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26日 17:27 來源:
這間簡陋的辦公室,就是當年梁思成的書房兼繪圖室。花窗前是梁思成的書桌。64年前,就是在這裡,他時而伏案疾書,時而冥思,時而又走過吱吱作響的木板地到外面的大房間去查找資料。細心地校訂每一處史料,核對每一張圖稿。
在辦公桌前,面對著鋪開的測繪圖,也許他的心中會有一種莫名的幸福感。
向陽的花窗,在四川陰霾的天氣下,難得地向房間裏撒下溫暖的陽光。每到這個時候,房間裏就顯得寧靜而莊重。
在身體稍微好一點的時候,林徽因也會參與到工作中來。沒有人知道,拖著病弱身體的這對夫妻,究竟在這間狹小的屋子裏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
| |
(李莊營造學社梁思成辦公室)
兩個寒暑的埋頭工作,一部內容豐厚的《中國建築史》散發著油墨的香味,擺在了李莊營造學社梁思成辦公室的案頭。當這位原本身形就十分瘦弱的學者終於實現了“《中國建築史》要由中國人來寫”的宿願時,體重只剩下了九十多斤。而他曾經受傷的脊柱,也佝僂得更加厲害。剛剛四十齣頭的人,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老了很多。
梁從誡:
“我父親他晚上畫圖,畫得要太晚的話,他的背就支不住他的頭,他那個頸椎沒有力量支住他的頭。到那種程度。最後我父親,這個事我也是後來聽別人告訴我的,我自己沒有印象了,我父親找了個小花瓶,畫圖的時候就拿著花瓶托住他的下巴頦,這樣來幫助他支撐他自己的腦袋。不然的話他的頸椎就支不住他的頭。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仍然沒有停止自己的學術研究。”
在參觀李莊梁林故居的時候,簡陋的環境讓專家們受到了極大觸動。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黃匯不禁回憶起當年梁思成先生的教誨。
黃匯:
“他在他家裏,他把有些東西拿出來給我們看。他就説這都是一寸一寸量出來的,你們現在就馬馬虎虎地這樣不行,他説因為這裡面有一個線條,它就差這一寸,就不一樣了。這個朝代是這樣的,那個朝代就是那樣的。就差這麼一點點。而且他説當時量這個的時候多不容易,這是我們餓著肚子在量啊,他説,而且是要爬上去量。他給我看過。今天您看到梁先生當時在這兒生活六年的一個環境我才知道他是這麼艱苦。”
樓慶西:
“重走梁先生道路,我就體會了當年的艱辛。但是恰恰是在這種艱辛的條件下,我們的前輩為我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瀋陽:
“這次參加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應該説是來朝見我們的一個宗師這樣一個心態,應該説有一種朝聖的心理。通過這次活動來緬懷梁先生,同時也應該説是激勵我們自己在古建保護的行業裏頭做出更多的工作。”
| |
(遠眺李莊營造學社舊址)
在李莊,營造學社完成了另一項驚人之舉──1944年的10月,在沒有任何印刷設備的條件下,他們上下齊心,將中斷出版七年之久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又重新恢復了。
這本學術刊物是營造學社自創立之初就開始出版的,主要用來公佈營造學社歷次古建築的調查記錄和學社研究的最新成果。由於發表的報告和論文具有相當高的學術水準,中間的測繪圖和照片不僅清晰精確,而且兼具科學性和藝術性,因而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羅哲文:
“《營造彙刊》在國際上聲望很高的,凡是研究古建築的,這是最經典的東西。它因為從實際測繪出來的,又給它分析、研究出來的一種學術成果。而且印刷質量也很好的。當時就連他們日本人都很佩服的。”
《中國營造學社彙刊》在抗戰爆發時已經出到了六卷四期。撤到後方以來,營造學社在物質方面日漸困苦,沒有能力解決印刷所需的費用。《彙刊》也就不得不停辦了。七年來,學社始終在為許多十分有價值的調查報告和研究論文不能同學界分享而感到遺憾。1944年,浸注了學社上下全體心力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七卷一期終於在李莊出版了。
| |
(李莊出版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七卷一、二期)
營造學社年齡最小的成員——羅哲文先生,至今還記得當年大家齊動手,合力出版《彙刊》的情景。
羅哲文:
“林徽因先生的母親,她主要是疊頁子,一張張疊上,疊上,跺齊,完了要把它裝訂。都發動,所有的人男女老少全都是,所以這個的確是非常地艱苦,但是也很有趣。大家任何都不計較,大家一起來把這個主要的任務完成了。現在來看,可能是非常地珍貴了,屬於善本了。”
這本書頁泛黃、有些粗糙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當年只有兩三百本的印數,還有很多被發往了國外的研究機構。如今,它已經成為中國各大建築研究機構最珍貴的收藏。
樓慶西:“所以冒險把這本國家文物的書帶來,因為這是僅此一本,就主要讓它回娘家,而且回到原創者羅老先生手裏。”
羅哲文:不是我創作
樓慶西:很多字都是羅老先生的。
羅哲文:那時候是當小徒弟。
樓慶西:而且當時都是手寫、石印、裝訂,羅老先生都是親自參加。您集中訪問。
羅哲文:它當時,昨天不是王世襄先生説了一下嘛,太困難了,什麼都沒有,但是梁先生必須要出這個書。
六十多年後,這本《彙刊》終於重新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在它的身上,承載著一代營造學社學人生命不息、治學不止的學術精神。
今天,人們重訪當年梁思成等人的所到之處,睹物思人,為了紀念,更是為了從老一輩學人那裏汲取到未來發展的力量。
金磊:
“通過這樣一個活動我們可能找到我們民族建築設計之根。因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梁先生,大家都知道,早年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他是一個很純粹的學西方建築的建築師,但是這樣的一個建築師他根植于中華民族,用這麼大的精力來研究中國建築文化的傳統,應該是我們當今的建築師應該特別學習的。”
王其亨:
“我個人認為,中國建築史學,從營造學社,以梁思成、劉敦楨作為典型代表的發展過程,他們當時要解決的,除了愛國主義這個核心精神、核心價值觀以外,當時從事的具體工作是要急於解決、向全世界展示中國古代建築都有什麼,是什麼。依據的東西呢,就是一個文獻傳統,這是朱啟鈐創立營造學社一個基點,一個亮點,當然梁、劉的國學基礎也很好。第二個就是田野調查、測繪,這個傳統現在仍然值得繼承。還有一個他們沒有完成的,就是我一再講過,陳明達後半生孜孜不倦地追求的,就是中國古代建築還有一個為什麼,怎麼設計的,設計理念,這是更有現代價值和意義的。”
考察中,專家學者們思考著中國建築未來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在前代學者已經解決了中國古代建築有什麼和是什麼的基礎上,進一步解讀那些深藏于中國建築背後的“為什麼”。讓這些與傳統文化水乳交融的核心理念成為我們真正的根。
仰望著這些歷經風雨的古代建築,一種對傳統文化的讚嘆油然而生。我們終於理解了,在梁思成、劉敦楨或是營造學社的任何一位成員心中,那份真誠的喜悅究竟從何而來?!六十年後翻開歷史,再度談起那段營造學社最後的日子,我們發現,在艱辛歲月背後高高聳立著的,是一座精神的豐碑。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