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週末在中央電視臺《大風車》播出的《非凡少年》武漢站的節目,讓我們看到了江城少年的風采。共有五位少年脫穎而出,取得了到北京參加下一階段節目錄製的機會。即使是那些沒有最終通過“希望之門”的孩子,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玩兒自己喜歡玩兒的
“我的特長在我腦子裏!”11歲的小姑娘周鑫自信滿滿地對媽媽説。本來,媽媽並不支持她來報名非凡少年,“人家的孩子有帶著琴的,有帶著鼓的,有帶著專業服裝的,你帶什麼呢?”面對媽媽的質疑,小周鑫一指自己的腦袋:“我的全在這裡頭!”
周鑫的名言是:玩兒自己喜歡玩兒的。果然,從沒有特意學過舞蹈聲樂的小周鑫,硬是憑著自編的勁舞,自己填詞的歌曲,過關斬將,一路“玩兒”到了中央電視臺的攝像機前,參加了最後的錄像,並拿到了節目中通往“未來之門”的鑰匙。
小周鑫是以自己優秀的應變能力和抗壓能力得到這次機會的。節目錄製的時候,導演組精心設計了一個小陷阱:前一天告訴孩子們準備一下“東湖讚”的演講題目,可經過一晚上的封閉式備戰,第二天的錄製現場,題目卻臨時改成了“黃鶴樓”!同場的小朋友有的一下子就懵了。周鑫也愣了一下,但隨後就從容不迫聲情並茂地即興發揮了一篇《黃鶴樓》,贏得了在場導演和專家的好評。
臺上的周鑫應對自如,坐在台下的周鑫媽媽可是緊張得要命,一心覺得,孩子只要能頂住,過了這一關,去不去北京已經不重要了。“事後導演跟我們介紹,其實心理專家已經在台下準備著了,一旦哪個孩子出現問題,會立刻進行心理輔導。”周鑫媽媽對此非常感激,同時也很欣慰,“沒想到,女兒這次表現得很出色。”
記者採訪的時候,小周鑫並不在家。放暑假的她被媽媽送到了位於武漢郊區的農村去“鍛鍊一下”。看來,小姑娘自信的性格和全面的素質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鍛鍊”出來的吧。
9歲的小科學家
9歲的顏海天從小喜歡往水裏丟石子玩兒,可玩兒著玩兒著,他突然不滿意只能看到石子丟進水裏蕩出的一圈圈變大的漣漪,非想要水波的圈圈從大變小不可。為此,在爸爸的幫助下,小海天查書,請教專家,花了一年多的功夫,終於設計出讓水波的圈圈從大變小的裝置,而利用這個裝置,小海天“順便”發明了一個小小的地震測試儀。
在爸爸的陪同下,測試儀被埋在了離家七八公里以外的野外觀測點。小海天還拆掉自己玩具激光槍上的紅外射燈,做了個信號放大器,結果清楚地觀測到了去年冬天發生的九江地震。
這一次,小海天就帶著自己這個小發明來到了非凡少年的錄製現場,並最終獲得了“未來之門”的鑰匙。他對自己這次表現的評價是“非——常棒!”
值得一提的是,小海天的爸爸從報紙上得到“非凡少年”來到江城的消息,把報紙給了兒子,從報名到進入最後的錄像現場之前,小海天一直是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一貫注意培養兒子獨立能力,探索精神等綜合素質的父親,這一次終於得到了滿意的回報。
當努力沒有換來成功的時候
在這次節目程序的設計上,節目組特意設計了一個對孩子們來説不可控的環節:孩子們在三個環節中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獲得鑰匙,去打開“希望之門”上的鎖;但是,要選擇正確的鎖,憑藉的卻是機遇。於是,有一些某個環節表現出色的孩子卻因為沒有足夠的幸運而沒能打開希望之門。比如陳逸夫,這個能即興用拉丁舞表達中國民樂內涵的10歲男孩引起了導演們極大的興趣,但是只拿到了一把鑰匙的他,最後卻沒能幸運地選中那把正確的鎖。雖然很遺憾,但這卻正體現了參與節目設計的導演和專家們的良苦用心——《非凡少年》節目組希望藉此向孩子們傳遞一個信息:在生活中,你可能會遇上各種各樣的考驗,有時,你付出了努力,也表現出色,但依然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獲得成功。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永不言敗的執著和健康陽光的心態。明白了這一點,即使沒有到北京參加節目錄製,你也依然是我們的非凡少年。
責編:白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