺兒莊會戰拉開序幕。許多中國官兵沒有渡過這個新年,便已犧牲在戰場上。在影片《血戰臺兒莊》中,1938年的春節在紛飛的戰火中模糊了,就像一個闔家團圓的夢,永遠留在了很多戰士還沒有來得及閉上的眼中。

  對於冀中根據地的老百姓們來説,1942年的春節,雖然還沒有透露出全線勝利的曙光,但人們已經在這個新年裏變得堅強與自信了。

  電影《林海雪原》濃墨重彩地表現了英雄主義的大無畏氣概。除夕之夜的百雞宴,在緊張的空氣中渲染出英雄的(?)風采。影片《林海雪原》拍攝于1960年,戲裏的楊子榮在土匪的老巢裏度過了一個驚險的除夕,而他的扮演著王潤身也在長白山渡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

  我們是過了陽曆年走的,在外邊過的春節,第二年四月份回來的。那時候我在八一廠,戲裏邊有一個百雞宴也是在這裡拍的,我們生活當中也在這裡過的三十晚上。挺好,挺有意思,茫茫林海,就是外邊低溫38度,室內,我們住的森林鐵路管理局的小招待所,燒的火墻火炕。我們幾個人在一個小土炕上,演小爐匠的,演座山雕的,還有演身河道的,我,我們四個,一到室內的話都得脫了,光穿個小褲頭,好在在那兒過了三十晚上,那個三十晚上還挺熱鬧。跟工人們,演員們,大夥,是天南海北地唱的,説的,跳的,吃的,玩得挺好挺熱鬧的,雖然不像現在這麼豐衣足食,但那時候挺歡樂的。

  人們熟悉影片中的年,就像熟悉那些影片中的經典對白。

  天王蓋地虎!

  寶塔鎮河妖!

  臉紅什麼?

  精神煥發!

  怎麼又變黃了!

  嘿嘿,防冷涂的蠟。

  在描寫解放戰爭的影片中,有太多震撼人心的故事。這些英雄的群像至今還像浮雕般銘刻在人們的記憶裏。在陰森潮濕的牢獄裏,他們靠什麼維持著堅定的意志,在殘酷的鬥爭環境中,他們又是如何度過了那個黎明前的新年。

  1949年11月27日,300多名革命者在渣滓洞被國民黨殺害,1949年的春節是他們度過的最後一個節日。





  (演播室)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白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新中國的成立使人們沉浸在當家作主的歡樂之中。在反映這個時期的電影裏,年也漸漸恢復了它所應有的色彩與生機。年在新中國的電影裏總是與祖國建設緊密相連。

  共和國初創那個年代,人民沉浸在改天換地的喜悅之中。剷除剝削階級,分田分地,中國農村正在經歷著一場土地革命。影片《暴風驟雨》的導演謝鐵驪曾在湖北農村親身經歷了那場土地改革運動。他與北京表演藝術研究所的學生一起,在貧雇農的家裏度過了1950年的春節。

  那時候過年,地主到那個時候,他的福財什麼基本都沒收了。即使沒有沒收的,堆到一個地方,用封條都封起來。到土改分田的那一年,可以宰羊,那就放鞭炮。(?)

  掃塵,指的是年終大掃除的一種傳統習慣。在民間,人們把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四號到除夕這段日子叫做掃塵日,灰塵的塵和陳舊的陳因為是諧音的,所以新春掃塵的用意就是把過去的不好的運氣統統掃地出門。這個風俗也寄託了人們破舊迎新的一種美好的願望。

  1950年,朝鮮的戰火燒到了中國的鴨綠江邊。剛剛分了土地當了主人的農民工人的子弟們僅僅過了一個和平的春節就又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戰場。朝鮮戰場上的槍林彈雨並沒有影響在異國他鄉的中華兒女對年的熱情。在戰地的篝火邊,戰士們一樣吃上了年夜飯。

