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家華君武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5日 16:19)
主持人: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漫畫家之一,華君武在他75年的創作歷程當中,創作了無數的漫畫。欣賞他的漫畫,就像是在閱讀一部中國社會的變遷史。在不同的時期,華君武都有能夠代表或者是解讀當時社會風雲變幻的標誌性的作品出現。這一點既造就了華君武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也使得他的人生充滿了坎坷。
2005年4月7日,華君武的一副漫畫作品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這讓90歲的華君武非常興奮,他買下了報亭中所有的當天的報紙,然後打電話一一通知老朋友們,他又有新作發表了。
主持人:前兩天我們看報紙,看到您的一個新近的作品。
華君武:是的。
主持人:是《人民日報》的《參拜醜劇》。
華君武:我再把我的心情給你講講。我最近──在今年年初到現在,我一張漫畫都沒有畫過 ,也畫不出來。
主持人:您現在之所以不畫漫畫了,是不是因為自己經歷了這麼多年,年紀也大了, 然後心態也比較豁達,不太願意去畫?
華君武:不是不是。完全是因為年紀大了,離開生活遠了,現在外頭的許多事情看不懂了。所以我自己在我的一個名片上面,寫了一個“漫畫退伍兵”。
主持人:但是您的性格,假如您看到生活,您還會發現問題,還會揭露問題。
華君武:是的。這件事情就是台獨分子參拜日本的靖國神社,我叫他不要臉。你罵他也不行,我就畫了這張漫畫。這張漫畫一畫出來以後,我就説,我還可以畫漫畫,我説以後也不叫“漫畫退伍兵”了。這種心情啊等於説是我第一次畫漫畫,投稿給一個報館,和那個時候的一種心情一樣的。
這副漫畫讓華君武又想到了在1930年,他在校刊上發表第一副漫畫作品時的情景。當時15歲的華君武還是浙江省立第一中學的一名初中生。
華君武:第一張漫畫是畫了一張同學打那個防疫針,打針。那個中學生很容易這種起鬨的,一打針就裝得像痛得不得了的表情,其實沒那麼疼,故意裝出來的。
由於年代久遠,華君武少年時期創作的漫畫作品,都找不到了。現在人們能看到他的最早的作品,都是華君武在30年代的上海創作的,當時華君武是以畫大場面漫畫著稱的。在上海,華君武生活了5年,當時他作為一家銀行的小職員,畫漫畫都是利用業餘時間進行的,雖然只有20多歲,但是在當時的漫畫界,華君武也可以算是小有名氣了。可是到了1938年以後,上海的漫畫界再也看不到華君武的漫畫了。一本《西行漫記》把他從十里洋場引到了紅色聖地---延安。與上海相比,延安有太多的不同。年輕的華君武以滿腔的熱情感受一切。
主持人:延安跟您想象的是不是一樣的?
華君武:我可以給你講,在延安那個時候也年輕,也有人吃不了那個時候的苦,或是自己想老婆了,走了。我一點都沒動搖過,因為我覺得延安那個地方那樣好。政治上不去講它,連我在上海不會游泳的也學會游泳了,不會溜冰,都會溜冰。
主持人:在這種艱苦當中有很多樂趣。
華君武:我覺得參加革命以後,在舊社會那種束縛──現在倒是有些東西又恢復了──應酬啊什麼的,很討厭的事情,都沒有了,連個名片也沒有了。那時候有的共産黨到外頭走走,印了點名片。回來去看毛主席的時候,遞了一張名片給我們,毛主席把他好損了一頓。
主持人:好像生活一下子變得簡單了?
華君武:簡單了。而且像是怎麼説呢,更恢復了人應該在這樣一種環境當中生長,沒有一天到晚投機取巧啊,夢想發財啊,搞那些東西。所以我覺得參加革命,我能夠活到90歲,恐怕這個也是一個道理。
延安是華君武真正成名的開始,也正是從延安開始,華君武的漫畫開始與中國社會的風雲變幻緊緊的交織在了一起,而他的個人命運隨著他的漫畫創作,時而攀上巔峰時而又墜入低谷。
作為一個學生出身的漫畫家,華君武早期的作品受外國漫畫的影響很深。而且他曾一度認為他服務的對象一定不是工農兵,而是一般的知識分子和市民。但是當他到了延安後,他感到這種觀念需要改變了。
華君武:在上海那個時候,中國人漫畫當然也還有了。但是一般地説,外國的漫畫也比較多,到書店裏可以買到外國的作品,因此這些作品看的多了以後,你不知不覺就受他們的影響。
主持人:也就是説,那個時候您畫的畫還是很洋派的?
華君武:一種表現方法,是外國人的表現方法。打比方,現在是記不清了,反正是生孩子,從房頂上吊個東西進去,這是外國一種比方、一種俗語,也跟這個東西來學。所以到延安去了那個時候,那個時候我們辦墻報要給老百姓看的,裏頭有這樣的木刻,有版畫,有連環畫,有年畫的,老百姓都愛看。一看到我的畫,掉頭不顧而去。
主持人:掉頭就走了?
華君武:就走,看不懂。
主持人:您一開始有沒有覺得,這看不懂是他們的水平還不夠?
華君武:那個時候也不能這樣講,因為那時到底受了幾天革命的教育嘛,覺得應該給他們看嘛。那個時候還沒提出來“要為工農兵服務”這樣的口號,還沒有呢。當時也有種人,是瞧不起這种老農民的。他説我的作品啊,要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以後,老百姓才看得懂。
主持人:給後代人看的?
華君武:不是。他的意思是説那個時候人的水平都提高了,現在的水平看不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