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戰勝利,被稱為京畿門戶的天津已經完全處於共産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包圍之中, 然而就在天津市長就職的前一天??1945年9月30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先期到達,幫助蔣介石的部隊搶佔了天津。1945年10月1日,蔣介石派了一位自己的親信到天津任副市長。 這位穿軍裝的副市長叫杜建時,是一位科班出身的軍人,留美的高材生。
40年代的天津是華北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有200萬人口,與上海、廣州、武漢合稱中國四大商埠,地處水陸要衝,西上約120公里是北平,東下約70公里可經塘沽出海,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
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自然是敵我雙方爭奪的焦點。抗戰剛剛勝利,蔣介石就把一位軍人派到天津作副市長,可謂用心良苦。杜建時副市長還有另外一個職務,就是北寧護路司令,以天津為中轉站,把蔣介石的軍隊輸送到東北。
杜建時來到天津任市長後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構築天津的城防工事。在確定構築方案時,杜建時認為解放軍的裝備差,沒有大口徑炮,就決定構築碉堡以防禦步兵為標準,還在城墻上構築了紅磚水泥立式的大型碉堡。在環城上共設大碉堡1000多個,在重點方面還設有縱深配備的小型碉堡群500多個。
1948年,京津總司令傅作義又把自己手下的猛將陳長捷派到了天津,為的是加強天津的軍事力量。陳長捷到了天津以後,把天津周圍的水系引進了城防系統,使得天津的城防又進一步強化,陳長捷來天津的另一項任務是徵兵,編成“警備旅”,做經常的守備。
陳長捷的到來使得北京的門戶──天津固若金湯,給中共中央軍委、毛澤東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如何打下天津,逼迫傅作義坐到和平解放北平的談判桌前,成了最讓平津戰役總指揮林彪頭疼的事情……
在具體實施攻打天津的作戰計劃時,前線指揮部和中央軍委發生了分歧,中央軍委指示先打塘沽,但是前線的指揮員們在考察了天津及塘沽的實際情況後認為應該先打天津,前線指揮部如實地反映了情況,中央軍委表示尊重“前指”的意見,千金重擔落在了平津戰役前線指揮部的指揮者們身上。
指揮者們決心孤注一擲,打天津!
1949年1月3日,解放軍各部開始了掃清天津外圍的作戰。
1949年1月7日,位於天津東約兩公里的一個叫東局子的地方發生了一場慘烈的戰鬥。
東局子據點的西面,背靠天津城防,整個據點南北長約一公里,東西寬約半公里,據點四週有3米多高的圍墻,墻外有3米多寬的壕溝。國民黨86軍劉雲瀚的精銳部隊293師,877團4000多人駐紮在這裡。東北野戰軍第七縱隊擔任了攻打東局子的任務。
東局子的戰鬥異常慘烈,解放軍傷亡人數達到了80%,但這一戰也為日後的戰鬥積累了經驗 。
一個星期的戰鬥,解放軍拿下了天津18個外圍據點,天津 “固若金湯”的城防工事完全裸露在解放軍面前,全陣線處在圍困之中,如同瞎子一樣看不出解放軍的調度。陳長捷負隅頑抗的決心也因受到沉重的打擊。
責編:重訪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