  在朝鮮戰場上的一千多個日夜中,有無數年輕的生命長眠在他鄉的土地上。他們沒能再與自己的親人渡過一個骨肉團圓的春節。年的美滿團員成了他們永遠的一個夢。

  從朝鮮戰場勝利回鄉的戰士變成了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工作的熱情使他們無暇體會春節這個祖輩延續的傳統節日。

  充滿革命理想的年代,人們滿懷熱情地建設著自己的祖國。過一個革命化的春節成了當時最流行的口號。

  春聯是由古老的陶符演變而來的。是傳説中的兩位神將,一個叫神圖,一個叫玉磊,根據名字從文字上演變而來。那麼年畫則是由繪畫的方向發展的結果,而以雞為主要圖案的窗花成為剪紙藝術的源頭。這些都是民間藝術,也是人們的風俗、信仰,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從朝鮮戰場上返回的另外一批官兵,還沒有來得及撣掉身上的征塵,就被秘密派往茫茫戈壁灘。他們不能向親人透露部隊的真實行蹤,不能有自己真實的姓名,春節對他們來説更成了一個遙遠而奢侈的概念。

  當時這個將軍,李雪健的這個原型,叫張玉宇(?)將軍。這都是真實的。他們有一陣過年就是在沙漠中找路。後來三五個人迷失了方向,差點渴死。然後連夜刮大風,沖天鳴槍都找不到方向。尋找他們的人通過電報知道他們迷路了就找他們。彼此誰都找不找誰。大概就是三十的晚上。當時想拍的精彩情節太多了。李雪健所演的這個馮時將軍,他們是經歷過過年,恐怕他們甭説是吃一頓餃子,他們能把他們的生命,為共和國更加地建功立業,能夠都(奉獻),在茫茫的戈壁灘上很不容易。

  1964年10月16日,中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這個歡欣雀躍的場面恐怕是任何一個新年也無法帶給我們的。

  相傳這個習俗最初是和驅趕年獸有關的。據記載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類的易燃品製成的火炬。因為南方盛産竹子,那麼這個習俗首先是從南方流行起來的。當竹子燃燒時,竹節裏空氣膨脹,引起竹腔爆裂,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爆竹的名稱也由此得來。

  五十年代初,很多大城市的知識分子和技術人員告別了自己的親人,遠赴邊疆支援國家建設。在他們當中,不乏外表柔弱而內心堅韌的知識女性,影片《護士日記》中的簡素華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們的到來為建設工地上的新年增添了更多的色彩與活力。影片中的這首插曲曾伴隨很多人渡過了自己的童年時代。也伴隨著新中國的建設者一次次送走舊年,迎來明媚的春光。




  (演播室)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白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過年啦!

  在反映六、七十年代那個特定歷史時期的影片中,年總是夾在傷痕與甜蜜,痛苦與歡樂之間的。在那個年代裏,是古老的節日讓善良的人們彼此慰藉、互相溫暖。在影片《如意》中,老校工石易海始終保持著樸素的情感,平凡人身上的美德, 燭光般照亮了壓抑的歲月。正是在這種仁愛的氛圍中,孩子們才得以渡過一個充滿童趣的新年。

  物質上的匱乏並沒有讓人們喪失生活上的信念,條件愈是艱苦,人們對年的渴盼愈是增添了許多美好的期盼。在這個風雪交加的春節,大家學會了齊心協力,共渡難關。

  除夕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一般這頓飯從長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還一直要吃到深夜。守夜也稱作熬年,為什麼這樣做,據説是為了躲避兇惡的年獸。在這一夜裏,最興奮的應該就是孩子,因為長輩們會發給他們壓歲錢,預示著來年吉利,事事如意。

  改革開放以來,日子漸漸富裕了。物質的極大豐富使人們覺得每天都像是在過年。穿新衣,吃豐盛的年夜飯,已經不再是年的主要內容。新的時代,人們可能已經不會再去祭灶,燃放爆竹,然而新春鐘聲的敲響還是能夠讓每一個中國人怦然心動。對於年的虔誠和渴望仍然強烈地保留著。生活悄然變化著,年的形式與色彩也極大地豐富了起來。這時,電影裏的年如沐春風,煥然一新。

