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非凡
最近,中央一套有個少兒節目日趨火爆,題目叫做《非凡少年》。單是這個命題,就夠我們想一想,到底,什麼樣的孩子算是非凡少年?
“非凡”,這個詞聽起來似乎分量不輕。成年人一般是不敢自稱非凡的,倘若是被別人譽為非凡,那多半是有什麼卓越的成就。而孩子就不一樣了,至少,每個孩子在自己父母的眼中都應該是非凡的。但是如果要對“非凡少年”下一個概括性的定義甚至做一番具體描述都很困難。
也許有人認為低齡兒童就可以有水準較高的一技之長,比如會演奏某種樂器,會跳某種舞蹈,掌握了某些繪畫技巧,就是非凡少年了,我們姑且稱為“才藝型”非凡少年;也有人認為,從小在學校裏考得高分,使得升學之路看上去平坦寬闊,就是非凡少年,這可以算作“優等生”非凡少年;還有人認為,非凡少年也就是天才少年,俗稱“神童”,科學點兒的詞兒則是“超常兒童”。……
這些觀點看上去都頗有道理,但細想想,未免都存在些令人不安的隱患。其中,關於“優等生”,這看上去絕對是正路的“非凡”途徑,已經導致了我們疾呼了多年的高分低能問題。至於“才藝型”,父母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給孩子創造接觸事物的機會,只要孩子喜歡,是有好處的。但問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父母的心態會出現改變,比如開始希望孩子在每個項目上都出類拔萃。這樣,少兒教育在家庭教育層面很容易墮入“過急、過偏和過度”的誤區:要麼違背兒童智力發展的客觀規律,讓孩子接受不了;要麼偏重單方面能力,甚至把能力等同於知識灌輸,忽略了對孩子意志力、動機、興趣、好奇心、習慣、條理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要麼就是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過滿,不考慮孩子的接納能力。有人調查了多所幼兒園,發現平均每個孩子上了2.5~3個輔導班。而這,顯然距離健康的教育理唸有一定的距離。
至於“超常兒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的主任施建農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法國數學家伽羅瓦15歲接觸數學,17歲時就開始發表數學論文。但如果有人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孩子15歲前不用學數學,到15歲再開始學數學,保證你的孩子將來成為像伽羅瓦那樣偉大的數學家”,有人會接受嗎?他認為,某些個案是沒有代表性的,因為他們太特殊了,就像我們不能以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一樣。從中外心理學家對兒童智力普查的結果來看,智力超常兒童佔同齡兒童的比例一般為1%至3%,那麼對另外的97%至99%的孩子而言,探索一種更為普遍而有效的,為平凡的孩子指出通向非凡方向的教育方法則更有意義。
非凡,是平凡中的非凡。作為一個面對所有孩子的兒童節目,《非凡少年》很可貴地傳達並實踐了這種理念。在這個節目裏,我們看到,獲得機會的孩子並非都是“才藝型”的“非凡少年”,一個鋼琴彈到八級的孩子,未必比一個什麼才藝都沒學過的孩子錶現得好;而一個在學校成績不理想,或者平常所謂“偏科”的孩子可能比一個三好生發揮得更出色。因為在《非凡少年》的舞臺上,成績和才藝並不能成為獲勝的資本,而創造力,應變能力,心理素質等等這些不能與成績或才藝一一對應起來,卻會在未來的成功之路上起到重要作用的綜合能力,才是節目考察的重點。在這裡,孩子們那靈動的天份和童心遠比知識或技巧的機械呈現更可貴。同時,這些被稱為“非凡少年”的孩子,都是鄰家小弟小妹一樣平常的普通孩子,他們在這個舞臺上所經歷的是他們在家裏,學校裏,甚至那些課外興趣班裏未曾有過的體驗,而這個舞臺上讓孩子們和他們的家長,一目了然地同時看到孩子最出色和最欠缺的能力。這無疑對今後的家庭教育方向提供了有效的指導和參考。
這些在舞臺上被稱為“非凡少年”的孩子,在走下舞臺之後,依然要繼續過他們平凡的日子,而他們的成長將為我們的社會帶來非凡的契機。
責編:白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