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會對承載著自己記憶和經歷的物件懷有一種很深的感情,他們把這些物件作為珍貴的紀念品收藏起來,或者擺放在家裏最醒目的位置,這些物件,漸漸成為主人不可替代的、家居的重要構成。
主人賴亞楠:請進,是我的家,這個家就是我生活的一個濃縮,小小的空間處處都有我的生活痕跡,我覺得這樣才更像是我自己的家。
在大學裏當老師的賴亞楠對家有自己的看法,在她眼裏,家是一個收藏盒,裏面應該放著和她生活經歷有關的物件和陳設,讓她只要回到家裏,就可以和自己的經歷作伴。
沙發旁邊的老式收音機,是1930年賴亞楠的爺爺在上海購買的。在賴亞楠小的時候,這臺收音機是家裏唯一的電器,現在它是賴亞楠家中最懷舊的老物件。
主人賴亞楠:然後小的時候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聽廣播,我們那個時候聽岳飛傳,聽楊家將,聽劉蘭芳講的,很多的這個評書、評傳,我就是在這個收音機上聽的。它承載了我的很多記憶,因為幼兒的時候,就是我剛剛懂事的時候,懵懵懂懂的時候,我能夠接觸一些信息的時候,它就一直在我身邊,而後這裡面能讓我想起,很多以前跟我爺爺奶奶在一起,我們在一起生活的時候的情景,以前的那個老房子,家裏的一些情景。
賴亞楠曾經學習過漆藝,到現在她仍然鍾愛用漆畫作裝飾。十年前她大學畢業的作品,就是以北京城作為對象創作的一幅色彩濃烈的漆畫,現在這幅漆畫挂在客廳裏最醒目的位置,隨時能讓她回憶起當時的感受。
主人賴亞楠:整個顏色,我印象當中這個首都的感覺應該是很激情的、很現代的、很活躍的,本身它又有古老的中國紅在裏面,所以我把紅色作為它的基調,但是畫一畫之後就感覺沒有了,所以堆在上面,很多灰的舊的顏色在上面,所以這張畫就代表,我對當時(北京)城市面貌的一個看法。
用自己創作的作品構成家庭裝飾的一部分,賴亞楠認為是一個家必須要有的因素,因為親自動手去創作的東西總是多多少少包含了自己某一個時期的思想,而保留這些創作就是保留了一段生活的痕跡。
主人賴亞楠:所以現在很多的那個時候的作品,我現在感覺就完完全全代表我當時的心境,很直接。
因為在學校裏教授藝術設計課程的老師,賴亞楠每年總有幾次帶學生下鄉采風的機會,她從各地淘來的有些年頭的舊物品作為家中的裝飾。客廳裏一件非常特別的傢具就是她淘來的物件。
主人賴亞楠:這個是我們在江南的一個水鄉,我們開車路過那個地方,然後在水邊,然後趴著這一隻小小的船,後來我們就在村子裏頭找,然後一個中年男人是他們家的,然後我就跟他説,我可不可以要這只小船,他答應了,然後我説給他錢,然後他還有點不好意思、很跼踀,後來我又給他200塊錢,也沒有説價錢,因為他很樸實,然後也很木訥,然後它就接受了,後來這只船被我拉回來之後,放在這個地方,我覺得它也很實用。
這只太湖上的趕鴨船被運回北京之後,完全不用改造,只是立在那裏,便成為一隻連尺寸都讓主人的書櫃,船上的擋板剛好作了書架的隔斷,擺上書、點綴上裝飾品,整個書架就變得更加豐富了。
主人賴亞楠:現在感覺很實用,很多朋友都很喜歡,都覺得這個東西很特殊很好玩,但是我覺得,看到這條船呢,我也想起整個那次江南旅行的記憶。
2006年8月,賴亞楠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一位朋友那裏取回修補過的一件瓷器。
賴亞楠和朋友:“這個民間陶瓷也就這樣的補法。留下非常多手工的痕跡,是吧?”
“對對對。”
“我當時就覺得它很拙氣,這個地方漏了之後,反正現在承重應該沒有問題。”
“承重沒問題是吧,液體呢?”
“液體應該,這個密封的你看好不好。”
主人賴亞楠:擱哪兒啊?這個罐子裏是你們家最新的一個?是,這個罐子已經在外面,漂泊了三年了,我在錢唐古鎮的時候,然後到一個老鄉家裏,一個老奶奶家,她們家非常窮,然後我就是在她們家旁邊的院子裏面的一個裝垃圾的筐裏發現了這個罐子,當時整個後面是一個大洞,就全部都碎掉了,但是瓷片很整,當時我覺得這個罐子,我一眼就感覺到它是一個比較好的品相,也還比較好。
又是一樣帶著故事的物件來到了賴亞楠的家中,對於她來説,時間一天天過去,家中的東西會越來越豐富,就像我們每個人心裏的那個記憶盒子,經歷越多盒子裏的東西便越滿。
責編:丁小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