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了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這部傳奇式的電影上映後風靡一時,主人公李俠也成為幾代觀眾心目中的偶像。其實,李俠這個人物並不是空穴來風,他的傳奇事跡源於一個真實人物,中共上海地下黨的報務員──李白。
1939年,上海已經是一座名符其實的孤島,離徹底淪陷只差一步之遙。稍微有點兒頭腦的生意人要麼托關係遠走香港,要麼盤了店舖關門回家。可總有一些不那麼聰明的人,這年的冬天,在威海衛路338號,竟然立起了一個新開的店舖,專做修理收音機的生意,雖然討了個吉利名字叫“福聲”,但顯然,賠着本錢,連吆喝也賺不上來。
其實,很多事情之所以奇怪,那是因為它背後總是隱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連續數月,上海的上空總會出現一個神秘的電波。這是一個查無登記的呼號,頻繁出現在深夜,截獲的電碼全部為阿拉伯數字的無序排列。這對於日軍駐滬的情報機關來説,是一個危險的徵兆。那麼這部電臺與剛剛開張不久的福生無線電公司和李白之間又有着怎樣的聯絡呢?
李白起初所接受的任務,是恢復上海電臺與黨中央的通信工作。他與地下黨員裘慧英假扮夫妻,開展地下情報工作,並在戰鬥生活中産生感情結為真正的夫妻。直到1939年,李白又接到了新的任務,就是要在一段規定的時間內學會自己製造電臺。而他的老師正是從蘇聯秘密受訓歸來,代號“木匠”的涂作潮。
事實上,在涂作潮與李白會合的同時,又有同志帶着相同的任務到達上海。只不過,他們彼此毫無聯絡。因為在那時的上海,平行隱藏的我黨情報組織並非一個。
電臺的偵測與反偵測是一場殊死的較量,每部秘密電臺的守護者都知道,也許有一天,你的對手會找上門來。1942年9月一天,李白電臺遭日特破獲。所有與李白有聯絡的同志在第一時間被迫撤離,同時,我黨動用所有力量開始積極營救。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真實再現了李白同志在獄中堅強不屈的共産黨人氣節。他藉口是為香港老闆做黃金生意發送電報為由與敵人周旋。
1943年6月,在多方營救下,李白保釋出獄。此後,他仍然從事地下工作,輾轉打入國民黨軍委會國際問題研究所擔任報務員,並利用這一身份為我黨傳遞了大量情報。只不過,那時的李白已劃歸潘漢年系統領導。而那時,28歲的劉仁壽已經是潘漢年系統在上海的實際負責人。
1948年解放前夕,我黨各情報系統的信息傳輸量陡增。很多秘密電臺的守護者夜以繼日的向中央發送情報,甚至超過了電波所允許的安全範圍內的時間界點。這無形中為敵人的偵測提供了機會。
敬請關注《重訪?暗戰──秘密電臺》。
責編:重訪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