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播出節目

《畢業擇業》創業 從激情到理性(12月13日播出)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8日 11:18


  主持人:時下很多大學生在畢業時都選擇了創業,1998年,網絡公司的出現曾經帶來了大學生創業的熱潮,雖然又迅速地經歷了一個由狂熱到理性的轉變,但白手起家對大學生依然有巨大的吸引力。不過一畢業就做老闆真的那麼容易嗎?今天我們要關注的就是大學生創業這個話題。

  解説:在踏出校門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時,每個大學生都會遇到多種選擇,對於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來説,這是一條就業的新路,同時也是一條艱苦而需要探索的路。資金、市場、社會經驗以及和他人的合作交流,這些都是大學生創業將要面臨的諸多問題,而是否做好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更是大學生創業的先決條件。

  校園採訪

  大四學生A:我願意創業,就是説你有好的機會,比如説因為現在的話,就業同樣有風險,創業它的風險更大,但是我願意以大的風險,去贏得更大的收益。

  大四學生B:如果有好的創業項目,我肯定會選擇創業,因為我自己有雄心,希望能夠幹一番事業,而且我又沒什麼可輸的,能夠白手起家,做出一番事業來,因為這個我相信都是,每個人都會這樣夢想。

  清華教師:我們也不乏有這樣的很成功的師兄,就説是在畢業之後很短的時間內,創辦了很成功的企業。但他們這樣的可以説是極少數的,他們回想起來都覺得在大學裏頭知識都很不夠,如果説有的同學甚至開玩笑,如果讓我現在再來一次的話,也許我不會去選擇創業,有時候可能就説是既然選擇了,就咬著牙走下來了,但是可能就走成功了。

  解説: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有創業夢想的大學生,在老師和社會的指引下,已經能夠很理性地看待白手起家。知道創業並非坦途,而有這樣三位年輕人,他們一直在創業的道路上行走,並因此對創業有了更加清醒和成熟的認識。

  本期人物:大學生創業團隊:劉練,李維,于昆。

  解説:2000年的時候,有只名叫阿土的布豬很走紅,它有名字,有檔案,甚至還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經歷。這些布豬的設計和生産者是學美術的大學生劉煉,他也因此被稱為豬爸爸。大學剛畢業,他就拉上了兩個也是毫無工作經驗的朋友一起開公司,生産銷售他親自設計的布豬玩偶,在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們的小布豬一度擺上國內很多城市大型商場的櫃臺。

  訪談:

  主持人:這樣先把你們那個東西,給我們看一看,你們當時弄出什麼東西來了,賣豬?不知道以為你們生豬出口呢!

  李維:剩下的不多,這是一個聖誕豬。

  主持人:這是當時你們設計的?哎喲 還穿著小花裙子,這上面還有一個,這是什麼東西呀?阿土豬豬標牌,這是個小檔案,阿土豬豬,你們自己做過這東西嗎?

  劉煉:我畫圖,後來我縫過一個,被別人搶走了。

  主持人:他們叫你豬爸爸你願意聽嗎?

  劉煉:還行吧,習慣就行。

  主持人:你們從一開始就想到品牌了?

  李維:當然這個品牌是用錢砸出來的。

  主持人:你們最早創業的時候有資金嗎?

  李維:有,很少,公司註冊資金就三萬塊錢。

  主持人:你們最初做出這個産品有人接受嗎?

  劉煉:純粹是以我的意志為轉移,不考慮市場。我還在語言學院門口擺過攤。心態放正就行,你不要想自己是個大學生,趕緊把貨出掉。

  主持人:最好的時候,你們每人能分到多少錢?

  李維:我們分不到什麼利潤,錢來了就趕緊往外投。

  主持人:家長會説了,你們這幾個孩子挺折騰的,手裏還沒什麼錢?

  劉煉:家裏會覺得我們多有名啊,那時候美院的人也覺得我們很有名,好像我們發了似的,當時還有個媒體報道説我們笑而不言,怎麼言啦?好像我們是暴發戶。還有人打電話,説劉總在嗎?劉總?我説劉總不在,你打他手機吧,他説那我呆會再打吧,我怕影響劉總開車。開車?我説你不用怕,你打吧。劉總在坐公共汽車,劉總在開300路呢。

  主持人:人家總覺得你們做了挺大的事,實際上你們什麼事都做?

  劉煉:是啊,那時候我總是自己去挑布,混成了熟面孔,一去他們就都知道我是來挑布的。

  主持人:原來劉總還是做採購的。

  劉煉:是啊,那時候我們的辦公室不好意思見人嘛,動不動就約在什麼星巴克啊,然後晚上就到順義跟人談三毛啊,三百塊錢啊。

  李維:白天我在嘉麗中心跟人談,晚上就到順義跟工人一起塞棉花。

  解説:其實在順義跟工人一起塞棉花的時候是他們生意最好的時候,也曾經創下了兩家商場一天突破六千個布豬的銷售額。就在三個年輕人對未來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們遭遇了廉價仿製品以及很多無法抗拒的打擊,他們終於難以支撐,公司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時候解散了,

  主持人:是什麼讓你們覺得支撐不下去?

  李維:看不到希望,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到最後要關閉主要是因為沒錢,于昆知道得最清楚,那時候帳上沒錢。

  于昆:看到錢就趕緊往外投,欠人家的錢永遠比進的錢多。

  主持人:最難受的一次呢?

  李維:其實走下坡路的時候已經就挺難受的了,2002年春節的時候,我在新街口擺攤,城管一來,我跑得最快了!朋友都笑,覺得挺有意思的,我笑不出來,想哭。我覺得這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被擺在地攤上。不過我想這不怪別人,只怪我們自己。

  主持人:當時是誰説提出要解散的?

  劉煉:其實我們沒有正式提過這個話。公司走到這一步,一方面是我們年輕沒什麼經驗,另一方面也是整個行業的不規範。

  于昆:那時候的確是太缺乏經驗了,完全是憑著熱血辦事,所以我們決定再進公司去學習一下。

  解説:抱著學習的目的,三個人各自進了不同的公司,劉練去了一家網絡遊戲公司開發無線遊戲,李維到公關公司做項目經理,于昆在一家國際展覽公司一度做到副總經理一職。在沉寂了兩年之後,他們又走到了一起。兩年之後的第二次創業,他們放棄了布藝,致力於網絡上的無線遊戲開發。帶著對第一次創業的反思,他們為第二次創業作好了各方面的準備。

  主持人:過了這兩年,是誰又提出來咱們再來一次?

  劉煉:好像還是我吧。

  主持人:這次跟上次相比,要避免走哪些彎路?

  李維:就是不要憑熱血辦事,從團隊本身來説,從一個創業性團隊到一個職業性團隊,不,從一個熱血團隊到職業團隊,就是要規範。

  主持人:這次和上次比較起來多了很多理性。

  李維:以前我們做的是加法,現在我們做減法。

  主持人: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嘛,把你們三個人的智慧合在一起。。。

  主持人:第一次創業讓這三個曾經毫無經驗的大學生每人賠掉了三萬多元。事隔兩年,預備再度創業的他們看起來還是充滿了激情,但這一次他們已經能夠很冷靜地規劃未來,馬上他們的新公司就要開始運作了,讓我們為他們祝福,也祝福所有選擇創業的年輕人!

(編輯:蘭華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