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360多個戲曲劇種中,歌仔戲是唯一誕生於台灣的,但它卻深深鐫刻著閩南人生命歷程的印記,十幾年來,閩臺兩地紅紅火火的歌仔戲交流猶如一道絢爛的彩橋,橫貫海峽兩岸,把兩岸同胞的情感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百年來歌仔戲見證了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歷史。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歌仔戲已經成為全台灣島最受歡迎的劇種,專業和業餘戲班多達三百餘個。由於閩南與台灣僅一水之隔,歌仔戲很快也風行于閩南地區。
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在台灣推行“皇民化”政策,強迫演員穿日本和服演“皇民劇”,禁演歌仔戲等民族傳統戲。在閩南大地,因為歌仔戲産生於台灣,也被污衊為“亡國調”、“漢奸調”而加以取締,歌仔戲和藝人們面臨著絕境。
在歌仔戲的發展歷史上,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邵江海。他可以沒飯吃,但生命裏不能沒有歌仔戲;可以容忍別人欺辱,但決不允許別人糟蹋歌仔戲。邵江海在歌仔戲原有的基礎上,再融匯吸取了錦歌、南詞、南曲和其他劇種的一些曲調,重新創作了“雜碎調”等一套新的曲調唱腔,時稱“改良調”,搬上舞臺後,即為“改良戲”。 “改良調”的誕生,使歌仔戲以嶄新的面貌得以在閩南大地繼續風行,“改良戲”隨即傳遍閩南。
1948年,閩南都馬劇團渡海到台灣。他們在台灣各地演出,所到之處,“改良調”唱腔令台灣同行和觀眾耳目一新。各地戲班紛紛移植、吸收。經過兩岸藝人的不斷交流和大力推動,“改良調”融入台灣歌仔戲,激發了新的生命活力。由於“改良調”首先由都馬劇團傳入台灣,所以在台灣被命名為“都馬調”。“都馬調”至今仍是台灣歌仔戲的主要唱腔,與“七字調”並列為歌仔戲的兩大曲調。而都馬劇團後來滯留台灣,活躍于台灣戲壇,為台灣歌仔戲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薌江,是福建九龍江流經漳州時的簡稱。1952年,流行于漳州、廈門及泉州部分地區的歌仔戲,因主要流行于福建薌江流域,被正式定名為“薌劇”。
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從1949年起,海峽兩岸開始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分離,閩南薌劇和台灣歌仔戲這對並蒂姊妹花沿著各自的軌道前行。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