  對於生活在祖國南方的人們來説,重溫節日的氣息是從滿街擺放得鮮花開始的。曾和破四舊一起被沖掉的迎春花市在新時期的春天恢復了。春節在新的歷史時期閃耀著奪人的魅力。古老的節日成為各種新生事物交織碰撞的舞臺。

  春節作為一年中最古老最隆重的節日,人們總渴望有一些新的東西來充實這段時光。當城裏人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了的時候,農民們對過年的娛樂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大山阻隔了人們的視線,卻阻隔不了人們對外界的想象。勤勞而倔強的二嫫終於在春節前買回了全縣最大的電視機。這給全村人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

  有人説八十年代的改革是從中國農村開始的。影片《喜蓮》的主人公比村民們更先體會到勞動致富的甜頭。作為村長的媳婦,喜蓮沒有像丈夫一樣安於現狀,在她身上體現了新一代農民的追求。科學種田給農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在對豐收的憧憬中,以喜蓮為代表的村裏人過上了一個有滋有味的春節。

  過年吃餃子的習俗據説是從漢朝傳來的。這和除夕之夜新舊交替、歲更交子的意思有關係。再説,白麵餃子它的造型特別像元寶,所以它象徵著新年發大財、元寶滾進來之意。雖然,南北的年夜飯都有所不同,但無論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年夜飯都融入了人們對明天的美好祝福。

  隨著商品經濟的概念進入中國家庭,人們對年的態度也在悄悄發生著變化。影片《過年》敏銳地捕捉到了社會轉型期人們在價值觀上的變更。在一個有十三口人之多的大家庭裏,種種矛盾和衝突都在春節這個本該是喜氣洋洋的日子裏爆發了。

  藝術家就把這個新舊更替跟春節把它融在一起。那麼我這個表現在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也意味著我們中國人告別了過去一種傳統的那種生活狀態。比如我們的經濟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麼這一點,在《過年》中我是寄希望於這樣,比如説價值觀念(的改變)。

  你去看,過年我想有很多這種印記,就是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新的跟舊的在更替,而可能有的人身上多一點,有的人身上少一點,其實你通過這個家庭你可以看到很多我們改革開放的各種人物面貌。

  吵了一架,結束的是過去舊的東西,連做父母的説到哪去玩就出去旅遊,恐怕在農民旅遊裏頭,這個過年的這一對老夫妻,是開創了農民旅遊的第一個先例。

  影片《過年》拍攝于1991年春節期間。從導演黃建中12月份拿到劇本到大年初一正式開機,總共不過一個月的時間。這部電影曾經在第四屆東京電影界上獲得過評委會大獎。電影裏的春節打動了在場的外國觀眾。而對於劇組的工作人員來説,拍戲時經歷的春節反倒有些模糊了。

  你想,我進入狀態非常快,演員一來馬上進入角色,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是在過著影片的那個年。自己怎麼過的年,我想你們可以考一考,考一考葛優他們,他們肯定也忘了那年怎麼過年的。都在戲裏邊過年了。

  那邊雪肯定比北京大。溫度也低,我記得有零下30度。別的也沒什麼了。大夥湊一塊過的,有這感覺。

  咱們所説的這個拜年其實就是一種咱們晚輩向長輩侯歲,然後也是親朋好友之間、還有鄰里之間相互恭賀新春的一種主要形式。所謂賀年,其實是咱們平輩,是指咱們平輩之間互相道賀,而且相傳在宋朝的時候,比如説如果誰家親朋好友太多,然後他工作繁忙一時抽不出身來,然後他就會派家丁攜帶一種叫飛帖的一種帖子,然後傳達到各家各戶去,來表達他的一種恭賀之情。這種飛帖,其實到了今天,也就是我們所説的這個賀年片、賀年卡。

