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拉開窗簾,李莊的烏瓦和南華宮的女兒墻就闖進了視野。耳邊是長江上汽笛的嗚嗚聲,樓下傳來川南的腔調和遠處的狗叫,李莊,我真的來了。空氣清新濕潤,剛剛6點,卻再也沒有困意了。
今天的任務是查勘地形,熟悉明天活動的路線沿途。下午到宜賓拍攝羅哲文考試的合江門一帶、舊州壩白塔以及中學所在地——雲南會館。晚上和考察團會合。
走在麻柳街上,做松花蛋的老人口裏叼著旱煙,把灰黑色的灰膏抹到白亮亮的鴨蛋上。來往于石板路上的人們大都背著背筐,有的是普通的筐,有的則是那種可以讓孩子坐在裏面的筐。
| |
(做皮蛋的老人)
小鎮上的生活節奏十分緩慢,每個人臉上都絲毫沒有緊張和焦慮,黑乎乎的茶館裏總是人滿為患,把桌子一直搭到街上。藍布底子白字的“茶”幡下,穿著二十年前的那種藍色外套、頭戴老式的幹部帽或著冬天的棉帽子,甚至用一圈圈白布纏頭的老人,圍坐在方桌四週,人手一杯茶,或閒坐聊天,或推牌九。他們帶來的孩子們就在板凳之間跑來跑去,吹泡泡,發出奇怪的聲響。我試圖在這樣的背景下還原當年同濟學子一杯清茶、街邊讀書的樣子,卻發現物是人非,今日的李莊已是過於熱鬧了。
這裡每兩天會有一次集。江對岸山上和周圍村裏的人都會背著筐子一早坐船來,中午之前集散回去。李莊有上、中、下三座碼頭,每小時一班船,向對岸、宜賓、重慶開。他們以江為地理的坐標,沒有南北東西之分,只有上下只説。溯江到宜賓,就是“上去”;從宜賓順江到李莊,就是“下到鎮上”。李莊人管外地人也通常叫做“下江人”。李莊的碼頭也是從西到東,依次稱為上、中、下碼頭。
上遊的長江,清而靜。每天早上,江上都攏著青青的霧氣,從天上一直到水面。所以總讓我覺得是要下雨。可是在李莊的幾天裏,老天的確非常地眷顧我們,總是在上午九十點鐘就放晴,在我們需要拍攝高角度全景的時候毫不吝惜地甚至撒下了這裡難得的晴朗和陽光,真是讓我感激!
下午,小文開車送我們到了宜賓。在合江門附近的一條古建築保護街——冠英街,我們拍攝了老房子和白塔的遠景,看老院子裏的住戶在天井裏的假盆景邊上切榨菜、斬豆腐,水嘩嘩地流著,讓我真實地感受到了四川人的生活。
江邊的滇南館,是清末在宜賓修建的雲南會館,羅哲文上中學的地方。不僅木雕極為精美,裝飾也極盡奢華之能事。下午三四點鐘的光景,裏面卻坐滿了打牌的人,他們的這種悠閒真讓我覺得浪費時間。反而門口擦鞋的大娘和買十絲卷的一對夫婦卻是勤勤懇懇,手裏忙著,還經常上樓拉生意。
拍過舊州壩白塔後,我們被送到了翠屏山莊。在餐廳,看到羅老、看到劉志雄,我意識到自己的工作要真正開始了。我該如何表現、如何配合、如何做好一系列的事情,心裏還真有些忐忑。
晚上是清華大學樓慶西教授的講座,講梁思成先生的精神。聽講座是我喜歡的事情,能有機會和這麼多古建專家一起考察,更使我非常興奮。樓先生拿出了《營造學社彙刊》七卷二期,他要帶著這本書“回家”。我意識到這又是一個重訪的點,趕忙告訴又鵬。而它也即將成為我們下集片子的開頭。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