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一部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在全國上映時引起了轟動,打破了當時電影放映的歷史記錄,這部影片是我國第一部自力更生製作出來的彩色片。 1954年,周恩來總理把它帶到了遙遠的日內瓦。並形象地稱之為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放映給各國代表團觀看。喜劇大師卓別林也被感動得熱淚盈眶。這部電影背後有著什麼故事?
梁祝的傳説在中國流傳已久,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曾搬演,其中以越劇的《梁祝》最為知名。優美動人的越劇唱腔隨著這部電影而廣為人知,全國人民由此認識了這個來自江南水鄉的劇種。
電影中的兩位主演都是那時越劇界的當紅人物,祝英臺的扮演者袁雪芬當年被稱為越劇新後,是轟動一時的“越劇十姐妹”之一,越劇能有今天的輝煌,成為京劇之後的全國第二大劇種,與袁雪芬發起的越劇改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1959年,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曾專門拍攝了一則有關袁雪芬的新聞簡報。近五十多載歲月流逝,袁雪芬對往事仍然記憶猶新。作為越劇的傳統保留劇目,梁祝最初只是由民間傳説衍生出的故事,其中充斥著色情和迷信的色彩,經過她和同仁們的改編,才一步步演變成後來人們所看到的愛情悲劇,粱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的感情美好純潔,那份至死不渝的堅貞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而袁雪芬與梁祝,也結下了一生難解的情緣。
周恩來總理曾多次觀看越劇劇目,接見演職員,尤其對於袁雪芬,格外的耐心和細緻,鄧穎超曾多次和袁雪芬通信。幾十封書信,字裏行間都是愛護之情。周總理關注袁雪芬拍的戲,掛念她的病情,甚至知道她愛吃什麼菜。以至有了這樣一種説法:總理偏愛越劇。那麼,一位國事繁忙的國家總理,為什麼會對一個越劇演員如此關心?
家喻戶曉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的作者之一何佔豪,是個充滿活力的老人。他在學生時代就創作出了稱得上百年經典的作品。《梁祝》這首曲子其實是取材於越劇的曲調,何佔豪成功地將民族音樂現代化,贏來了莫大的榮譽和數不盡的鮮花與掌聲。後來他又創作了《龍華塔》、《別亦難》、《孔雀東南飛》等一大批音樂作品。但都沒有《梁祝》那樣著名。時隔多年後,他拋出驚人之語,“《梁祝》對我一生是一個遺憾”,何佔豪何出此言?
2006年,一部名為交響越劇《梁祝》的戲正式上演,前所未有地把越劇劇目和小提琴協奏曲結合到了一起。一時間,議論紛紛,劇場裏黑頭髮的觀眾似乎比以往多了些,而老戲迷中卻有人直搖頭。戲中的梁山伯正是策劃人,名叫韓婷婷。自稱有梁祝情結的她已從虹口越劇團團長轉變為文化公司經理,她又是怎樣想到把交響樂和越劇放到一起演出的?
責編:重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