  因為忙於拍攝過年的戲,而自己顧不上過年的還有新生代導演金琛。1998年冬天,他率領一群年輕人在青海拍攝電影《菊花茶》的同時,也在那裏渡過了一個別具意義的春節。

  就是説,本來人家設計的時候肯定是沒有這個過年的,但是因為我們拍的時候正好是過年的季節,然後我們是一月分開拍的,一月十號開拍的,然後一直拍到二月份,中間有個過年,正好趕上了。趕上了以後,我們就是做相對的調整,根據當時政府他們自己放焰火的位置,然後我們找到我們自己所要拍的位置,然後我們就把主人公請到那裏,然後我們就機器架在那,專門等他放焰火。

  在中國人眼裏,過年就意味著團聚,這是春節最重要的內容。可是隨著社會的變革和流動,人們往往又會面臨長長短短的分離。外面的世界有著太多的誘惑,很多人還沒有來的及想好以後的生活,便告別了新婚的妻子和丈夫,遠赴他鄉。而那些留下來的另一半,又將如何度過這個尷尬的新年呢?

  留下的人彼此安慰,他們無法想象自己的伴侶是如何度過這個新年的。正如離家在外的另一半,也無法想象親人此刻的生活。

  可惜戲裏面那兩個角色比較可憐,就是只有大家兩個人在吃湯圓。我希望我自己不需要那麼可憐。

  一聲聲祝福融入了中國人對春節濃濃的情愫。無論是在香港、澳門還是台灣、或國外,電影人在紀錄過年的同時,自己也在感受著各地過年的不同。但無論如何,春節永遠是全世界中華兒女共同的情感家園。

  在外國春節那個氣氛不大,在唐人街有一點點。我小的時候住在英國,我會一家人去唐人街,去看那個舞獅,還有聽那個響炮仗。可是如果不去唐人街都沒有看到,反而在香港那個感覺最深。因為有利是(紅包),有很多吃的東西,還有大年初一年初二都是很熱鬧。每個人都去別人家,玩啊,所以過年我是喜歡在香港。

  因為我父母都是山東人,所以台灣的家裏過的是非常山東式的日子,我小時候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可是後來我去過我的本省的朋友或者同學家裏,才知道他們過日子的方式,尤其是吃的東西跟我們家不大一樣。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學校裏面跟我同學吹牛説我可以包餃子給他們吃,從頭到尾包辦,他們不大相信,因為一般台灣本省人不包餃子的,他們覺得包餃子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那麼就只有在店裏可以吃得到。我説我可以做,但是我為了做這頓餃子,大概打了不下十個電話給我媽媽。從開始的程序怎麼弄,和面,自己用手工和的,然後調餡,然後搟我都可以搟的,我用一個啤酒瓶子就可以搟。然後最後真的包成了,我們在學校的廚房裏面,請了四十個同學吃了。

  (演播室)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白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走一走。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是我國民間最隆重的節日之一。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節吃元宵,這些都是全國各地的風俗。像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划旱船,這些極具南北特色的文藝形式將春節活動推向了另一個高潮。當然了這也是春節慶祝活動的尾聲。

  (演播室)

  年是迷人的,因為它是一段生活的總結,又是一個新的歷程的起點。年是令人激奮的,它提供了全新的、廣闊的未來空間,是我們改變過去、承接未來的契機。在新的世紀裏,中國的電影仍然會不斷地記錄和展示年這一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在新世紀的風采。

  中國電影與年的互動最明顯的體現便是賀歲電影在內地的興起。自1997年起內地首部賀歲片《甲方乙方》誕生後,四年來,每逢過年遍又一批製作精良、明星薈萃,洋溢著幸福感的電影裝點著節日的喜樂氣氛。這也算是中國電影工作者對年的最好的賀禮。從那以後中國老百姓在過年時又多了一種娛樂方式——看賀歲電影。

  (演播室)

  年永遠不會消失,對於中國人來説,年是一個不變的情結。膠片裏的年也會不斷地演繹下去,它將會越來越歡快,越來越精彩。我們的年也會伴隨著新世紀的步伐,伴隨著我們每一個人,直到永遠。


  首播:2月8日(除夕)20:40分
重播:2月 9日10:20分;2月19日15:10分

責編:小文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