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12月10日:濃情歌仔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26日 17:27 來源:CCTV.com

    在全國360多個戲曲劇種中,歌仔戲是唯一誕生於台灣的,但它卻深深鐫刻著閩南人生命歷程的印記,十幾年來,閩臺兩地紅紅火火的歌仔戲交流猶如一道絢爛的彩橋,橫貫海峽兩岸,把兩岸同胞的情感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百年來歌仔戲見證了海峽兩岸血濃于水的歷史。

    大概在一千年前,福建漳州九龍江一帶流傳著一種説唱曲藝,民間藝人彈著月琴吟唱當地歌謠,走街串巷,以此謀生。這種曲藝形式叫“歌仔”,也稱“錦歌”。清嘉慶年間,大量的閩南移民進入台灣。來自漳州的移民們在閒暇的時候就唱著家鄉的“歌仔”來抒發思鄉之情。漳州錦歌在台灣宜蘭廣泛傳播後,逐漸結合閩南車鼓、南曲、竹馬、採茶等民間歌舞,開始以質樸的鄉村風格活躍于露天舞臺上,形成了早期的歌仔戲。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歌仔戲已經成為全台灣島最受歡迎的劇種,專業和業餘戲班多達三百餘個。由於閩南與台灣僅一水之隔,歌仔戲很快也風行于閩南地區。

    漳州龍海的白礁慈濟宮,裏面供奉著“保生大帝”,它是在台灣僅次於媽祖的第二大民間信仰。據記載,歌仔戲第一次大規模傳回閩南是在1928年農曆三月,當時的台灣歌仔戲班“三樂軒”渡過海峽,來到慈濟宮前廣場上連演了三天大戲。幾乎在一夜之間,歌仔戲就傳遍了漳州九龍江沿岸。

    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在台灣推行“皇民化”政策,強迫演員穿日本和服演“皇民劇”,禁演歌仔戲等民族傳統戲。在閩南大地,因為歌仔戲産生於台灣,也被污衊為“亡國調”、“漢奸調”而加以取締,歌仔戲和藝人們面臨著絕境。

    在歌仔戲的發展歷史上,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邵江海。他可以沒飯吃,但生命裏不能沒有歌仔戲;可以容忍別人欺辱,但決不允許別人糟蹋歌仔戲。邵江海在歌仔戲原有的基礎上,再融匯吸取了錦歌、南詞、南曲和其他劇種的一些曲調,重新創作了“雜碎調”等一套新的曲調唱腔,時稱“改良調”,搬上舞臺後,即為“改良戲”。 “改良調”的誕生,使歌仔戲以嶄新的面貌得以在閩南大地繼續風行,“改良戲”隨即傳遍閩南。

    1948年,閩南都馬劇團渡海到台灣。他們在台灣各地演出,所到之處,“改良調”唱腔令台灣同行和觀眾耳目一新。各地戲班紛紛移植、吸收。經過兩岸藝人的不斷交流和大力推動,“改良調”融入台灣歌仔戲,激發了新的生命活力。由於“改良調”首先由都馬劇團傳入台灣,所以在台灣被命名為“都馬調”。“都馬調”至今仍是台灣歌仔戲的主要唱腔,與“七字調”並列為歌仔戲的兩大曲調。而都馬劇團後來滯留台灣,活躍于台灣戲壇,為台灣歌仔戲的改革和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薌江,是福建九龍江流經漳州時的簡稱。1952年,流行于漳州、廈門及泉州部分地區的歌仔戲,因主要流行于福建薌江流域,被正式定名為“薌劇”。

    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從1949年起,海峽兩岸開始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分離,閩南薌劇和台灣歌仔戲這對並蒂姊妹花沿著各自的軌道前行。

責編:李菁

1/1頁
相關視頻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多哈亞運